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申章

有关社会经济哲学和科学的事理分析文章
博文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来源:ddwwdzg于2010-10-1910:42:31[档案][博客]旧帖][转至博客][给我悄悄话]本文已被阅读:7977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加入书签|打印|所有跟帖 | 加跟贴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文化大革命把中国人改造成了"七无"2010-10-17   作者:傅纪辉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确具有改天换地的历史功绩,不仅国家被彻底改造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施义普:彻底清算毛泽东——中国需要自己的赫鲁晓夫来源:ddwwdzg于2011-06-1710:43:30[档案][博客][旧帖][转至博客][给我悄悄话]本文已被阅读:209次字体:调大/调小/重置|加入书签|打印|所有跟帖|加跟贴|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施义普:彻底清算毛泽东——中国需要自己的赫鲁晓夫(ZZ)·施义普·毛泽东晚年,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变成斯大林第二,死后遭到清算,被“焚尸扬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分享TwitterFacebook转发我对红歌的感情不如狗作者博客电子报字体大小aaa| 前不久应网友之邀,小聚于某茶舍。闲聊间谈及当前大唱红歌,七嘴八舌,褒贬不一,唯我静坐一旁,片言未发,只顾低头品茗。
 热议稍歇间,在座某年轻网友向我发话,要我这个“资深前辈”也谈谈对红歌的看法。余皆随声附和。我淡然一笑后答曰:“说来惭愧,不提也罢,免得各位讥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原创]惨!一个著名老左派的儿子被活活打死(图)6964次点击64个回复0次转到微评中国新青年.于2011/6/1217:37:29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郭沫若对伟大领袖无比忠诚,为表忠心,他歌功颂德,还对其他遭难的同胞落井下石。如此忠心却不得好报,他的两个儿子郭世英和郭民英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个被红卫兵打死,另一个自杀。
郭沫若的小儿子郭世英是一个青年才俊,因在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革幽灵尚在,谨防再次落入陷阱送交者: 一枪中的 2011年06月12日02:08:27 于 [世界时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我要特别感谢四味先生对拙文《公民社会是西方大国为我们设下的陷阱吗?》给予的热情关注,他不辞辛劳地写了多篇帖子,提供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我读了先生的文章很受教育和启发,犹如听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文革专题讲座。这些历史资料雄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歪脖子树:解剖恐龙——《红太阳的陨落》述评作者:light12  于 2011-6-1119:51 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通用分类:网络文摘|1条评论
·歪脖子树·
毛泽东利用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把中国封建集权推到了极限。他制造了笼罩大陆几十年的的红色恐怖。中国皇权的标志是龙,所以我称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只恐龙。
有这样一幅对联说:拳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时代几位文工团女团员的特殊地位来源:ddwwdzg于2011-06-0913:05:21[档案][博客][旧帖][转至博客][给我悄悄话]本文已被阅读:69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加入书签|打印|所有跟帖 | 加跟贴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毛泽东时代几位文工团女团员的特殊地位
有时候,真难以想像,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据毛泽东的警卫队长陈长江回忆,1966年8月10日毛泽东从府右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乌有之乡出大糗:刊明批茅于轼暗骂毛泽东檄文(图)Local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文章来源:多维新闻于2011-06-0910:47:41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乌有之乡出大糗:刊明批茅于轼暗骂毛泽东檄文(图)多维新闻
中国网民“四野山人”以文言文撰写的明骂茅于轼暗批毛泽东檄文,居然把中国著名左派网站乌有之乡耍了。乌有之乡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甘當兒子黨的賣國自供狀------評劉少奇代表中共中央給斯大林的報告【導語:劉少奇寫於1949年6--8月秘密訪蘇期間的《代表中共中央給聯共(布)中央斯大林的報告》,是中共一夥出賣民族利益和國家主權、甘當兒子黨的自供狀;是一篇賣國狀,也是一篇賣身契。《報告》從頭到尾充斥著無比熱烈的阿諛和奉承,洋溢著迫不及待的叛賣和投靠。】中國共產黨一貫標榜自己是怎樣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余晓平:中国已经成了危乱之邦 4220次点击 38个回复 0次转到微评 铁骑银瓶于2011/6/72:06:48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 中国已经成了危乱之邦
作者:余晓平|2011年06月05日
本文地址:http://yuxiaoping.blshe.com/post/135/686454
      有道是,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倘若那个地方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