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影室

集百家之长, 走自己的路。
个人资料
Alabam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十四。行医山寨
从贵阳到五里桥有公共汽车,很近,约40分钟就到。从五里桥到区政府却没有汽车,要走山路,约走一个小时,一条崎岖的山路。
区卫生所已经派人到车站接应我们,他带来了一根扁担,几条绳索,正好把我们带来的两只皮箱一头一个,挑起就走,一路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我们俩个只提了两个小包,紧紧地跟着他,艰难地上坡下坡,还是上气不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十三。落户清镇
我们顺利地住进了贵州省招待所,等待分配。
全国分配来贵州的有几十个毕业生,包括不同专业,住进两间大房,一间住女生,一间住男生。每间房间有上下铺,可住二十来人。贵州省委还发给我们津贴,可以维持基本生活。那时,贵阳东西十分便宜,没有感到手头拮据。这一等就是两月,要等省委作出具体的分配方案。
在这个期间,来自各地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4-09-19 07:09:49)

1。建筑-1上海
2。建筑-2上海
3。建筑-3上海
4。建筑-4南京
5。建筑-5北京
6。建筑-6北京
7。建筑-7北京
8。建筑-8北京
9。建筑-9北京
10。建筑-10北京
11。建筑-11凤凰城
12。建筑-12湖南苗家寨
13。建筑-13乌镇
14。建筑-14华盛顿
15。建筑-15华盛顿
16。建筑-16华盛顿
17。建筑-17华盛顿
18。建筑-18华盛顿
19。建筑-19华盛顿
20。建筑-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十二。漫漫征途
1968年的秋天,我和“梅”25岁,告别了双方父母,踏上了去贵州的征途。从踏上征途这一天开始,我们两人生活在一起,度过了47个春秋。
贵州,太遥远了,我们从未出过远门,两人紧紧靠在一起,相依为命,双方互相以对方作为依靠。要远离自己的亲人,要远离自己的故乡,要到遥远的天边,去建立新的家园,心中毫无着落。只有身边这个&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十一。毕业分配
我们应该是66年毕业,分配,由于文化大革命,一直拖到68年分配。分配工作当时由工宣队主持,依赖学院中的造反派主导进行的。城市的名额寥寥无几,有少数“机部”名额。这些机部名额大部分给造反派头目瓜分,极少数的几个城市名额要照顾年级中的华侨同学。
事实上这个毕业分配成了公与私的战场,在文革期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十.泰山初拜
在我学习针灸期间,大部分同学没有归校,武斗趋于缓和,人们对文革已经感到厌倦。“梅”继续在家逍遥。
那时电话没有普及,更不用说手机了。“梅”住在南京军区总院宿舍,大门有守卫,门房有传呼电话。我可以用公用电话打到总院宿舍的门房,门房值班人员会传呼“梅”,请她接电话。这样,我经常可以和她通话。
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年轻时,在国内挺喜欢吃干煸鱼,尤其是干煸鲳鱼。在美国的B市中餐馆,就找不到干煸鲳鱼,就试做呸!
可在超市(Sam's)找不到鲳鱼,我就用比目鱼(Flounder)替代。Flounder是我比较喜欢的鱼种,肉质细腻,没有腥味。我太太生病之后,不再吃辣椒。我就自己改良做干煸鱼,改良出来的干煸鱼还像模像样,有滋有味,受到LD赞赏。
1。两片比目鱼,洗净备用。
2。搽上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九.文革惨案
南医校园里,再也没有以往学生的熙熙攘攘,欢歌笑语。原来上千人的学院,目下只剩几十个铁杆造反派。头戴安全帽,手提棍棒,十来人一组,巡视校园。各教研组关闭,图书馆关闭,宿舍内空空如也。夜晚,一反昔日灯火辉煌景象,一片漆黑,偌大的校园变成幽灵出没的地方。
一日,巡逻小组发现一个年轻人,东张西望,鬼鬼祟祟在学院旁边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八.逍遥落魄
从井冈山后山下去,直奔韶山,参观主席的故居。顺利地完成了我们原来的计划。过后,我们坐火车回到南京。此时的南京,硝烟弥漫,正值武斗进入高潮。
南京医学院离南京市第五中学,简称五中,很近,大约也就是十来分钟的路程。五中有一个革命造反组织,名叫五中八八,观点非常激进。南医的革命造反组织,观点趋于保守。两派组织对于省委书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七.长征串联
随着运动的深入,中央文革小组提出要把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向全国之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革命大串联。我们一个小分队,有13个人组成,通过院方批准,到西安串联。小分队的队长是我的好友,知道我的出身不好,避免在串联期间发生意外,给我弄了一只红卫兵袖章。红袖章一带,就是革命造反派,没有人会仔细盘问的。串联小组中,也包括了我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