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写在斯大林忌日
经典地碰撞
赫鲁晓夫本逝世于1971.9.11。却是两天之后——恰恰林彪折戟沉沙的那一天,赫鲁晓夫的死讯才由塔斯社从《真理报》的小小一角,迅速传遍了他一次次震撼过、又消逝了整整七年的世界。
僵卧沙丘的林彪,不可能知道赫鲁晓夫对他文革形象的经典类比了。
然而,多么经典而辩证的历史碰撞!毛泽东下令为下台的赫鲁晓夫送行——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李作鹏谈文革:毛泽东一会儿支持这个,一会儿站在那一边/师东兵

来源:《政坛秘闻录--前中共政要访谈》师东兵:曾经担任过海军政委和副总参谋长、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作鹏刑满释放后,我在山西他的住所采访了他。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动不动喜欢拍桌子,骂几句“他妈的”,但是现在的脾气显然好多了。不管是历史捉弄他,还是他企图捉弄历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我们审理江青案件的时候,她虽然已经六十四五岁了,并且在隔离审查中过了三年多,但她还是很注意自己的仪表的。
江青的头发又黑又亮,很多,很浓,完全不是外面所流传的说她是个秃子,戴的是
假发。她的体态丰满,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完全不是像外面所流传的她在自己身上,这里用了橡皮垫子,那里用了橡皮垫子。这只反映了广大群众对江青的仇恨。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8 14:12:13)
作者:徐胜斌2008-07-0620:49:11
毛泽东执掌大权以后,最喜欢以共产党的历史来证明自己永远正确,是真理的化身,于是常常前后矛盾。对于毛泽东的自相矛盾,迎奉者千方百计要人们正确理解,纵容毛泽东常常说话不要逻辑,不计后果。下面以“退居二线、彭德怀、廉洁”为例,看看毛泽东是如何出尔反尔的。
关于退居二线
1956年9月1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七中全会上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唐德刚教授笑着感慨道:我们听了五十多年了,都是这个说法呢,都说是蒋公给你的指令呢?……都说蒋公打电报给你,说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民族国家于不顾。又说你拿着个皮包,把电报稿随时放在身上。唐教授探询地问张学良。张学良回答说:瞎说,瞎说,没有这事情。
摘自:《张学良口述历史》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中国档案出版社
原标题:张学良自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卡斯特罗眼中的毛泽东与严重错误  
您对没能亲自认识20世纪下半叶哪位领导人感到遗憾?
  我提及一个人,胡志明。我也很希望能认识毛泽东。当时不可能,因为很快就出现了那些由中苏冲突带来的问题和分歧。应该把毛泽东纳入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政治战略家、伟大的军事首领之列。但,我没有忘记胡志明的遗信,信中请求中国和苏联超越争论、团结起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商人妇
1967.02.03
毛:我这个人是不大行的,你们同志们也知道。你们看看,中国搞得这么乱,没有搞好嘛。现在天下大乱。什么时候谢胡同志到中国来的呀?
周恩来:去年五月。
毛:去年五月我就向他讲这个问题,究竟还是修正主义胜利,还是马列主义胜利,这两条道路,两个阶级,还是资产阶级胜利,还是无产阶级胜利;还是马列主义胜利,还是修正主义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14 08:46:49)
作者:遇罗文
一、缘起
遇罗克在66年写的《出身论》里,列举当权者残害“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份子、坏份子、右派份子)及其子女的手段,有过“残酷的‘连根拔’”一句,指的就是发生在66年8月、惨绝人寰的大兴县屠杀事件。
无奈的是,我们办的《中学文革报》寿命只有三个月,报纸也只出了七期,尽管每期都尽量揭露、抨击残害人类的法西斯暴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人物春秋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271924

----------------------------
作为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和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康生的夫人,曹轶欧一下子从受人尊重的顶峰跌落到横眉冷对的沟底。还是彭真出面作了工作,把以王光美等人带头贴大字报要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航亿苇
今人不论对毛泽东有何评价,最重要的尊重史实,并依据史实做出正确判断。毛与秘书之间的关系值得研究,在于这有助于更准确认识毛。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毛秘书中太多人遭遇劫难了,这究竟说明什么问题?
难道?唉!
毛泽东的秘书,最重要的有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江青等几位。其中江青是毛的妻子,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