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回国到上海,正赶"亚信"峰会,到底亚信是嘛长句子的缩写,至今还不清不楚,无所谓.
那日城隍庙瞎逛,看到咋的这么多水兵呀?开始没认出是哪国的,后来好像比较仔细看到了他们的帽沿上是俄文,这就应该是俄罗斯水兵了.
好不容易看到了便宜货,大包小包提着,后面那几位的军装,不知是什么军种,看上去很精干.
一个官带一群兵,后面那位应该是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呀.
你[
阅读全文]

玻璃衬着街景,模特儿似乎随着公交车步行,看到这你想得是什么?进还是不进?
弄个老外装神弄鬼,照相的我也一不小心被我照上
女“阿三”吧?
全场清仓煞风景,欢迎掏钱你光临
以前说朦胧诗的最高境界是“不懂”,这个橱窗你自己去理解吧。
另一种方式来诠释淮海路的风情,对着橱窗,还把玻璃反射出来的景色照了进去,又是不清不楚的,[
阅读全文]

淮海路之情,再说也不多,也许有人不了解而疑问,谁爱咋说就咋说,听得懂的无论左右,对这条马路的感觉是不会看法或左或右的。这条路上的妇女用品商店好像是全国的独生子女吧,应该说这是共产党商业政策和上海资本主义传统的结合。关键是很不错。
从新修的人行天桥,照过来照过去。从新修的人行天桥,照过来照过去。都快照到别人家里了,突然想起很多年前住[
阅读全文]

前两日写了一篇博文,介绍了一下自己近日回上海照的淮海路思南路口,不知为啥忘了把这一张贴上,其实这张是最关键的了,正在修缮的老房子,那个有点"名气"的公共厕所.现在比较全面了,不过,好像这厕所以前是在弄堂的另一边,请记忆力比我好的阿哥阿姐指正.
从房子修缮的情况看来,似乎想把这所房子当成个什么玩意,也请行家说说迭幢房子有点啥特色,大约摸啥辰光修[
阅读全文]

数月前网上看到有人讨论淮海路思南路口的以前和现在,上月回上海专门去一趟,照几张相。
图中右面原来是益民百货商店,左面的华狮广场则以前是没有的,是块绿地,后面的小学把它当成操场,弄堂底那个厕所还在,特地进入撒一泡尿,结果是虽“温故”而未能“知新”,也了了一件心事。
这个路解放前叫马思南路,大概是纪念什么人吧,解放后改为思[
阅读全文]

日前回上海,荡荡淮海路,拍拍照片,照了些不同的弄堂口,淮海路的弄堂,再塌般还是上只角,屋里房间再小,出来衣裳总归还是挺刮的。
这些地方的人与事,更能显示老上海的风情,虽然小市民味比较浓,但是在这些弄堂里,演出过多少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故事啊,大到共产党的初期活动,小到拉皮条仙人跳,鸳鸯蝴蝶文人集粹,黄金美钞挤兑风潮,癞痢头儿子总是自[
阅读全文]

随便找来的,若是真的好说,这份名单可以从北京写到上海再到广州,高考来了,弄着好玩--转载者
1977年12月,关闭10余年的高考大门重新开放,全国570万人心怀理想走进考场。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考试。参加考试的人群年龄悬殊,长者已过而立之年,已婚或者已育,少者尚未加冠。最终,27.3万人后来走进高等学府,成为“文革”后第一批通过高考[
阅读全文]
本专业两个班六十个人,乃"和尚"类大学中万山一点红的班级,女生"多"到外系来借姑娘开舞会明说小伙子别来,这是题外的话.
上学时"超龄"即过25岁者六人,正好十分之一,两名65年高中毕业生(一出生于1944年,一出生于1946年)改没改过年龄不清楚,两66年高中毕业生均声称为1948年出生,唯其中一人后来承认其实是1947年出生的,一66年初中毕业生(1950年出生)68年初中[
阅读全文]
前两天有人拿79级大学生的出生年月来说事,咱不说嘛,我有跟一贴说到78级我班的年龄跨度是1944到1963年出生的,一位年轻人说我漏馅了,说是那时不允许那个年纪的人考大学,年轻啦,不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啊.
那年的招生文件,的确说了不超过30岁方可报考,可中国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啊.
不知有多少78级大学生能回忆起,那时的"老"学生中是不是出生于1948[
阅读全文]
摘自《百年中国法律人剪影》陈夏红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面对强权和暴政,钱端升表现出了独立的人格。“据说当时在国民参政会上蒋介石最怕四个人起立质询。这四个人就是钱端升、张奚若、罗隆基和周炳琳。这四位教授,虽然政治立场不尽相同,但都痛恨腐败、独裁,力争民主,且皆熟悉西方民主程序。”抗日战争结束后,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和谈,钱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