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影室

集百家之长, 走自己的路。
个人资料
Alabam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黄石摄影集锦7.风景篇(B)
1.班芙,加拿大
2。班芙,加拿大
3。班芙,加拿大
4。班芙,加拿大
5。班芙,加拿大
6。班芙,加拿大
7。班芙,加拿大
8。班芙,加拿大
9。班芙,加拿大
10。班芙,加拿大
11。班芙,加拿大
12。班芙,加拿大
13。班芙,加拿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二十一。山寨制药
来贵州5年后的一天,心血来潮,想想自己不能这样碌碌无为,一辈子就当个赤脚医生,总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我默默地背诵李白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我才必有用”。
我丈人是全国著名热带病专家,也是国内热藏胎盘组织疗法的创始人。我写了封信给他,问他是否有可能在农村条件下制备热藏胎盘组织液。他的回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二十。广交好友
生活在贵州山区时间一长,就有许多朋友。其一,有些病人原来有病治不好,我们来到之后,给治好了,他们非常感激;其二,我们从南京大城市过来,有些人有意和我们攀个远亲;其三,我们也从这山区农民中接受了再教育,和他们成了朋友。
这里农民大多是苗族,布依族,少数是白族。他们极为纯朴,忠厚,老实。我们下乡巡诊之余,坐在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十九。木工初试
一天,“梅”对我讲:“我们一点家具都没有,总得制点家具,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啊!”我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也正在考虑,我想自己做。”“自己做?你能行吗?”她问。我说:“我虽然没有把握,很想试试。这里山区,木料好找。我又认识街上几个木工,经常看他们做家具,和他们关系不错。如有问题,我会请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十八。白手起家
结婚了,成家了。回到贵州农村山区,卫生所给我们一个单间,我们俩搬到一处,名副其实的夫妻了。
除了应付日常医疗工作外,我们专心造人。在贵州山区,我们育有一女,一子。由于当时贵州生活条件极度艰难,我们的子女都留在南京有我丈人家抚养。我的丈人尤其喜欢我的女儿。那时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回到日本添了个外孙女。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4-10-02 07:06:24)


先看一张图,让你口水滴滴!
小时候跟着妈妈从上海迁居苏州(40年代),小学到高中都是在苏州读完的.如要问我对苏州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苏州园林,陆稿荐的酱汁肉."
陆稿荐的酱汁肉只此一家,誉名全国.其特色是色泽鲜艳,上口酥润,香味浓郁,皮糯肉烂,入口即化,肥而不腻.
我酷爱吃酱汁肉,但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妈妈准许我每年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十七。喜结良缘
从南京分配到贵州工作,算是支边。每两年,有一次探亲假,为期一个月,假期中工资照发。虽然我们1968年来到贵州,1969年县卫生局就给我们拿探亲假,回上海,苏州,南京探亲。婚后,就没有这种探亲假,这是我们没有早早结婚的原因。
回南京后,“梅”的爸爸对我们说:“你们俩年龄不小了,应该考虑结婚了。”我和“梅&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十六。艰苦卓绝
贵州的生活,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我和“梅”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倒退,相互依靠,相互鼓励,相辅相成,勇往直前。其实,年轻时吃点苦有好处,让人知道生活的艰难,道路的曲折,一辈子受用。当晚年回忆往事,珍惜自己走过的每一步,即使自己做出点成绩,有点贡献,也不会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五里桥是个山区,地下都是坚硬的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1。风景-1北京
2。风景-归家路上
3。风景-黄石
4。风景-黄石
5。风景-黄石
6。风景-黄石
7。风景-黄石
8。风景-黄石
9。风景-黄石
11。风景-黄石
12。风景-黄石
13。风景-黄石
14。风景-黄石
15。风景-大提顿
16。风景-大提顿
17。风景-大提顿
18。风景-大提顿
19。风景-大提顿
20。风景-犹他
21。风景-犹他
22。风景-犹他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十五。入乡随俗
五里桥是一个苗族,布依族,白族杂居的地区,生产力低下,生活极其贫困。以“街上大队”为例,1968年,一个年轻劳力,一天挣十个工分,只能拿到八分钱,买一包最廉价的烟都不够。
这里是个山区,土地贫瘠,玉米是主要的农产品。他们主食是玉米,把玉米磨成玉米细粒,隔水蒸熟,就成玉米饭。因为当地气候潮湿,玉米保管困难,常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