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炉夜话(三)
1993年5月16日,华国锋在北京美术馆与王留民握手留念中间坐着王留民
中间坐着左一王留民
王留民在新疆胡杨林采风
美术学校初期,王留民和画家任七与同学合影
长卷创作之中
在我生命的历程里,结识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人物,他们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眼前,他们各自人生的轨迹,连同他们追求的事业,他们的修为,都给我留下不灭的[
阅读全文]

《铁砂》作者马炳玉的生死沉浮录
吕孟申
郑州铁路工人、业余作家马炳玉,离开人世好多年了,他因一篇小说《铁砂》,纠缠了一生,惨遭劫难家破人亡,令人扼腕叹息,为之洒一掬清泪......
不知是哪位名人说,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谁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也有人说,雪山溃崩之际,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不是无辜的。
马炳玉就是时代的尘埃无辜落在他的头[
阅读全文]
转眼又是冬天吕孟申匆匆,转眼又是冬天草不绿,水不流的季节阅读全文]
活着,就要发光
吕孟申
活着,就要发光。
人活于世,无论富贵贫贱都是独一无二的鲜活生命,都应享有人的...[
阅读全文]

玉出昆仑光照人间---记良师益友国画大家郑玉昆先生吕孟申作者带领郑玉昆与唐玉润二位先生到许昌关公楼采风郑玉昆先生离开我们,离开他生死相依的画坛,离开他热恋的中原沃土,已经三个年头了。三年来,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逝者长安息,生者当追忆,何况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忠厚的长者,更是当今中国画坛一位具有深刻影响力,卓有建树领军人物的[
阅读全文]

给慈禧太后开火车的人(纪实文学) 吕孟申
经过无数个沉浮的春秋, 漫天的星星还在奔走; 没有月亮的黑夜里, 燃烧的地平线还在等候。 穿过许多个曲折的山头, 东去的江水依然奔流; 在生长梦想的荒野里, 张开手把世界拥有。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我们的爱天长地久...... 我喜爱这支歌的优美旋律,意味深长的歌词,每当我[
阅读全文]

特立独行一孤鹤
——我认识的国画大师张朋
吕孟申与张朋老先生合影于青岛张朋老宅门前石榴树前吕孟申在张朋老先生斗室小书桌前,徐稼圃陪同
阅读全文]

往事并非如烟(十七)
吕孟申
左1,兰州铁路局报社总编左2,吕孟申右1,乌鲁木齐局文协秘书长王银钢右2,郑州局文协任丹左1,铁道部文协副秘书长毕亚夫左2,吕孟申右1,冯崇钧右2,樊俊秀丝路笔会部分作者在洛阳[
阅读全文]

难忘青海湖难忘曲波吕孟申
左1,吕孟申中间曲波右1人民铁道记者赖国清青海湖军舰合影西宁塔尔寺,吕孟申与赖国清合影
1986年,铁道部文协牵头,由郑州铁路局,兰州铁路局,乌鲁木齐铁路局,三局文协联合发起一次大型的“丝绸之路”笔会,组织[
阅读全文]

大漠雄魂----刘雨田(四、五)
吕孟申
(四)
1987年11月,雨田再次开始了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的征程。雨田忘不了组织的关心,亲人的嘱托,相识和不相识朋友的鼓励和支持。
雨田怀里贴身口袋里有一颗红豆,那是北京外国语学院一位女同学亲自放在他手中的,她说是父母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雨田为北外师生作完报告,就要离开时,司机要发动汽车,学生们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