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机灵小和尚一休僧》这套日本动画电视片集的人,都会喜欢那个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一休小和尚。据说这片集是根据日本民间传说和轶事改编成的,一休和尚可以说在日本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不过,要是深究下去,问起人来,倒并非人人都讲得出一休和尚的生平,很多人都只知道他是个聪明机智的小和尚,并不知道他是一个禅宗大师,而且是一个杰出的[
阅读全文]
日本外务省利用国民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但在当事人被捕后遭日本政府遗弃不管。一名男子指责日本外务省此行为,日本外务省拒绝对该指责发表评论。
据大公报引述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其中一名因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窃取中国机密而被判监八年的日本人名叫原博文,今年40多岁。他的母亲是战后日本人留在中国的孤儿。
该男子称,他回到日本后的1994年,[
阅读全文]

川藏公路
新疆阿勒泰哈吧河
甘肃定西
贵州六盘水
大兴安岭湿地
雅鲁藏布江
喜马拉雅山
云南思茅
西藏拉萨河
[
阅读全文]
最近有很多人在问:隔夜菜当中有什么有害成分?为什么不能吃剩菜?危险在于亚硝酸盐蔬菜中普遍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特别是施氮肥量比较大的蔬菜。而硝酸盐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会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会阻断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作用,从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如果亚硝酸盐的数量比较大,就会导致“紫绀症”等典型的亚硝酸盐中毒症状。[
阅读全文]

1949年初冬,北京,一辆吉普车出现在宽阔的长安街上。车内坐着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车子驶进了中南海,在勤政殿门口停下。“总理,您好?很抱歉我来晚了几分钟。”周总理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说:“来,见见客人们。”青年这才注意到,殿内已坐着好几位客人,有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周恩来问大家:“你们都认识吧”张治中说:“这不是熊老弟么?你也起义了[
阅读全文]
“红头阿三”对如今年轻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词,但对现今六、七十岁的老上海来说却是非常熟悉的。之所以称为“红头阿三”,原因大致有这几种说法:凡印籍巡捕皆头缠红巾(实际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逻警的用红巾缠头,任看守警为黄巾缠头)所以叫“红头”。关于“阿三”则有两种说法:一说印度人是亡国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于西捕和华捕列第三位;[
阅读全文]
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国英雄拿破仑·波拿巴在1821年客死流放海岛后,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安葬,供后人凭吊纪念。近两百年后的今天,拿破仑的陵墓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2月12日披露,在这位法国皇帝陵墓之下,有一个秘密的地堡,在法国密特朗政府时期,有多达400名秘密警察在那里监听数万政治人物、作家和名人的谈话。拿破仑身下的这一窃[
阅读全文]

1961年9月16日,诗人郭沫若自重庆乘船东出夔门,前往宜昌,当轮船行经巫山峡口时,郭沫若抬头仰望北岸高耸入云的文峰,忽然看见文峰之巅书写着硕大无朋的“毛主席万岁”五个字,壮阔磅礴,差不多占去了半座山的高度。一生观尽天下风云的诗人也被这惊人的气势震动了,他在当天写下的《过巫峡》的五律中咏叹道:“奇峰十二座,领袖万斯年。”他所说的“领[
阅读全文]

1956年7月,国共秘密和谈时候,一个神秘人物风尘仆仆地从香港来到北京,这个神秘人物就是曹聚仁。
曹聚仁虽说是个做学问的人,却与国共两党的高层人物有很深的交情。曹聚仁回到大陆,即受到中共方面的热情接待。
7月16日下午,周恩来在颐和园宴请曹聚仁,陈毅,绍力子,张治中出席作陪。
估计这张罕见的消闲照片就是在那个下午抓拍的<[
阅读全文]
研究辽沈战役,不能不谈林彪;谈辽沈战役中的林彪,又不能不谈林彪与毛泽东的关系。辽沈战役的隆隆炮声已沉寂五十多年了,毛、林的关系依然是个较敏感的话题。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曾被人们颠来倒去,执论之不同,有如天渊之别。近二十年来,对林彪的评价渐趋公允。一九八三年陈云曾说:“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不必否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