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博文

尽管女性社会地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应该说现在的世界还是男人主导的世界。表现在政治经济高端仍旧是男人居多。其实西方赋予女人选举权和工作权的历史也并不长,也就是二战以后才形成的。因为战时男人都当兵去了。后方没有劳力,才不得不启用女人干活。这一干女人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男人的活,没啥大不了嘛。凭啥要我们整天呆家里干不完还不给钱。于是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03-25 21:21:19)
阅读 ()评论 (0)
“夫妻那些事”看的时候还不错,情节生活流畅,语言写实诙谐。一不小心居然看完了。可是看完后一回味推敲,不得不说作为中国男人我就像吃了颗苍蝇一样难受。这剧里面的男的咋都没个好啊。我敢说这编剧就是一怨妇。70后师奶级的,绝对受了不少挫折以至于把剧中所有年龄段层次段的男人埋汰了个遍顺便好稍带上80后的一些小女生。最后是仨70后师奶把持朝政,一堆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终于轮到美国的中产阶级了。这是中产阶级最后的哀嚎。正如小平同志说过:“这事迟早要来。”是冷战后的必然趋势。我总算明白他老人家这话的意思了。 冷战是两大阵营的对垒。各自对其辖区的臣民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在人口上占优,拥有60%的世界人口,所以志得意满,口口声声要埋葬对方,具体是以理想主义愚弄欺骗和法西斯主义恐怖高压来统辖管区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10-02 19:45:27)
非常有意思的记录片。从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人的道德趋向。解释了大多数人的道德取值还是崇高的善良的。特别是测试小孩子那段。间接的证明的老夫子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还有以前说书时常形容一个正直的人天庭饱满。这里也得到验证。大脑的前额部分是控制人的感情情绪的部位,这里发达的人同情心高因而性格也善良正派。而所有被研究的杀人惯犯,都是因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9-11 21:56:40)
老毛时期是准军事化经济。人民福利是有所保障但却是最低且非常有限的。全国范围内人口实际是赤贫化的。因为不能有私有财产和生产工具以及商品流通自由。加上计划经济,效率是缓慢的。国家实力是高积累,但人民生活是低增长。一切都围绕着时刻准备战争出发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模式后遗症造就了老邓的资改派的成功。资改派的成功无非是两个主要元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1-08-14 03:44:04)
阅读 ()评论 (0)
(2011-07-13 00:19:55)
忽然间看到一则新闻说有教授骂周立波,周立波反击了。可怜的是新闻登的是反击的话而不是教授的原话。可见被骂的要比骂人的更有新闻价值。再狗狗下才看到原文,原来是个博导教授对达人秀的评论。好笑之余不觉有所感叹。实在为这教授有所不值有所鄙视。教授太不厚道了。
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你骂他前可曾想到你和他的关系?不是指你们都是60后同龄人或是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晚为了看“达人秀”错过了“非诚勿扰”,没成想“达人秀”看成了巨恶的春晚而“非诚勿扰”又出了情况。让个棒子把心仪的婷婷带走了。我这个郁闷这个酸那。我一直对婷婷情有独钟。因为相对秀中其他女孩,婷婷似乎是最为真实知性的女生。从四月一出场的穿着打扮就很不俗。没有浓妆艳抹,奇装异服。一副自信从容的样子。后来陆续看到不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文革,六四,十八大---一出出家庭的温馨喜剧。
至今我还记得六四之前的一则电视新闻报道。当时广场绝食的学生已经很久了。许多虚脱被抬进了医院。迫于此,临近六四爆发前曾经有一两则新闻报道是中央领导探望医院学生的场景。我记得我看的是乔石。具体在哪家医院忘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报道过程中,一个吊盐水的学生突然招呼乔石到他床前。并语重心长的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