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东家父子与长工父子,这四个人的关系编得好演得也好。
老子们关系融洽,虽非兄弟胜似兄弟,在经济关系上是“劳资”,套用后来的政治定义是“不同阶级”,但是传统的农村社会不是那个简单地可以用“阶级”字来划分的,东家雇人种地,目的很明确,产更多的粮挣更多的钱。长工也很明白,自家有地鬼去扛活,没有办法只能出卖劳力,大家伙眼都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白鹿原里的白灵,不说其革命行为,只说当初在家时的行为,不符合封建礼教中的任何一条ABC。
白嘉轩,作为够资格的族长,凭的是什么?主要就是“封建礼教”的立场非常的坚定,外加为人公正,立党得为公,此党非彼党,乃老陕“乡党”之“党”也。
封建时代的农村,固然族长不会是穷人,但也未必是最有钱的人,钱不是“充要条件”,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鹿三父子,在中国传统的农村社会很是典型,父亲作为长工对东家的忠到了“愚”的程度,老板说一不二永远是对的,儿子黑娃,身上有种不安分的血液,但在强大的封建传统文化的笼罩下,父子一律是逆来顺受的,差别则是父亲乃习惯成了自然,儿子是不得不顺从,一旦有了机会就有可能爆发的。
至于对待祠堂也是如此,黑娃“拐”回了小娥,是那么地重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有些疑问不合理
中国农村的祠堂是以家族为基础的,所谓家族乃是同姓同宗,实际上虽有不一定是同宗但必须是同姓,中国社会有那种“同姓不宗”认成一家人的可以进同一个祠堂,哪位老大知道有没有“不同姓”的两家人共同祭拜同一个祠堂的?如本剧白鹿二家同一祠堂的。
刚刚看到鹿子霖听说自家儿子兆海在西安没死,喝醉酒满庄子吆喝“我儿活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这是一种新左派心中的幸福-转载者
民间述史:饿
--作者:一路观看人生的第一幅画面我记忆的第一幅画面是这样的:那是个秋天?春天?或许是夏天?那一天,漫天阴霾。一个瘦骨嶙峋的孩童被一个陌生的成年人拽着,爬上一条高高的路基,两条铁轨伸向无尽的天边。没有父母告别、没有兄弟送行,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独自的人生道路。后来,我才知道,那个陌生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颇有见地,事情(取消高考)51年前大张旗鼓地发生了,而40年前的恢复高考,声音虽大仍不如取消时代嗓门,好歹还是让一部分人去试了试,现在让大伙倒回去说说吹吹玩玩,这也是好事一桩。
突然一想,有没有人做过统计,参加了77级78级高考或被录取了的人中间,有多少老三届特别是老高三的老大们,当时是跳得半天高嗓子喊哑了的拥护者?会不会进了大学还在那说&ldq[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几曾回首几个老头,不斗行吗? - linbiao571- ♂ (301bytes) (312reads) 06/06/2017 13:11:55 • 好主意,男女搭配,斗争不累。 - 华府采菊人- ♂ (157bytes) (22reads) 06/06/2017 13:15:00 • 老太都已经有主了,每次一来就有专人伺候,不管用。 - 匆匆客- ♂ (0bytes) (1reads) 06/06/2017 13:17:15 • 贼喊捉贼者众!高呼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也是志书上转载来的,只知道上海不但粮票有半两,工人级别也有半级,这儿找到了来源,原来是1960年插入的“副级”--正式官话,老百姓口中变成了“半级”。
我的记忆是对的,江南造船厂的七级半以上工资过百,七级只差两只羊。
50年代学徒出师考应知应会来定级,有高有低差距拉开,后来改为一律二级,再改成了一级半,破资产阶级法权的形势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上海志书上摘转过来的两张表。
邮务员和邮务佐,员高于佐,用皇帝年代的官制来理解,员即“官”,佐则是“吏”吧,好像说得通。
一个初中毕业生,比如16岁,考进邮局做邮务佐,每月23元,那时用的可是袁大头啊,就已经可以和比较高级的技术工人相提并论了,半年转正加两块,以后每一年加一次,五年后可加到43块大洋,就比技术工人高不少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虽然网络是个虚拟空间,但是网络上的“人肉”专家实在太多,说了实话备不住让什么人给“搜索”出来“怼”一顿,恶言相对还是好的,什么张口就骂不在少数,好在不能动手就打,最多也就是意淫般的想像蒙块塑料布而已。
对策之一就是闭嘴,一不说那些人不开心的话,免得变本加厉;二是不争不辩,免得火气上升。
好在网络的发展,使得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41]
[142]
[143]
[144]
[14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