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事专栏
老幼皆有所依
文/胡曼荻
玛莉出生时,才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二十四周多一点,重量刚刚一磅一盎司。没有人能确信她能活下来,包括她的父母。宾大医院的儿童特护病房曾是她的家,在那里她整整住了三个月,体重增加到六磅多,长成一个健康的宝宝,可以出院了,成为一个小小的奇迹,也伴随着巨额的医疗账单。特护病房每天平均下来,要花费三[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哀思津城
文/胡曼荻
突然接到南希的短信:“刚刚听到天津滨海地区大爆炸的信息,希望你那里的朋友们都安全!纳特市长已给黄市长发了慰问信。真是人间惨事!”查看新闻,才知812的悲惨事件,天天窝在家里照顾小威廉,有点隔世的感觉,第二故乡天津还是牵动神经,担忧揪心,好在得知天津故友均平安,唯有为不幸罹难者祈福。
南希&m[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生命陨落
文/胡曼荻
每个生命降临人世时,都有人相伴,妈妈总是陪伴在身旁。生命离去却无常,孤零零消无声息离世者不计其数。
那天早上老丹有些不祥预兆,喃喃地念叨他长兄安迪不回电邮,电话也打不通,似乎有什么意外。老丹和安迪的朋友们打电话,大家都说一天没安迪消息了,好友布莱恩说会开车去安迪家探望。晚上布莱恩来电话,便[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青春是人生最美的风景《青春独有》之跋文/胡曼荻《青春独有》是敝人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和青春有关的散文。试图以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视角,记载着从豆蔻女孩到情调女人的心绪柔情。曾有的青春,正经历的青春,向往的青春,逝去的青春,青春永远是人生最美的风景。青春有梦,青春有情,青春有笑,青春有哭,青春有泪,青春有悔,青春有憾,青[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美国户口
文/胡曼荻
其实美国没有户口这一说,美国人是完全活动体,想去哪州生活,找到住地,搬家过去即可,拿着显示新地址的两封信,去州府驾照中心,换了该州驾照,便成了该州居民了。曾经有些州不承认同性婚姻时,一些同性恋者为了婚姻能被合法承认,不惜从东岸搬到西岸,更换居住地,如今同性恋婚姻被美国联邦政府认可,当事者无需再大动[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爱是世界上最具有感染力的字眼《爱之智慧》之跋文/胡曼荻《爱之智慧》是敝人关于爱的文集,这是在《天津日报》副刊“爱之智慧”专栏文章的集粹。以旅居海外多年的经历,描绘出种种超越国界的爱情、友情、亲情和大众情。爱是世界上最难以表述的感情,爱是世界上最具有感染力的字眼,人世间的爱千姿百态,均是殊路同归。爱是感性,又充斥理性[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锡婚老餐
文/胡曼荻
十年前在一家老店就餐,是老丹选的地方,不记得名字,只记得昏黄柔和的灯光,窃窃私语的食客,古香古色的老店。锡婚纪念日,老丹给的惊喜是重回故地,重温老餐。彼时,还住在费城,开车要四十分钟,才能抵达那家郊外老店,伊稀记得遭遇大堵车,旧时的记忆总是很神奇,一些细节印在脑海,挥之不去,大部分的光景却模糊成一[
阅读全文]

《狮城萦梦》之跋
文/胡曼荻
《狮城萦梦》是敝人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吾旅居新加坡期间所写的散文。赤橙黄绿青蓝紫,热带的新加坡,色彩一年四季绚丽夺目,皆是斑斓。希望以一位前中国女记者独特的视角,娓娓道出一个充盈异国情怀亦溢满华风的新加坡。
这些文字,原本都已遗忘在南洋的一片汪洋里了。很多时候,人的记忆会模糊,远久的旧事,被翻起时[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杜邦悲剧
文/胡曼荻
搬到费城郊外的一个小镇,小区所在地曾是杜邦家族的私人花园牧场。美国没有皇族,不过几大家族俨然就是美国贵族,把持美利坚多半财富,富甲一方势力惊人,杜邦家族便是其一。
周末去参加镇上一朋友的国殇纪念日派对,席间久居此镇和杜邦牧场为邻的戴安娜,眉飞色舞地讲述了杜邦家族的逸闻轶事,俨然一知情者:原[
阅读全文]
美国纪事专栏
十年一梦
文/胡曼荻
来美国时,王先生和太太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儿子乐乐接受最好的音乐教育,再苦再累他们都可以忍受,未成想一路走来是如此心酸。一家人终于可以回国了,来美十几年第一次回国,王氏夫妇在机场等飞机时,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
乐乐在音乐上很有天赋,王氏夫妇当初放下国内稳定的工作,陪儿子来美国读书学音乐高中大学连[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