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招兵所在地的县级武装部,他们负责送人;二是派去招兵的干部,这些人负责招兵接人,双方不对盘就不好办了,除非上面很大的压力压下来,这两头都可以怼对方,顶住不办。
这两者是直接处理招兵的,其余哪怕高级将领,也是间接的。
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甚至本大队本公社本县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小子就已经去了部队。
[
阅读全文]
任何一篇所谓“先辈们”的回忆文章,那些穷苦人出身的将军高级干部们,总有一句“小时候家里没钱读不起书”,连高玉宝的“我要读书”中也有“看着有钱人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堂”,羡慕不已的字句。
说明什么?这些人“抛头颅洒鲜血”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后代也可以去上学!!
一旦夺取了政权,把子女上的学校办得比一般学校要[
阅读全文]
江张还真以为自己在”普通老百姓和广大干部“中威望如何的高,他们不明白,只要留着矮个子,只要此人还在,谁也挡不住他的”右倾复辟“。
华也没有真正的党内高层斗争经验,借助了叶陈李汪的力量搞掉(王)张江(姚),而叶陈李若无从内心就准备让邓出来的准备,帮不帮华汪还真难说呢。
别说华,叶陈李加一起,也不是邓小平的对手。
魏延唯惧[
阅读全文]
有位仁兄说“华国锋在普通百姓、中下层官员心中威望很高的???”,扑哧一笑还是嫣然一笑。
高层一声喊打,普通老百姓和中下层官员除了“热烈拥护,还会有么子”威望“?
中央决议”开除刘少奇党籍“,热烈拥护的是”普通老百姓,中下层官员“,为”刘少奇平反“热烈拥护的是”普通老百姓,中下层官员”!
彭德怀邓[
阅读全文]
一旦邓小平出来了,别说华国锋,就是叶剑英陈云李先念,也没有能力否定邓小平的决定,叶陈李如不同意,大概只能想方设法给邓小平设个障碍添点堵,而且这三位狡猾得很,会打着华国锋的旗号说事,邓小平也就坡下驴,过几年顺势把华国锋糊弄下来了。
邓小平有着搞政治斗争的天才,隔山打虎借力打力这类手腕玩得很熟,华叶陈李不是对手,但是,邓到底是“小&rd[
阅读全文]
一位语无伦次地东拉西扯,居然还说什么点不点,他或她有那么多点吗?
有那么点是是什么呀
[
阅读全文]
如果他真的万寿无疆,谁敢说他会不会又变回去,只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同意时全国人民拥护,他取消时也是全国人民拥护,一不小心如果他主张恢复,绝对还是全国人民一致拥护的。
不同意的举手!?
[
阅读全文]
大约在七十年代初,为了准备挨打的时候物资无法运送,各地轰轰烈烈开展兴建“五小”工业,到底哪“五”,各地说法不一,大致就是小电厂(站)小机械小化肥小钢铁小水泥等等,几乎县县都不是办这个就是要办那个,县城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如果县县都有了一些工业,虽说质量比较差成本比较高,但咋也比没有好吧。
但是,兴办工业不是上级一声令下[
阅读全文]
就事论事,这两样东西的起源,应该不是“防控”,而是人口和粮食的“调控”:全国各个地方到底有多少人,以及城镇人民用粮的调配(农村人口产什么吃什么),所以1957年之前户口很容易从一处迁往另一处,办个手续即可,而那时城镇人口中的缺粮户并不是很多。
三面红旗迎风飘了一阵,事情并不如想象的那样,九千万人齐上阵靠土高炉炼钢,搞得事情不[
阅读全文]
因为我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中就有接受社会救济和单位补助的,所以知道一些。
社会救济,主要收入来源者不是全民单位的或无工作,凡全家人均不足八块“五毛”(打个引号白相相)的,由街道补足至八块五,另外冬令或节假日,视情况给与一次性补助,比如孩子长大了,补助棉衣一件,过几年补助被子一条,大小集体单位职工属于此类。
单位补助,针对的是全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