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毛远新的劫后人生20年后出现在“主席台”上
1.“保外就医”的毛远新
众所周知,l976年10月6日晚,毛远新是在中南海自己家里看电视时被宣布“隔离审查”的。确切地讲,当时宣布的不是“隔离审查”,而是“保护审查”。1986年被判刑。1989年3月17日,于服刑之中“保外就医”来到南昌。毛远新保外就医,是1989年3月朱旦华亲笔给杨尚昆写信提出的。上一年3月刚刚当选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毛泽东曾重点营救的高级干部:成了国民党少将
(.com)徐梦秋叛变后,因“身价”不同,曾在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中任职,即所谓少将军衔的特研组组长(一说是国民党西北行营“军统”政研室主任),后为国民党保密局技术研究组的特研组组长。
在二○○六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许多文章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我们曾经十分陌生的名字——徐梦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主题:国共两党关系如何破裂?莫斯科的“五月指示”
[史海钩沉]斯大林:共产党人对蒋介石等人应当挤柠檬汁那样,挤干以后再把它扔掉
北伐在军事上的顺利进展,让莫斯科很快开始为国民党的军队大唱赞歌。《真理报》接连发表文章,称赞国民革命军“在组织方面和士兵群众的政治觉悟方面与中国军阀的武装截然不同”,甚至相信它“是一支优秀的、在群众中享有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评:赵紫阳幕后推倒胡耀邦的一封信
“赵紫阳幕后推倒胡耀邦的一封信”,此文作者不详,从内容上看好象是真的,但不敢确定。然而,我对赵紫阳没有任何好印象,此人的智商低的可怜,无耻的可以。
为什么我有这个评论,因为,在六四电视新闻公开报道中,赵紫阳对来访的戈尔巴乔夫说:“我们所有重大决定都要请示小平同志”。
他这句话真假不说,他拙劣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文史春秋:中共历史上的三位红色女特工(图文)
转载者按:该文原载于中国大陆2007年4月出版的《文史春秋》里,后经多个网站和博客转载。以下即为原文全文。
张露萍:打入军统的女情报英雄
在我党杰出的特工中,年仅18岁就打入戴笠军统局内部的张露萍是一位情报巾帼英雄。
(一)
  张露萍原名余家英,1937年,16岁的她经中共川西特委负责人车耀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薛义为日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薛义,30多岁,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本来名不见经传,如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在他身上,今生注定默默无闻。
然薛义绝非碌碌无为之辈,大任斯人于天,在李登辉日本之行。薛义鄙视李登辉,因此在机场扔向李登辉一瓶墨水,虽然没有打中而丢了脸面,但在大陆立即成为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媒体采访的对象。
冷静思考,却突然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被中国人误传了数千年的七句话(前三)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民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影不才,试举数例解析一二,以还世情真相与大众……好了我再文诌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的父亲刘文辉:从四川军阀到共和国林业部长
  刘文辉与家人
  作为川系军阀的代表,刘文辉曾经历了军事的起起落落和政治的波谲云诡。长子刘元彦出生时,正值刘文辉军事生涯的顶峰。如今年近八旬的刘元彦在北京一座普通的居民楼里过着他安静的晚年。刘元彦退休前任人民出版社编辑,说话间眉眼总带着笑,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出生军阀之家、当年曾有优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香港回归十周年民革主席李沛瑶死亡十周年
李沛瑶之死
李沛瑶死亡事件距今已经十年了。但是它的真相,可能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因为官方新闻含糊不清,疑点重重。李沛瑶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当过民革中央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本身是个小人物,因为共产党的统战部某些领导看中,而急速上升,成了大人物。最终因为自己的不检点,死在一个小人物手里。但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关于朝鲜战争的几个观点(3)—长津湖的战斗
送交者:萧峰
在内战结束后,中共元帅之一的名将刘伯承在南京组建了一所高级军官学校,那些已居高位但完全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军事理论的高级将领因此也有了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但是当时所能使用的教官多是前国军的高级将领和高级参谋人员。于是那些过去战场上的对手便成了此时的老师和学生,只是教师即使不是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6]
[67]
[68]
[69]
[7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