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题是历来网民恶搞的对象,这次也不例外。
号称秒杀52万考生的江苏数学卷
注意2,3,4,22,23题
感觉江苏卷里寥寥几道能看懂的题,可以列入脑筋急转弯了,难怪考生们都哭了[
阅读全文]
,足够让世界永久和平。<br><img src=http://img24.imageshack.us/img24/1701/16655241.gif><br><br>话又说回来了,我碰到的应该属于个案,并不代表全部。<br><br>可是如果把a french guy单单作为一个符号放进American general public perception culture里stereotype一下,就另当别论了。Try to put a British guy, a Chinese guy,a Chinese girl,a Japanese guy,a Vietnamese girl ect just as a symbols in to American general public perception culture, see what come up with.<br><br>If still doesnt get my point, see what happend between Hilary Clinton, the Queen of Cougar on North America Continental, and David Miliband, the UK Foreign Secretary.<br><img src=http://img72.imageshack.us/img72/8773/19923791.gif><br><br><br>Conclusion: American guy doesnt really like or I shall say another word: feel uncomfortable about their European counterparty when competing for a women<br><img src=http://img232.imageshack.us/img232/8587/97630488.gif><br><br>至于说,gym+personal+trainer=?这个就留给给为自己做初中代数题吧,这里有不少工科巨人的说。personal是关键词<br><br><img src=http://img156.imageshack.us/img156/4710/42848099.gif><br><br>综上所述(任何一篇东西都得有个结尾)。<br>再回到蓝枪鱼的case:假设在鱼的BF问是谁发来的短信的时候,鱼可以一脸茫然的说:she\)
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ghy&MsgID=659166
发生在周末,现在挺憋气的。
我最近加入了一个新的gym,他们给我安排了一个personaltraining的试session.我周六上午一个人去的,他们给了我一个法国帅哥。训练了一个小时,有些基本的寒暄。
当天下午,法国帅哥给我发了几个短讯,是一些恭维话,然后问我周末安排之类的。男朋友听到我手机总响就问我是谁,我说应该是上[
阅读全文]
<br><br>两位北京律师的职业生命正在走向终结。<br><br>来自北京安汇律师事务所的唐吉田和北京舜和律师事务所的刘巍,4月12日收到了北京市司法局的处罚通知书:拟“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原因是一年前共同代理的一起案件审理过程中,两位律师罢辩退庭。<br><br>当时风雨不惊的退场,一年以后被冠以的罪名是:扰乱法庭秩序,干扰诉讼活动正常进行。<br><br>6天后,两位律师予以回击,在给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和泸州市委递交的控告信中称,泸州中级法院法官剥夺律师辩护权,允许不明身份人员破坏法庭秩序干扰律师辩护,请求依法罢免该法官职务。<br><br>在法律界,“吊照门”至此演变为一场“律师与法院”的公开较量;在舆论场,“吊照门”成为一场激辩律师黑白的公开争论。<br><br>罢辩引发吊照<br><br>去年8月,北京市司法局收到泸州市中院的司法建议书,称:唐吉田、刘巍两位律师退庭,扰乱法庭秩序,建议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北京市司法局遂对两人展开调查。<br><br>事情源于2009年4月,唐、刘两位律师代理了一起利用邪教组织破坏国家法律实施的案件。两位当事律师称,在法庭审理中,审判长十几次打断他们的发言及被告人的自我辩护和陈述,法庭辩护进行得非常困难,不允许对证据质证、不允许对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不允许对被告人行为性质进行分析、不允许对法律适用进行分析……只允许核对公诉人提交的证据数量、只允许被告人回答“是”还是“不是”。<br><br>两位律师称,每当他们发言时,旁听席上就会有一位青年男子站起来,并在庭审现场来回走动,面对他们进行摄像;在整个庭审过程中,法官根据坐在旁听席上人的脸色,不断打断他们的发言。两位律师后来的控告信称,鉴于法官对律师辩护权利的剥夺已经使庭审不具有任何公正可言……我们被迫选择退庭以维护法律的尊严。<br><br>实际上,在接受司法局调查时,这两位致力于公益维权的律师已有四五个月无法执业——他们此前没有通过相关的年度考核。<br><br>去年2月,包括唐吉田在内的北京市6名律师向公安机关举报北京司法局和北京律协非法向律师收取注册费和会费,构成敲诈勒索罪。举报信称,律协对每个律师每年收取会费2500元,超过法定最高限额250倍。<br><br>是年5月底结束的年度考核,参与公共“维权”的律师有近20人或被注销执业证书或遇到阻碍。<br><br>一个月后,还是包括唐吉田在内的北京9名律师,批评北京市律协利用年度考核阻碍律师执业。<br><br>唐吉田等人掀起的更大的动静是去年8月,35名律师呼吁北京律协直选,这场被笑称“穷人闹翻身”的“政变”,最终以失败告终。<br><br>维权维到主管部门头上的唐吉田,似乎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风险。在当年出版的一本杂志上,还在如此记录他当时的心境:“唐吉田:策略地坚守律师的权利”。<br><br>退庭事件后,唐吉田和刘巍所面临的是北京市首例非因刑事处罚而面临司法局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听证会,这也是全国首例律师因主动退出法庭而遭行政处罚的案件。<br><br>4月22日“吊照门”听证会在经历了扣人心弦的前奏后如期举行。<br><br>包括记者在内的其他人员被限制进入,据参加听证会的人员介绍,听证现场多为北京市司法局人员。<br><br>听证会开始,唐吉田即提出要求司法局相关当事人回避。因为在2009年的举报中,针对的正是北京市司法局。但是这一申请没有被采纳。<br><br>调查围绕着是否扰乱法庭秩序进行。<br><br>司法局重申了他们认定的处罚意见。两位当事律师则表示,退庭是因为抗议法官的明显违法,是律师的基本权利。他们认为,“扰乱法庭秩序”的定位是对退庭行为的夸大,在庭审中主审法官只是指责其言论不适当,自始至终没有对律师的言行进行训诫,也没有对律师的行为做出任何处罚。“法官明显不公,律师难道连不辩护的权利都没有么?”作为当事律师的听证代理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树义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br><br>唐吉田和刘巍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们对结果并不乐观,已经做好各种准备,将采取一切法律救济手段。<br><br>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事向北京市司法局和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提出采访,均被拒绝。<br><br>双面律师<br><br>以“吊照门”为契机,一场有关律师执业现状的争论正在进行。<br><br>听证会举行前两天,北京清华园,30多位法学学者和律师参加了一场讨论律师权益的研讨会。与会者的共同感受是,律师执业的制度环境越来越紧。<br><br>4月7日,司法部出台和修正了两个规定,意在加强对律师和律所的监督管理,其中包括不合格律师事务所将面临停业整顿处罚,另外,代理重大案件、群体性案件情况也将被纳入考核范围。<br><br>李庄案后,司法部向全国律师发出通报和开展警示教育,要求律师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始终自觉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br><br>律师界也由此展开了一场自我解剖式的辩论。律师杨金柱在博客疾呼:律师的执业环境每况愈下,李庄案之后,夹缝中求生存的17万中国律师已到了生死存亡之“春”。<br><br>杨金柱的呼喊引发了一个意外的反弹,著名民工律师周立太发表观点,“律师的饭碗到底是谁砸的”,他的文章称,“有许多曾经正直正派的女律师,为了获得案源和打赢官司,最终都变成了一些法官的‘二夫人’。一些男律师没有肉体可出卖的,他们就与法官勾结,进行案件收费分成,律师出面收钱,法官坐地分赃。”“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互相利用的金钱关系、人情关系。倒是那些真正没有钱的弱势群体,有了官司也只能听天由命。可想而知,这还存在什么依法办案?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br><br>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杨周两位律师的观点反映了问题的两面。杨金柱是想试图阻止权力对律师的侵害,周立太则是向在权力侵害下律师界的退缩和沉沦发出警告。<br><br>4月听证会之后,在原本由唐吉田整理的一份“问题”律师名单上,在一长串名字后面,唐吉田的同行们添上了:2010年4月唐吉田、刘巍拟被吊销执业证。 )
图片地址:
http://nf.nfdaily.cn/epaper/nfzm/IMAGE/20100429/A04-B.JPG
就连一向是草根大众门户的网易,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转载这篇文章,赚足了点击之后又悄悄撤下,被google网页快照抓了个现行。网易的大佬丁三石真的很狡猾
“吊照门”背后的律师自卫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何忠洲发自北京2010-04-2821:32:04来源:南方周末
■编者按:过去一周,连续有三位律师遭遇当地司法[
阅读全文]
这个不是外不外嫁的问题,这个是个人自信心的问题。
生活中碰到这样那样不友好的人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但如何去理解和感知则是主观的,可以改变的。
[
阅读全文]
1:
楼主:我喜欢上了一个比我小6岁的女孩,还在上初中,真是造孽啊。
暴强回复:把喜欢两字去掉才真是造孽。
2:
楼主:我把我家的狗给揍了!地震它也不告诉我,平时叫得那么欢,刚才地震时竟像没事似的在窝里睡觉!
回复:唉,毕竟不是亲生的……
3:
楼主:老婆生了个女娃,非常可爱,求各位帮爱女起个有气势的名字,鄙人姓成。
回复:成鸡思[
阅读全文]
)
穿着法袍上访
2010-04-1617:24:52 来源:南方周末(广州) 跟贴979条手机看新闻
■“执拗”的法官冯缤,在发现难以用法律诉讼为妻子维权后,遂走入了上访之路。他的上访,是由诸多搏出位的表现组成的,穿着法袍溜进最高人民法院去递状子,穿着法袍到省高院门口喊冤、拦车……
■他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要求法院依法立案、审理。周围多数人认为他不识时务、自毁前[
阅读全文]
<br><br><img src=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0/0414/35701.jpeg><br>维稳村官王昆、王跃的遗像 (资料图片/图)<br><br>这是一幕在加速城市化背景之下发生的悲剧。当地政府看上了滇池旁的一块风水宝地,基层维稳村官受命向不满征地补偿的村民发放征地款,结果与村民互殴丧命。 吊诡的是,丧命的村官之家,也很快成为当地政府眼中的“稳定挑战者”。<br><br>月明时分,王昆和王跃蜷缩着仆倒在村小组门口的街上。身为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渔村的治安队长王跃,瘫在自己的一大片血里哼哼着,而在不远处找到的村组长王昆则撅在地上一动不动。<br><br>没有报警、也没有围观,村民早已鸟兽散,附近的住户都选择了关门闭户。几个小时后,两个人在医院的抢救室里先后断了气。<br><br>这是发生在2月23日晚间的惨剧。<br><br>白天这两个村干部还在为发放征地款做维稳工作,晚上就被“杀翻在地”。在部分村民看来,这两个“叛徒”是罪有应得,他们因为公职背叛了自己的乡亲,帮着政府出卖土地。警方的报告中,这两名村干部是在村小组办公室门口的街道上被找到的,一把利刃分别将他们的心脏和动脉扎开了花。<br><br>而一直鼓动村民拒领征地款,与村干部对立的村民李小忠,也在这场冲突中遭重创。他只多活了几个小时,转天早晨,死在了同一间医院里。<br><br>维稳干部被维稳<br><br>曾经作为维稳干部家庭的王家突然发现,他们现在已成了当地政府眼中的“稳定挑战者”,并让一些官员怒火中烧。<br><br>“这不公平。”王昆的母亲说,她在一天之中失去了儿子王昆和女婿王跃,两个人至今躺在医院太平间的冰柜里。对于当地政府的不满,充斥在这个曾经是村干部家庭的屋子。“政府这是背信弃义”,王家上下沉浸在一片愁苦的气氛中,自从两名至亲被当地政府认定为“因私人恩怨与村民殴斗被杀,与政府无关”后,全家上下都认为受到了“卸磨杀驴”的侮辱而更感伤痛。<br><br>政府如是认定背后,有它自己的理由。日前昆明市官渡区公安局在当地报纸上公布了案件情况,甚至讲解案件过程。他们调查走访后认为,是王昆、王跃持械殴打村民过程中,自己反被杀死,因而案由纯属“个人恩怨”。之后,当地政府认为事件与政府没有任何瓜葛,虽然二人曾是当地政府维护基层稳定的最终执行者。<br><br>王昆、王跃死后的遭遇更好地诠释了他们生前维稳工作的特点——当一个本来稳定的因素变得无法控制时,一切将变得糟糕透顶又难以收场。王家因为参与维稳而被不少村民仇视。“征地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和李小忠以及村民们还是朋友,现在却是仇人。”王昆妻子郭琼丽说,“之前李小忠还经常来我家买化肥,也有说有笑,公安机关说是个人恩怨,那为什么不提到底是什么恩怨?从何而来?”<br><br>对矣六乡街道来说,王昆、王跃曾经是渔村困难重重的征地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枚棋子。他们作为乡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协调人,在村民间勉力周旋,很多村民妥协了,他们去领了每人3.5万元的补偿款。当然,他们也遭到了不愿交出土地的村民的谩骂与殴打。<br><br>领了钱的村民会被其他村民认为是“胆小叛徒”,每到晚间,他们的门上都会被泼上粪便,以示羞辱。平日里路上相遇,领了钱的村民像是做了错事,不少人甚至将征地款又退了回去。发放征地款的工作就是在这种状态中僵持了4个月。<br><br>即使是现在,矣六乡副书记李昆华仍认可王昆、王跃两人的工作。个中艰辛,也只有包括他在内的基层维稳干部才能体会。但如今,他却成了王家“维权”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王家拒不火化二人尸体,乡政府认为这是在破坏稳定,“想通过闹事要挟政府”。曾经作为维稳干部家庭的王家突然发现,他们现在已成了当地政府眼中的“稳定挑战者”,并让一些官员怒火中烧。“谈判时,李昆华把门摔得山响。”郭琼丽回忆。<br><br>王家相信,王昆、王跃是被谋杀的。他们称,二人当天夜里因村民私自撬开会议室门锁“开黑会”而与这些拒交土地的村民发生争执,本就对二人“胳膊肘向外拐”痛恨不已的村民一拥而上,二人遂被殴致死。证据就是刺死二人的匕首,正是领头的村民李小忠随身携带。“但李小忠已经死了,没人愿意或是敢出来给我们作证,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私事了,牵扯到400亩土地上家家户户的补偿金,谁出来谁就是叛徒,王昆就是下场。”王家深明这个道理。“这就是农村。”他们说。<br><br>也有不少村民同情王昆、王跃的遭遇,他们认为王昆本身是个好人,死得可惜,“但是话说回来,在征地这个事上,他们背叛了我们乡亲,帮着政府让我们交出土地,这已经与私交无关了,这是大家的事,他们就是叛徒”。<br><br><br>“叛徒“和“英雄”<br><br>作为带领村民拒领征地款的李小忠,被村民奉为“英雄”。相反,死于维稳的王昆、王跃,则被村民视为 “叛徒”,村民不愿他们的骨灰进村。<br><br>在王昆、王跃、李小忠“相互殴斗”至死方休的渔村一组,本是滇池岸边一个宁静得有点偏僻的村庄。过去这里的人们依靠种菜为生,与滇池岸边几百米的距离,让这里旱涝保收,人际关系也融洽和谐。村民们讲,有风水大师来看过,说这里的风水是附近最好的。<br><br>按照昆明市的规划,为了发展现代化城市,新的昆明将以滇池为中心发展“一湖四片”的新城市格局,“告别翠湖时代进入滇池时代”。而渔村所在的呈贡县将是今后新昆明的东区,志向远大的地方政府,打算在这里建一座新的城市。<br><br>很明显,处于滇池沿岸的渔村,对于新城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很快,一两年的时间,人们发现这里前前后后盖起了不少色彩鲜艳的楼盘,和村庄并立一处。起初大家倒是乐于欣赏这一奇景,可后来,村民们发现自己的村庄开始被称为城中村了,虽然这里还没有城,再后来,改造城中村的政策出台了,很多村庄得迁走,他们的土地也将被征用。城市终于来了。<br><br>王昆、王跃的人生轨迹也就从此时开始变得离奇诡异起来。由于这样或是那样的因素,当上级政府的宏伟蓝图到达王昆、王跃这样的基层组织时,往往就变成了痛苦的博弈和永无止境的口角。具体到涉及渔村的400亩耕地征用问题上,不知何种原因,2007年决定征地时所需款项迟迟没有到位,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矣六乡的房价如今已达到6000元/平方米左右。当王昆等在2009年底受命发放补偿款时,村民们已经不能认同三年前定下的16.5万元/亩的价码,人们拒领征地款以示抗议。无休止的争吵就此开始。“王昆回家就说,发钱这个事弄不成,因为本身就是政府的问题,地价低的时候不发钱,压了三年,现在谁能认可这个价码呢。”妻子郭琼丽抱着王昆的遗像,“他说村民不理解他,他又要维护政府,钱发不出去,上级还让他必须维护稳定,这工作没法做。”按照王家的说法,如果王昆在政府规定的时限内完不成征地款发放工作,将有实际且沉重的处罚,“他当选这个村官时,是要向政府交几千块押金的,而且他的工资是年底才发,发不发看他的表现”。<br><br>很多时候,村小组一众在职人员成了村民宣泄不满的对象。另外为了防止有“叛徒”来领款,部分村民自发每天堵在小组门口,前来领款的人要先经过他们这一关,村干部和工作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很快,整个村庄分化成拒绝领款、不敢领款以及只得领款(在职人员家属)几个群体,矛盾终于开始激化。<br><br>命案发生后,作为带领村民拒领征地款的李小忠,一直被政府方面视为闹事者,却被村民奉为英雄。村民们承认虽然他平时“也经常赌个钱”什么的,但是 “大是大非问题上没含糊”、“是条汉子”。有人发起募款,想在跑马山公墓给他买墓地。当然,也有村民表示不认同。相反,“叛徒”的下场是可悲的,有人警告王家,要是王昆、王跃两名干部的骨灰敢拿进渔村,后果自负。没人出来维护王家。<br><br>脆弱的基层<br><br>矣六乡副书记李昆华说:“维稳工作已经占到我们日常工作的三到四成,我们基层的压力是很大的。”<br><br>王昆死后三天,家人在他的公文包中找到一份《交办通知》,这份标注为矣交办[2010]2号的文件要求将整个维稳工作分解交办,在时限内完成渔村征地款的发放,王昆的名字赫然在列。通知规定,从文件下发起各责任人“持续开展工作”、“明确责任到人”。<br><br>这份通知是在王昆二人丧命前整整一个月的1月23日下发的。<br><br>对王昆来说,熬过2月,他就能够彻底解脱。他曾和家人说,“3月份就换届改选了,再熬一个月。”事实上他曾想弃职而去,上级警告他说:“你是村民选出来的,不是说你想当就当,不想当就走。”王昆选择了顺从,并最终死在了距离3月还有5天的时候。<br><br>矣六乡副书记李昆华还记得在事发的前一天,王昆没到小组去上班,李打电话质问王昆在哪。王昆解释自己前期工作太忙,化肥店铺已经关了很久,没能赚到钱,女人又在做手术,他想多照看几天铺子。“他说了很多原因,但我说你是在职人员,哪能说不来就不来呢。”李昆华回忆。出事后,妻子郭琼丽承认,当时王昆确实在找借口不想再去上班,“不像王昆俩,其他十多个在职人员,除了发钱时会计和出纳不得不去外,都是能躲就躲。”她说。<br><br>王家还复述了王昆讲过的故事:春节前的一天,乡工作组某人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上面写着:“再不跑,让你们一个也跑不了!”那人拿手机给王昆看,说自己必须得走了。“王昆回来说,这群人有点风吹草动,比兔子溜得还快。”郭琼丽回忆。最近的一个故事是,该村某村民被要求交了100元钱的维权经费,他很快得到了两根木棍,并被告知时刻做好“上阵”准备。<br><br>因为征地矛盾而愈演愈烈的暴力事件,终将整个渔村地区的稳定打得支离破碎。村民们曾将前来视察环池公路的官渡区顾姓副区长打伤住院,村委会以及各小组基本被架空。“还维稳?已经没人听王昆、王跃的了。”村民们说。<br><br>当参与殴打副区长的村民被取保候审回来时,村民们挑上两担鞭炮,在村书记李雄家门口放了整整一晚。这位可怜的书记后来冲出家门,对放炮的村民喊: “我求求你们了,我要是在征地这件事上有问题,你们可以让警察把我抓去枪毙,别这样搞我啊。”<br><br>作为身负基层维稳重任的矣六乡副书记,李昆华也感叹连连。他认为,城市化建设太快了,“确实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他透露,现在这个状况,“维稳工作已经占到我们日常工作的三到四成,我们基层的压力是很大的”。所以他不免有唇亡齿寒之感:“都是在下面(维稳)的干部,我也同情(王昆)他们。”<br>(本文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陈江) 胡彦)
维稳干部被维稳:村官之死拷问城市改造
2010-04-1600:19:21 来源:南方周末(广州) 跟贴329条手机看新闻
当地政府看上了滇池旁的一块风水宝地,基层维稳村官受命向不满征地补偿的村民发放征地款,结果与村民互殴丧命。
维稳村官被杀的现场血迹(云南信息时报/图)
维稳村官王昆、王跃的遗像(资料图片/图)
这是一幕在加速城市化背景之下发生的悲剧。当地[
阅读全文]
每个人总会有渐渐力不从心,脱离这个社会的一天,你我都会有这天的。每个人在踏进这个社会的那一天,心情是不安和萌动,充满了希望和挑战。经常会跟同龄人在一起相互打气和排遣不安,会朝着理想和榜样前进。而当告别这个社会的时候,他们比谁都清楚。心情是非常低落的,无奈的。他们无法找人诉说,内心是孤独的。朋友越来越少,越来越远,剩下的只有家人的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