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地”组织阿富汗分支头目通过一段视频攻击中国是拒绝接受《古兰经》的异教徒。对新疆穆斯林实行民族和宗教压迫,并称中国是伊斯兰世界的敌人,扬言要对中国发动“圣战”。环球网10日获得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当天就此作出的回应。他表示,中国政府全面贯彻民族平等和宗教自由政策,有信心、有能力保护国家安全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马朝旭首[
阅读全文]
为期3天的世界佛教大会11日下午在仰光和平塔大圣窟圆满闭幕。佛教大会闭幕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全世界的佛教徒弘扬佛教佛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br><br> 缅甸主办的世界佛教大会是一次佛教界的盛事,弘扬佛法维护和平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世界佛教大会9日在仰光和平塔大圣窟,按照佛教礼仪和缅甸习俗隆重开幕。<br><br> 来自34个国家的僧尼、佛教组织代表、学者和观察员共500多位来宾与主办国缅甸方面的500多位代表一起共商佛事。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弘扬佛法、佛法教育、佛教与和平、佛教宗派团结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据组织者介绍,与会者达成了广泛共识。<br><br> 世界佛教大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本次世界佛教大会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地的大乘和小乘佛教徒之间的友谊、相互理解和合作,维护佛教佛法,促进佛教教育以推动世界和平的建立。<br><br> 声明还说,与会者一致同意要努力弘扬佛法,保护和恢复佛教历史建筑,通过传播佛教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维护全世界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友谊和相互理解,利用现代方法和技术推广佛教教育等。<br><br> 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在发给大会的贺词中说,本次佛教大会将有助于增进佛教国家的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 <br><br> 尼泊尔高僧雅那班尼喀在会议期间主持的研讨会上说,现在的世界还不安宁,还存在著各种暴力,佛教徒更应该积德行善,弘扬佛法,大家共同努力为世界和平祈祷。<br><br> 与会的泰国总理他信在会议发言中指出,当今已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全球化世界,但种族和宗教冲突、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威胁著世界和平。他强调,大家应该帮助传播代表人类美好本质和各种宗教崇高目标的理解、同情、爱心和扶助,建立世界持续和平。<br><br> 缅甸宗教局长妙明博士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缅甸成功举办世界佛教大会,不仅有助于弘扬佛教,而且也有助于增进全世界佛教徒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 妙明博士说,正如记者所见到的那样,本次世界佛教大会反应很好,十分成功。这是缅甸政府、人民和宗教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缅甸佛教徒对能够举办这样的佛教盛会,感到非常荣幸和功德圆满。<br><br>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全球信徒超过3.6亿,通常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缅甸有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享有“佛塔之国”的美誉。今天的仰光和平塔金光灿灿,大圣窟的佛教氛围浓浓。伴随著和平鐘声悠悠扬扬,世界佛教大会落下帷幕。此间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本次大会发出的佛教之音、和平之声将飞进佛教徒的心田,飞向爱好和平的人们,飞向五洲四海。(完)<br><br>(责任编辑:阮聿泓))
为维护世界和平弘扬佛教佛法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首都仰光,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世界佛教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为期3天的世界佛教大会当日闭幕。大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共同努力弘扬佛法,维护世界和平。新华/法新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首都仰光,斯里兰卡佛教徒在世界佛教大会闭幕式上诵经。新华社/法新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
阅读全文]
为期3天的世界佛教大会11日下午在仰光和平塔大圣窟圆满闭幕。佛教大会闭幕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全世界的佛教徒弘扬佛教佛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br><br> 缅甸主办的世界佛教大会是一次佛教界的盛事,弘扬佛法维护和平是本次大会的主题之一。世界佛教大会9日在仰光和平塔大圣窟,按照佛教礼仪和缅甸习俗隆重开幕。<br><br> 来自34个国家的僧尼、佛教组织代表、学者和观察员共500多位来宾与主办国缅甸方面的500多位代表一起共商佛事。会议期间,与会者就弘扬佛法、佛法教育、佛教与和平、佛教宗派团结等专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据组织者介绍,与会者达成了广泛共识。<br><br> 世界佛教大会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本次世界佛教大会的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地的大乘和小乘佛教徒之间的友谊、相互理解和合作,维护佛教佛法,促进佛教教育以推动世界和平的建立。<br><br> 声明还说,与会者一致同意要努力弘扬佛法,保护和恢复佛教历史建筑,通过传播佛教促进世界和平和繁荣,维护全世界佛教徒之间的团结、友谊和相互理解,利用现代方法和技术推广佛教教育等。<br><br> 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在发给大会的贺词中说,本次佛教大会将有助于增进佛教国家的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 <br><br> 尼泊尔高僧雅那班尼喀在会议期间主持的研讨会上说,现在的世界还不安宁,还存在著各种暴力,佛教徒更应该积德行善,弘扬佛法,大家共同努力为世界和平祈祷。<br><br> 与会的泰国总理他信在会议发言中指出,当今已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的全球化世界,但种族和宗教冲突、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严重威胁著世界和平。他强调,大家应该帮助传播代表人类美好本质和各种宗教崇高目标的理解、同情、爱心和扶助,建立世界持续和平。<br><br> 缅甸宗教局长妙明博士在会议期间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缅甸成功举办世界佛教大会,不仅有助于弘扬佛教,而且也有助于增进全世界佛教徒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 妙明博士说,正如记者所见到的那样,本次世界佛教大会反应很好,十分成功。这是缅甸政府、人民和宗教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缅甸佛教徒对能够举办这样的佛教盛会,感到非常荣幸和功德圆满。<br><br>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全球信徒超过3.6亿,通常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缅甸有灿烂悠久的佛教文化,享有“佛塔之国”的美誉。今天的仰光和平塔金光灿灿,大圣窟的佛教氛围浓浓。伴随著和平鐘声悠悠扬扬,世界佛教大会落下帷幕。此间观察家们普遍认为,本次大会发出的佛教之音、和平之声将飞进佛教徒的心田,飞向爱好和平的人们,飞向五洲四海。(完)<br><br>(责任编辑:阮聿泓))
为维护世界和平弘扬佛教佛法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首都仰光,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在世界佛教大会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为期3天的世界佛教大会当日闭幕。大会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共同努力弘扬佛法,维护世界和平。新华/法新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首都仰光,斯里兰卡佛教徒在世界佛教大会闭幕式上诵经。新华社/法新
2004年12月11日,在缅甸[
阅读全文]

分析:辛格到争议地区的“印度观点”
威克
BBC中文部记者
印度强调辛格到争议地区是参加竞选活动。
中国外交部对印度总理辛格上周到了阿鲁纳恰尔邦,发表了声明,表示“严正的关切”。
中国说该地是争议地区,但是印度说,那是印度的领土而且辛格到当地是为所属政党的议会候选人竞选。
并非故意
BBC加尔各答记者包米克说,就印度方面来看,辛格[
阅读全文]
,但实际上严重破坏了中国农村的生产力。<br><br>他在10月10日发表的公开信中认为,三十年来中国的农村改革和当前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等于承认了当年“土改”政策的失败,实际上是经过了60多年又转回了原点。<br><br>他说,中共“无形中已经变相承认过去状况的合法合理。中国共产党有勇气将过去很多的错误都纠正过来了,为什么就没有勇气冲破(土改)这层薄纱呢”?<br><br>改变认识<br><br>谭松年在采访中表示,自从发起“平反土改”活动以来,他不断受到当地“国保”部门的约谈、跟踪和监听。<br><br>另外,他说自己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和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因举行抗议活动还遭到过“和当年斗地主一样的”对待。<br><br>不过他表示,尽管目前他们团体的规模和力量都相当有限,又面临着强大的政府机器,但他会继续努力下去。<br><br>他说,目前最迫切的是改变人们对“土改”的认识。因为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宣传已经让“地主”作为一个罪恶的代名词深入了中国人的心中。<br><br>即使那些反对以非人道手段对付地主的人,包括一些同情地主遭遇的学者也认为“土改”本身是正确的。<br><br>他表示,希望能用电影、音乐等文艺手段慢慢把人们的成见改变过来。<br><br>他在10日的公开信中说:“我们现在已经抛弃血海深仇,伸出和解之手了!”<br><br>他认为,对“土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将是对中共目前“和谐社会”提法诚意的一个考验。)
专访:“平反土改”发起人谭松年
谭松年表示,发起“平反土改”不仅为了个人。
中国大陆“国庆”长假刚刚过去的10月10日不仅是对岸台湾的“双十国庆”,也是中共当年在西柏坡正式发动“土地改革”62周年。
中国“平反土改”发起人谭松年10日也再度在网上发表致胡锦涛公开信,呼吁中共拿出勇气面对土改的历史错误,还地主及其后代以公道。
“地主崽”
阅读全文]
“中国可参考梵蒂冈模式解决西藏问题”
九月中应中国政府邀请到西藏访问的英国上议院议员奥尔顿勋爵(LordAlton)认为,中国当局可以把西藏定位成类似梵蒂冈一样的宗教实体,解决目前的困局。
奥尔顿在10月12日接受BBC国际部中国事务编辑陈时荣专访时说:“如果达赖喇嘛被视为宗教和精神领袖,而他这个身份得到认同和尊重的话,为什么不可以把拉萨的布达拉宫和[
阅读全文]
“中国可参考梵蒂冈模式解决西藏问题”
九月中应中国政府邀请到西藏访问的英国上议院议员奥尔顿勋爵(LordAlton)认为,中国当局可以把西藏定位成类似梵蒂冈一样的宗教实体,解决目前的困局。
奥尔顿在10月12日接受BBC国际部中国事务编辑陈时荣专访时说:“如果达赖喇嘛被视为宗教和精神领袖,而他这个身份得到认同和尊重的话,为什么不可以把拉萨的布达拉宫和[
阅读全文]
佛教兴衰关乎社会和谐与兴亡
众所周知,我们山东的佛教和佛学始终落后于全国各地。山东历史上却也出了不少的圣贤,如:姜太公、孔子、孟子、庄子、孙膑、丘处机等等。因此山东的儒、道神文化根深蒂固。
释仁达法师俗姓候,河北人,是华夏始祖黄帝直系子孙(有氏族家乘可查)。四年前,应当地信众的苦求,发愿重建禅宗祖庭博山正觉寺,重振山东佛教,这是[
阅读全文]
佛教兴衰关乎社会和谐与兴亡
众所周知,我们山东的佛教和佛学始终落后于全国各地。山东历史上却也出了不少的圣贤,如:姜太公、孔子、孟子、庄子、孙膑、丘处机等等。因此山东的儒、道神文化根深蒂固。
释仁达法师俗姓候,河北人,是华夏始祖黄帝直系子孙(有氏族家乘可查)。四年前,应当地信众的苦求,发愿重建禅宗祖庭博山正觉寺,重振山东佛教,这是[
阅读全文]
佛教兴衰关乎社会和谐与兴亡
众所周知,我们山东的佛教和佛学始终落后于全国各地。山东历史上却也出了不少的圣贤,如:姜太公、孔子、孟子、庄子、孙膑、丘处机等等。因此山东的儒、道神文化根深蒂固。
释仁达法师俗姓候,河北人,是华夏始祖黄帝直系子孙(有氏族家乘可查)。四年前,应当地信众的苦求,发愿重建禅宗祖庭博山正觉寺,重振山东佛教,这是[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