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名校很痴迷,所以交往的人群里,几乎都是国藤..
我们那时,名校加上高学历家庭很缺稀,尤其飘扬过海的,几乎为零。读graduateschool时认识一位,北京人,家庭清华高知,父亲后来离开清华下海做官,经济眼界谈吐举止在中国留学生里是一流了。97年前后,就去一个名校自费读了个MBA,就海归了,说是MBA班里遇到好些政府送出来的年轻官员,三十左右,受他们影响。当[
阅读全文]
昨天BA的飞机是6:55pm的,到机场大约五点。无论信用卡还是护照,死活刷不出boardingpass,只好排队。接待我的是一位比我稍年长的英国大妈,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知道我只手提两个行李,一定要我checkin拉杆箱,每次出门都是这个箱子,来的时候,美国大婶也没难为我,还给了个靠窗的位置...
一个小时以后登记,看到有两个队,就捡了个人少的队最后地排着,到我了,已经[
阅读全文]
我爸就是这味道的,应该更文雅和有修养。从小教会学校就读,身高1.76,脸型也是这种长脸,鼻子很挺,嘴巴有棱角。
神情和做派,更是一种文化,从小浸在其中,就会有..
[
阅读全文]
我自己是工程加计算机,工作是好找,但很无聊..
三年前不干了,回家带娃,读书,旅游,交友..
感谢家里的另一位,勇挑重担哈..
[
阅读全文]
匆匆又匆匆,
几度夕阳红;
心有千千结,
窗外剪剪风。
[
阅读全文]
在家的日子有点烦,正好老公休年假,把小的托给他,自己出去散散心..
去哪呢?想起年轻的时候,跟前男友去过牛津,近二十年不曾再去,就去那。一直蹉跎着没买票,昨晚终于下单,很贵,肉痛!
有娃妈,独自出门,机会难得,就这样吧..
回来正好老大也回来了,一家人就在纽约过节!
[
阅读全文]
老妈在我这一气住了快三年,家里就四个人,但还是一个乱字了得。
请了个烧饭的阿姨,一周三次;
一个打扫的阿姨一周一次;
我一周去shoppingN次,每次还给老妈吐槽,家里没东西吃..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