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博文

http://forum.iask.ca/threads/从零开始-学木工.384838/ Stanley介绍:https://www.douban.com/note/492607981/https://www.douban.com/note/543511254/ 西式刨的一些问题 StanleyNo.3SmoothingPlane:Thissmall-ishsmoothingplaneisperfectforsometightspots&difficultgrain,andfitsinadulthands. StanleyNo.4SmoothingPlane:Thisisthestandardsmoothingplanesizeandprovidesasuperiorfinish. StanleyNo.5Jack...[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9 18:41:24)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
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其新主任医师 附子谁都想用,但附子大量、久用,对大夫和患者来讲,都是一个心有余悸的问题。那么如果你想把它做成水丸,那就比较好掌控了,一个人吃1.5g附子粉会怎样?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做试验,刚开始也怕中毒,就按李可的服法,把附子磨成粉30g,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试验,这个试验是在我自己身上做起,吃完以后,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針灸講義:二十四總穴歌/吳子平 前言 針灸用穴,所謂「用針如用兵,在精不在多」,盡可能使用少數穴位,發揮最大的療效,是針灸醫療的最高境界。 上下古今,針灸前賢累積經驗,心血的結晶,綜合而有「四總穴歌」之類的創作。筆者不揣冒昧,也有心血結晶的「廿四總穴歌」的創作,提供參考。 一、「總穴歌」的意義 二、傳統的四總穴、八總穴 三、「二十四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怎樣學習古文》作者:周振甫
怎樣學習古文?我們翻開《唐才子傳》,在《王勃》傳裡,說:“六歲善辭章。”他六歲已經會寫詩文了。當時的詩,就是古詩、律詩、絕詩,當時的文,即古文、駢文。六歲怎麼就會寫這樣的詩文呢?再看《駱賓王》傳,稱“七歲能賦詩”;《李百藥》傳,稱“七歲能文”;《劉慎虛》傳,“八歲屬文上書”,類似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5 15:40:52)

1909年的4月22号在意大利都灵的一个犹太夫妇家降生了一对孪生姐妹。其中一位取名保罗,一位取名丽塔·列维,而后者也是后来因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于198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得主。 两个小家伙有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大她们5岁的姐姐安娜。身为电子工程师和数学家的父亲颇具维多利亚风格,作为一家之主的该老爸认为女儿若从事与科研相关的工作,就会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www.a-hospital.com/w/给初学中医的十封信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遣产,在这几年来达到了一个的高涨。一方面是中医大量带徒弟.继续培养新生力量,一方面是许多西医同志也纷纷的学习中医。因此在整个中医工作中,教学工作成为为最突出的-面。 无可讳言:中医师一般缺少教学经验,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中,也缺少-套系统的,可供初学参考的教材。以比较通俗的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3 17:38:25)
半夏秫米汤即《灵枢》卷十之半夏汤,为《内经》仅有十方之一,专为不寐而设。原文记载其组成、用法及功效“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为治疗不寐之良方,功效显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3 13:54:45)
《扁鹊玉龙经》艾灸歌
中风瘫痪经年月,曲鬓七处艾且热。耳聋气闭听会中,百会脱肛并泻血。
承浆暴哑口喝斜,耳下颊车并口脱。偏正头疼及目眩,囟会神庭最亲切。
风劳气嗽久未痊,第一椎下灸两边。肺疼喘满难偃仰,华盖中府能安然。
喉闭失音并吐血,细寻天突直无偏。瘰疬当求缺盆内,紫宫吐血真秘传。
霍乱吐泻精神脱,艾灸中脘人当活。食积脐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2 11:56:42)

张锡驹(清)《切脉歌》
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三部分持成定法,八纲易见是良规。
胃资水谷入根本,土具冲和脉委蛇。脏气全凭生克验,天使且向逆从窥。
阳为浮数形偏亢,阴则沉迟势更卑。外感阴来非吉兆,内虚阳显示堪悲。
诸凡偏胜皆成病,忽变非常即弗医。只此数言占必应,《脉经》铺叙总支离。 书籍: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5index.htm[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隽德堂序言     为人子,不可不知医。医,仁术也。 师曾诲曰:“为医者,必先医己心,而后方可医人;医者必具佛心,执仙术。” 余本愚钝,五岁不行,六岁方能言。幼年慈母见背,茕茕孑立,长成志欲习医。今能至此者,全赖于恩师教诲与己之坚持。忆往昔,初投师门,感恩于师父谆谆教诲,句句铭心,始有今日之境界。 春去秋来,白驹过隙,先师虽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1]
[52]
[53]
[54]
[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