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恢复高考30周年:纪念的钟与反思的鼓
谢泳
唯“成分”时代的结束
今年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这一举措开启了“文革”后中国社会阶层间正常流动的制度,特别是废止了以“出身”和“成分”约束社会阶层间正常流动的习惯。所以高考制度的恢复,几乎是近30年来唯一没有争议而得到社会各阶层认可的改革。
中国传统社会由靠军功、举孝廉、重门阀再到科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王琴:十块钱的巧克力——纪念七七级高考                            ·王 琴·我喜欢读书,从小就喜欢。初中毕业时高中还没普及,我吵着要去插队,梦想在同龄人高中还没毕业时我就能当个工农兵学员上大学。被哄着上了高中,去北大参观批判邓小平的小字报,唯一印象深的是大学生漂亮的钢笔字。高中毕业了,背一箱书去插队。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4 04:36:34)
我们不应该因考试的弊病而否定这一制度,而应该从改进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着眼,来改革这一制度。因为对于一个曾经以千万人的青春为代价、狂热地废除过考试制度的社会来说,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考试制度,并不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趋完善。伟大的抉择作者:雷颐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著名学者今年是“恢复高考”的三十周年纪念,不是“过来人”可能难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王小波:幸亏没去考文科1978年我去考大学。在此之前,我只上过一年中学,还是12年前上的,中学的功课或者没有学,或者全忘光。家里人劝我说:你毫无基础,最好还是考文科,免得考不上。但我就是不听,去考了理科,结果考上了。当然,理科也要考一门需要背的课程,这门课几乎要了我的命。我记得当年准备了一道题,叫作“十次路线斗争”,它完全是我的噩梦。每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77年8月,第三次被打倒后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在北京召集了一次教育科技座谈会。会议的第三天,当邓小平从教育部长刘西尧那里得到“当年恢复高考是否来得及”的肯定答复以后,邓小平略一沉吟,开口道:"既然大家要求,今年就恢复高考。"一锤定音。正所谓:蛰鼓一鸣,万象更新。于是,1977年冬和1978年夏,中国迎来了一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