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钓鱼岛祸根:二战后蒋介石两拒“琉球”09-6-29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由于蒋介石一向对苏联不友好,斯大林反对将中国[
阅读全文]
<br>怀着他时就一直跟着姐姐贺英驰骋疆场,直到他呱呱坠地也没停下征战。<br><br> “兵家儿早知刀枪”。向轩三四岁时就能操起手枪叭叭射击。他常常偷出舅舅或姨妈的手枪瞄着树开火,把笔直的树干打得窟窟窿窿。<br><br> 看到小向轩是块扛枪当兵的料,贺英和贺龙闲时就手把手教他使枪。<br><br> 那晚,游击队投宿洞长湾。突然,一声枪响打破凌晨的静谧。贺英提枪冲出门,一颗子弹打断了她的右腿。贺英跪在门边依然双枪向敌人还击。<br><br> “贺寡妇在高头,抓活的!”向轩听到敌人边吼边开火,便急忙向贺英靠拢。<br><br> 枪口里喷火,正把贺英暴露给了敌人,敌人又是一阵扫射,贺英胸部、<br>腹部连中数弹,扑通倒地。<br><br> 年仅7岁的向轩忙去扶姨妈贺英,但怎么也扶不起来。“快……快走……去找大舅(贺龙)……”贺英把沾满鲜血的两支手枪和4块银元塞给了向轩,用最后的力气推了向轩一把:“快走!”<br><br> 懵懵懂懂的孩子从山背后的竹林穿过,去找贺龙和红军,此时的他其实根本不知道贺龙在何处,只知道,贺龙在大山那边。<br><br> 向轩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腿像灌了铅似的又沉又痛。他摸摸右脚脖,脚脖处黏糊糊的——子弹打穿了他的右脚脖,他倒在血泊中……<br><br> 事后向轩才知道,是农会委员许璜生叛变投敌,向团防覃福斋密告了游击队住处,引来100多人的团防大队偷袭。姨妈贺英和几个没来得及转移的赤卫队员都被敌人杀害了。<br><br> “女赤卫队长”贺英壮烈牺牲在洞长湾,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br>—《洪湖赤卫队》。后来,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第一个向全世界报道了洪湖赤卫队。<br><br><br> 终于,向轩跑到红3军军部,向贺龙军长哭诉了姨妈贺英血洒洞长湾的悲壮一幕。接过向轩递上的两支手枪和4块银元。贺龙吧嗒吧嗒抽着闷烟,连同悲愤一起“吸”进心底。<br><br> 当年,贺龙的家族中对贺龙支持最大的就是贺英!她曾对贺龙说:<br>“带队伍英不如龙。可你没有队伍,我把队伍交给你吧……”而如今,大姐牺牲了,这对贺龙的打击太大了!他强压着悲愤和怒火,向在场的廖汉生等人说:“横竖革命到底!<br>为他们报仇!我们回去招人,搞枪,把游击队重新搞起来,与那帮坏家伙干到底!”<br><br> 向轩叫姨妈贺英妈妈,还得从向轩1岁零3个月大时发生的事说起。<br>当时妹妹金枝才5个月大,哥哥向楚才也很小,<br>他们和母亲贺满姑一道被敌人抓进监狱,<br>不久母亲即被国民党反动派以极刑杀害。敌人要斩草除根,再杀死3个孩子。<br>生命危在旦夕。向家人连同贺龙、贺英等决定实施营救。那天夜里雷雨交加,<br>“双枪女英雄”贺英用两家凑的钱买通看守后,从监狱里救出了向轩、向楚才和<br>金枝……<br><br> 一岁多的向轩在监狱里被折腾得不成样子——稚嫩的脸变得又黄又黑,<br>衣服上糊满了屎尿,一双赤脚糊满了泥巴,两手黑得如乌鸦的爪爪……<br><br> “大姐,你没娃娃,把他给你吧!”一天,贺龙对贺英说。向轩从此跟着贺英,一同吃住,一起打游击,喊贺英妈妈。<br><br> 如今,母亲贺满姑牺牲了,姨母贺英也牺牲了,7岁的向轩跟着贺龙,<br>加入到“红小鬼”的行列。<br><br> 长征途中,他实在走不动了,才在“马背上长征”。队伍歇息、野炊时,<br>向轩卷起肥大的袖子,又是扫地,又是择菜,一点没累的感觉……<br><br> 战争冶炼着向轩的青春和勇气,少年的无知、怯懦逐渐被硝烟融化,<br>沉淀的是无畏和顽强。<br><br> 向轩是红军队伍里最小的兵,也是一个最特别的兵。不是因为贺龙是他舅舅、<br>贺英是他“妈妈”,而是因为他在娘肚子里就可以算作红军了,而这么算军龄,<br>又没什么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军区与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部门最后决定:<br>向轩的军龄从7岁算起。因为7岁他已血战沙场,光荣负伤,并建功勋。<br><br> 行军时他总是以步当车,实在走不动了才骑上马,<br>总是把马让给辛先柱等小战友们骑。3个孩子伙用的马,最初向轩“骑得最多”。<br>逐渐地,向轩成了走路最多的一个了。<br><br> “服务管理处的文书没人干,你去吧!”贺龙欣喜地“提升”渐渐懂事的向轩。<br><br> “当文书,我这点文化吃不消,还是让我去警卫连当班长吧。”<br>当时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向轩就一边当班长,一边给自己“充电”。<br>他从陕甘宁边区中学的附小,一直学到延安抗大……<br><br> 在我的多次采访中,向轩对我谈及的总是他的平凡,他的普通。<br>直到有一天,我从他的档案里查阅到他曾20多处负伤的光荣史,<br>老红军才不好意思地亮出身上一片片的伤疤,以及藏在伤疤后面的故事……)
ZT:军史:长征途中年龄最小的红军09-6-29
他的舅舅是开国元勋贺龙、姨妈贺英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里韩英的原型……
他在娘肚子里就“参加”了红军,他的军龄却从7岁算起,
因为7岁时他书写过沙场风云……
1966年4月,贺龙和夫人薛明在成都与三位外甥合影。右一为向轩。
在成都市某军队干休所的小卖部里,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一边笑吟吟地递[
阅读全文]
解密文件称二战中英国曾用剧毒武器射杀德军09-6-29
2009年6月28日
来源:环球网
史海:
东方网6月28日消息:
据英国媒体6月26日报道,一份解密的机密文件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联合加拿大的科学家研发一种“毒镖”。
这种有毒的装置可以随炸弹一起爆炸,被炸伤的德军士兵由于毒性发作最终将会死亡。
根据《信息自由法案》的规定[
阅读全文]
ZT:胡锦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
胡锦涛在会见空军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时强调 努力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 郭伯雄徐才厚参加会见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记者曹智、孙茂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2日在会见空军第十一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要高举中[
阅读全文]
ZT:胡锦涛黑龙江考察榴弹炮前亲自瞄准操作
新华网哈尔滨6月28日电充满希望的沃土━━记胡锦涛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工作 新华社记者孙承斌 北国仲夏,草长莺飞;千里沃野,满目葱茏。 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黑龙江省考察工作。从油田到粮田,从企业到社区,从学校到军营,总[
阅读全文]
ZT:联合国称摩加迪沙持续激战致人道主义危机升级09-6-28
东方网6月27日消息: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难民署)26日说,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持续激战导致严重平民伤亡,被迫逃离家园的居民不断增多,
当地人道主义危机正迅速升级。
联合国难民署在一份声明中说,据摩加迪沙各医院统计,
索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从5月初开始的战斗已[
阅读全文]
Zt:·胡锦涛黑龙江考察:在榴弹炮前亲自动手进行瞄准操作09-6-28
6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
这是胡锦涛专程来到铁人王进喜工作过的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
亲切看望正在野外作业的石油工人,勉励他们继承铁人事业,
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再立新功。
考察期间,胡锦涛专程前往沈阳军区某部炮兵团[
阅读全文]
Zt:英国首次公开苏联爆发核战的应对计划09-6-28
东方网6月24日消息: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3日报道,英国政府四十年前制订的冷战文件详细列出了在与苏联发生核战的情况下英国将如何管理的细节。英国政府直到九十年代初还在不断完善这些文件。这是英国首次公布这些文件。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当代史教授彼特-轩尼诗获得了名为《战争计划书》的文[
阅读全文]

ZT:刘志丹配枪:刻着“抗日救国”的勃朗宁09-6-28
图片说明:刘志丹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的M1900式7.65毫米勃朗宁手枪。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战役展区里,
有一支精致玲珑的手枪每天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这是一支比利时FN公司制造的M1900式7.65毫米勃朗宁手枪。
在中国有“枪牌撸子”的绰号。
此枪的特殊之处是枪的握柄两侧有刘志[
阅读全文]
ZT:萨苏:日军军神之死:拍照时被中国兵狙杀09-6-28
钢盔,日语叫做“铁帽”,是侵华日军普遍配备的防护装备。日军的钢盔虽然威风,却给它带来过不止一次的烦恼。
关于钢盔,比较离奇的,大概要算日军“军神”饭塚国五郎的死了。
饭塚国五郎,日本陆军少将(特晋),101师团101联队联队长。按说,做到联队长,手下好几千人,没事儿扣钢盔在第一线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