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一位大姨,其实并不是我家的亲戚,但是到了后来,对我们而言,她比真正的亲戚还要亲。刚到鞍山的那几年,父母亲工作非常忙,完全无法照顾家事,就请了大姨来家里帮忙做家务。她是哪年来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是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期,记得周末从长托回家,都是大姨帮我洗澡的,直到上小学了,才自己洗。大姨的名字,叫方秀珍,是一个很普通的东北[
阅读全文]

最近忙于家事,很少出去拍照。到硬盘里翻出一些旧片,交一次作业吧。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但是,无论男女老幼,胖瘦美丑,每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精彩的瞬间。我们每人家里都会有一本或很多本相册,记录了生活的流水账,闲时翻开看一看,过去的往事就会流淌心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由此想到,我平常拍照时,也在不知不觉有意无意之间,采到了不[
阅读全文]
我们当年上小学,真是轻松,不像现在天朝的孩子们,从小就被驱赶在竞争的窄路上,拼命地跑,好辛苦。那时虽然没有电视,更没有手机,但是我们可以玩的东西却很多,可以用来玩的时间也很多。家里的大人们也不怎么拘束着孩子,任凭我们的天性自然发展,父母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每学期的期末去学校开个家长会罢了。当然,我们兄弟每学期结束时,都会在书包里装[
阅读全文]

2019年1月底,和朋友一起去洛杉矶赶了一次摄影大集,位置在一座小山顶上,有一个直径约一百米的小湖。当天,由一些老美摄影爱好者组织,请到了三四十位模特,水平在业余到半专业之间,就在湖边和山坡的野地上,由摄影爱好者们免费自由拍摄。闻讯而至的摄影爱好者,可能达到了三百多人,就如赶集一样,这可能足以和中国的一些场面比美了。拍摄从下午三点开始,到[
阅读全文]
1955年9月1日,我已经从幼儿园大班毕业,兴高采烈地背起书包,上小学了。学校就在马路斜对过,几分钟就能走到。校名叫鞍山市实验小学,在我的记忆里,是一幢很大的三层楼房,记得好像呈工字形,楼的前面有一个挺大的操场,有足球门和跑道,操场再前面,是主校门。沿着学校的院墙,种着许多高大的杨树,我抬头望去,觉得都看不到树梢。树干很粗,几个孩子拉起手[
阅读全文]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
父亲和母亲
自题小像–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闇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题记:
人生如梦。
好像仅仅是一转眼之间,却已经进入古稀之年,懒散如我者,竟然也名正言顺地开始写回忆录了。
风雨如磐,往事如烟。其实,往事并不如烟,恰如三千六百部声光皆备的电影大片,齐奔眼前。我没[
阅读全文]

我的2018摄影,平平淡淡,只有小品,没有大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阅读全文]

今年晚秋,回国,在北京探亲,又去上海看望兄长,然后去杭州游玩。沪杭途中,专程在乌镇住了一晚,一是想体验一下江南水乡的风韵,二是想领略一下向往已久的木心美术馆。虽说我生在重庆,算是南方人,但是一直在北方成长,生活,学习和工作,对南方并没有切身的体会。这些年陆续看了很多江南水乡的介绍,心痒痒的,一直想去看一看。沪杭一带可以算是典型的南[
阅读全文]

今年四月回国,在成都只住了三天。扫墓用了一天,与亲戚聚会用了大半天。剩下的时间,去看了金沙博物馆,还有半天时间,就去有名的寛窄巷子走了一圈。去那里,当然是因为肚子饿了,需要修一修五脏庙,打打牙祭。另外也是慕名已久,很想去开一开眼界,让我这个半真半假的四川人,切实体会一下家乡风情,二天与朋友们摆起龙门阵,也有得说才好。
话说这宽窄巷[
阅读全文]

最近实习拍了一组肖像,多数是在摄影棚里拍的。请大家指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原帖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photography/1676229.html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