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自分永沉沦,却庆昭苏大地春。 眼底光阴诚过客,瀛寰儿女已成人! 桑榆欲养阿爷志,朝夕无违乃母心。 时至会当回祖国,向东计日乐天伦。
这首盈溢着兴奋、感激、亲情、爱情与美好希望的七言诗是末代皇弟溥杰在1957年春天,即与自己的亲人(妻子嵯峨浩、女儿慧生和嫮生)失散十六年后终于得以通信后写下的,文字中喷涌欲出的真情叫人看[
阅读全文]

新华门,原为宝月楼,上下各有七间房
二奶楼
我不是故弄玄虚地骗点击率,确有此楼。中南海里的“二奶楼”就位于新华门内,新华门原为宝月楼。但不是建于现代,而是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还为上下各有七间房的宝月楼题写了“仰视俯察”的匾额。
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他的二奶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二奶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
阅读全文]

孙中山一生娶了几个女人?在他公开的传记中,只承认两位,一位是卢夫人(卢慕贞)、一位是宋夫人(宋庆龄)。其实孙中山还有一位妾叫陈粹芬,在孙中山家的族谱里有详细的介绍。《翠亨孙氏达成祖家谱》关于孙中山的有关情况中有这样的文字:元配卢慕贞(1885年结婚,1915年离婚)享寿八十六岁,侧室陈粹芬(1891年开始与孙中山同居,1912年秋离开孙中山)享寿八[
阅读全文]

蒋宋联姻,导致宋氏家族的第二次分裂,宋庆龄成了家里的孤雁……进入1927年,宋氏家族内部出现了第二次分裂的危机。如果说宋氏家族的第一次分裂缘于一场政治危机的话,那么,第二次分裂则完全是一场婚姻危机。导致这场危机的根源是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发动了一场背叛孙中山遗训的反革命政变。这场分裂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宋氏家族内部来。宋[
阅读全文]
摘自:《王力反思录》
由于对文物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加之工作上的交往﹐我和党内许多对文物有兴趣的收藏者﹑鉴赏家成了朋友。邓拓﹑田家英是我的好友。我还是郭沫若﹑康生﹑夏衍家的常客。对康生同文物的关系﹐我有必要说清几个问题。我在秦城的时候﹐中纪委曾问我康生在文物方面有什么问题﹐我写了材料﹐说在我和他接触的年代里﹐即一九六七年我被打[
阅读全文]
不知为什么,根据赵紫阳口述的回忆录《改革历程》,虽然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我总是不能发心去读,更不用说去买。这跟杨继绳的《墓碑》不同。这书我也不打算去读,但却买了,而且买了不止一本,送给朋友。为什么有这个不同,大概是杨着是写实,而且是搜索了很多材料的写实,而赵书是个人自述的回忆,以及他的感想,据说还包括了他的晚年的一些感悟,这就打[
阅读全文]
我和费孝通先生没有关系。我们是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现在更是人鬼殊途的人。(费先生于2005年以95岁高龄辞世。)如果我有兴趣写一写费先生,那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学科兴趣—社会学。说起来,我第一次接触「费孝通」的名字,是在香港一份杂志里。该杂志叫「人物」,是份自由知识分子的刊物。当时「人物」曾连续许多期每期都选载费孝通一篇旧文,是关于美[
阅读全文]
廖仲恺:在中央党部门前遇刺孙中山因肝癌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去世。孙中山的逝世极大地打破了原有的权力平衡,国民党陷入一种群龙无首、数雄角逐的局面。比较有资格和实力的分别是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和许崇智等,汪、胡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都属于元老派,许崇智是军界泰斗。汪与胡比较而言,虽说两人政治资格难分高低,但汪精卫手中没有兵权,胡汉民[
阅读全文]

1955年,秦基伟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8年,恢复军衔制,秦基伟被授予上将军衔
1981年,邓小平国庆阅兵,在阅兵指挥车上,小平同志旁边立着一位目光炯炯、威风八面的将军,这位曾被时人谓之为“神将”的军人就是秦基伟,当时他任北京军区司令员。
周恩来曾评价秦基伟将军“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秦基伟(1914年11月-1997年2月2日),是[
阅读全文]

1969年国务院作出决定: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原规格和原建筑结构重建一座天安门。这是一号机密。为了保密和保温,必须搭起一座大棚,这大棚要足以把天安门安全罩起来。北京建工集团五建公司仅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用苇席和杉篙搭起了一座长66米、宽37米、高32米的天棚,其跨度之大,在当时的资料上绝无仅有,堪称世界之最。照明设备和供暖设备都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