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6-12-25 01:46:28)
我生在外地,长在外地,父母在家讲上海话,出门讲上海普通话,最好笑的是小时候让我爸听写中文生词.. 父母都没有兄弟姐妹,老辈也去世的早,所以,我的成长轨迹里没有上海.. 父亲的朋友都是当年上教会学校的同学,住在有梧桐树街道的洋房里,不过先前的家都让外人占据不少,至少3,4家挤在原先一家人住的地方。家里有能洗澡的卫生间,房顶还有晒台。 母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16-12-24 05:56:24)
1.Childhood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尽量超越原生态家庭; 2.Loveissex,nothingelse; 3.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中轴线上,这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最在乎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4.和有趣的人,有才华的人在一起; 5.享受独处..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坛里的弟兄姐妹休闲几天,明年再战! 祝大家年末节日快乐,明年捷报频传..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2 12:55:04)
举一个我父母的例子: 父亲从小最好私立,高中毕业进上海交大,退休前是一国藤教授; 母亲从小重点公立,高中毕业进上海交大,退休前是一国藤副教授; 在交大,母亲是全优生,校女篮,校戏剧社,父亲需努力才能全优.. 不过,所有的人都愿意和父亲共事,对他的评价很高,包括我们子女,不知是不是从小受的教育不同。 父亲从事高教一生,最感慨中国教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2 03:31:49)
我的生日是圣诞夜,还有两天! 今天去定个蛋糕,再去吃个饭。 就是礼物还没想好,也许VanCleefchain?不过刚看了董明珠带过,不想买了.. 要不就Hermes羊绒围巾,纽约还有不少天能带呢.. 姐妹们给个意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1 07:40:22)
都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21 04:08:52)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0)
我对名校很痴迷,所以交往的人群里,几乎都是国藤.. 我们那时,名校加上高学历家庭很缺稀,尤其飘扬过海的,几乎为零。读graduateschool时认识一位,北京人,家庭清华高知,父亲后来离开清华下海做官,经济眼界谈吐举止在中国留学生里是一流了。97年前后,就去一个名校自费读了个MBA,就海归了,说是MBA班里遇到好些政府送出来的年轻官员,三十左右,受他们影响。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12-15 02:26:04)
昨天BA的飞机是6:55pm的,到机场大约五点。无论信用卡还是护照,死活刷不出boardingpass,只好排队。接待我的是一位比我稍年长的英国大妈,脸上一点笑容都没有。知道我只手提两个行李,一定要我checkin拉杆箱,每次出门都是这个箱子,来的时候,美国大婶也没难为我,还给了个靠窗的位置... 一个小时以后登记,看到有两个队,就捡了个人少的队最后地排着,到我了,已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1]
[92]
[93]
[94]
[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