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毛泽东和他的九弟
  在滴水洞风景区的韶山水库大坝下,有一片古老的土地,这里是毛泽东的祖辈繁衍生息之所,也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私塾的地方,叫东茅塘。
  东茅塘一栋简陋而陈旧的农舍里住着两位老人,男的叫毛泽连,号润发,现年80岁,女的叫张玉莲,79岁,是毛泽连的老伴。毛泽东的祖父毛恩普与毛泽连的祖父毛恩农是亲兄弟,毛泽连的亲姐姐毛泽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
1。孔从洲
2。孔东梅拿起书介绍自己外公和家乡的渊源
3。孔东梅和大妈(左)堂哥(右)品尝家乡玉米面搅团
  孔从洲(1906-1990)
  原名孔从周。陕西省西安市人。
  一九二四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参加过北伐战争。
  一九三六年任国民革命军陕西警备第二旅旅长兼西安城防司令。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7 22:31:36)
王实味和他的野百合花
评介延安整风期间的王实味案件
作者:青近军
在我党历史上,王实味不是第一个被错杀的知识分子;但他却有可能是第一个因反击某种思潮需要而被拿来祭刀的知识分子。今天来反思当年那件事,似有若干个方面可以令人深省。
王实味,1906年4月5日生于河南潢川县一个知书达礼的破落大户人家,其兄妹有六人,王实味排行第三。他幼年曾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7 21:11:49)
胡同深处 向阳屯饭庄
逯耀东
胡同深处
  胡同是北京人住的地方。这种起于元代的巷弄,北京人称为胡同。北京的胡同纵横交错如蛛网,常言道:北京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所以胡同不仅是北京城的脉络,也是北京人生活的历史痕迹,北京的胡同与北京人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胡同里小贩的吆喝声是胡同居民生活的讯息。这些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士兵眼里的王震将军
崖上人发表于2006-12-210:13
12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青海离休干部葛云清家里,聆听老人讲述王震将军的事迹。
1949年,王震率部挺进新疆,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1953年离开新疆。
王震,一米七八的个子,光头,串脸胡。两肩微向前,走路快。思考时,左手置于腹前,指头动着。人称王大胡子。
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7 11:41:48)


精选版之王震(多图)作者:吴东峰|2007年06月17日11:46|栏目:开国将军轶事精选版
(296)点击|(2)评论|本文地址:http://wudongfeng.blshe.com/post/160/65882
据云,建国后中央有规定,凡见毛泽东均不准带枪,惟独王震将军例外。
王震将军与家人在新疆(三东堂藏)
“胡子”王震(1908—1993)
《三国志》论关羽与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0-07 11:21:32)
乌鲁木齐八一子弟学校
  在新疆天山北麓,有一所用中国人民解放军节日命名的中学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这是一所诞生在暴风雨里的学校。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建校于解放战争的艰难岁月,1946年王震将军率领的359旅刚完成威震中原的南征北返,又转战晋西南,359旅家属队组织生产,用纺织,种菜等农副业收入支援部队。
  为了解除家属同志参加生产的拖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中国不会亡.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中国就兴旺.
————————————
《国共合作歌》中的歌词:“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中国不会亡;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合作,中国就兴旺。”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张光奔赴延安的岁月
2005-08-03
  张光这个名字,在陕西新闻界非常有影响: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6 23:51:23)


抗日名将 孙蔚如
??孙蔚如(1896~1979)
  孙蔚如,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生于陕西省咸宁(民国时并入长安)县灞桥豁口村。
  抗日战争开始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派出第十七师(师长赵寿山)、第一七七师之五二九旅(旅长许权中)、教导团(团长李振西)参加保定、娘子关、忻口诸战役,阻滞日军进展。
  此时,十七师与教导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06 23:22:06)


纪念唐淮源将军
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时任第三军军长)
  “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背景:1941年3月,第三军被日军合围中条山,唐召集所部三位师长训话:“现情况险恶,吾辈对职责及个人之出路,均应下最大决心,应为国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之正气。”言罢令各师分路突围。唐淮源则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