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佛说诸道品,总集三十七,道同随机异,或是浅深别
 佛说道谛,总是说八正道支。但散在各处经中,「佛说」的修道项目,更有种种「道品」。道品,是道类,是将修道的项目,组成一类一类的。经中将道品,「总集」为「三十七」道品,分七大类: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支。这七大类──三十七类,为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通论解脱道,经于种熟脱,修证有迟速,非由利钝别
 能证这四谛与缘起法的圣者,想简略的叙述一下。首先,不问声闻,缘觉,菩萨,「通」泛的「论」起来,每一圣者,在「解脱道」的修行中,都是「经」历了「种熟脱」三阶段的。一、初听佛法,生起厌离心,从此种下了解脱的善根,如种下种子一样。如没有出离心种,怎么听法修行,都是不会解脱的。二、以后,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三名阿那含,离欲不复还
 再进一步,是「三」果,「名」叫「阿那含」。阿那含是梵语,译义为『不来』或『不还』。就是说:阿那含果死后,「离欲」界而上生色界,或者无色界,一定就在那边入涅盘,再「不复还」来生欲界了。这或是由二果而进修,在这生中证不还果;或是返来人间,只剩这一往天上的生死了。从断烦恼来说:欲界的修道所断惑,到此已断尽了,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名斯陀含,进薄修断惑
  说明从初果而二果,三果,四果,就要说到断惑。但这有一番特殊意义,与初果的断惑不同,应该加以解说。先说一譬喻:如一棵大树,把他连根拔起,那他是死定了。然而,在三日,五日,或者半月,一月间,他可能还会发芽开花。过了相当时期,才完全枯黄死去。这应该知道:使大树继续不断生活下去的,是根,是根吸收水分、养料的力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见此正法者,初名须陀洹,三结断无余,无量生死息
再来叙述圣者证入的次第。声闻乘的修行者,证入圣果,一向分为四级,先说初果。
   观缘起法无常无我而契入缘起空寂性的,就是体「见正法」,也叫做『入法界』。「初」入正法的圣者,「名须陀洹」果。须陀洹,是梵语,译义为『预流』或『入流』。修行到此,契入了法性流,也就参预了圣者的流类。须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断惑究竟者,名曰阿罗汉:毕故不造新,生死更无缘
体见正法而断了见惑的圣者,知见是绝对的正确了。但在一切境界上,爱染的力量还很强。所以可能进修停顿,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来。不过修惑是自然萎缩(如拔了根,树皮会乾枯一样),圣道的潜力一定会现起,一定会再向前进的。在这再进修中,无论是行住坐卧,衣食语默,毁誉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八德是做人的基础——宣化上人
 (一)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二)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  
(三)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  
(四)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信用。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佛教诚信观(作者:能利)
2009年12月24日《正信》
“信”,即人言也,《说文》曰:“信,诚也。”即人言必诚也,就是说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但现在,如果是人的言论,你信不信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我们一般人理智的观点:要观察一下说话为何人、他(她)又说的是何种类的话,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其实这样“理智”的回答,仔细体会一下,它还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不要随便说不吉利的话
人的嘴巴很利害的,身口意三恶业中的口业,占了三恶业的三分之一,人只要不乱说话不乱吃东西,就成就了三分之一的菩提道业。
像我小时候在农村耳闻目见过很多怪事,邻居的谁谁刚和老公吵完架,说了一句:「气得我真想上吊死算了」结果她晚上就上吊死了。谁谁则说过:「气得我真喝农药死算了!」结果她第二天就喝农药死了,还有跳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请问炒股票是善业还是恶业?
2009年12月21日佛教在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我不懂股票,如果是属于赌博性质,学佛人不应该做;如果是属于储蓄,这是可以的。储蓄,没有过失;赌博,决定有过失,增长贪心。真正学佛人不要存钱,存钱是错误的。世间许多苦难人缺钱,你有多余把它存起来,不去帮助他们,这个不应该。佛教导我们,肯帮助别人才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6]
[97]
[98]
[99]
[10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