博文
(2024-04-11 10:23:17)

完成初临道德经。尽管有人说这个唐拓本是基于王羲之墨迹的,我感觉还是很可疑的。可惜书圣的真书墨迹不存,无法验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4-01 12:04:38)
今天恰好看到两个短视频,很好地展示了对基本笔法的不同理解。第一个视频里,作者忠实地实践黄简折画要换笔心的理论,很多画圈动作,如同传说中的太极武功。另一个视频里则是更简洁的途径,同样可以调锋写出细节而又兼顾中锋。一个关键区别就是对笔心的理解和运用不同。黄的理论倾向于把笔心等同于尖峰笔尖,所以换笔心就是移动尖锋到目标位置。另外一个途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31 10:29:30)
阅读 ()评论 (0)
今天看到台湾谢志斌老师的书写示范。视频很好地捕捉到他的手指/手腕/胳膊的和谐配合。他用的似乎是羊毫笔,几乎一直在用中锋书写,功力非常扎实。没有用捻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24 10:36:52)
阅读 ()评论 (0)
(2024-03-21 08:00:33)

据说唐初褚遂良等人把乐毅论和黄庭经评为王羲之真书第一第二。但我感觉道德经也很适合多多临写。这是我第一遍临,只能写出大致的印象。通过这几天的临写,也体会到书圣对王献之,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人真书或楷书的巨大影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18 10:06:35)

周末看到介绍王羲之道德经唐拓本的视频,就从网上找到高清图片看了一下。据传这作品经褚遂良鉴定为王羲之所书无疑。道德经五千言,书圣把这个长篇完整书写了,留传下来完整清晰拓本(现藏美国),对揣摩书圣真书的特征有很大价值。 按黄简的说法,真书就是隐藏了使转的行书,也许有人称其为行楷。与正楷不同,真书点画之间更连贯,点画形状笔势也更多变。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17 09:32:58)

灵飞经的字并非代表唐朝楷法遒美的典型作品。但因为有墨迹传世,对体会古人用笔的特征很有帮助。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15 07:58:11)
加州的阮大仁先生讲他本人是用捻管来连续写行草书的。他说二王也是用这个方法的,只不过王献之是来回捻管的,可以写一笔书(即笔不离纸面连续写多字),而王羲之主要是单方向(比如顺时针)捻管的,捻到头就只能提笔重新调整执笔,然后写下一个字。他又说亲眼见过于右任也是单方向捻管,所以也是写完一个字提笔归位再写下一个字。台湾的陈一郎老师是我看到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03-14 07:29:19)

颜真卿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但排名第一的兰亭序早已没有真迹可见,祭侄文稿真迹就更加珍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