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大概发生在一百年之前,在家族中一代一代往下传。说的是一对新人结婚,正要拜堂之际,新娘放了个屁。全场哑然。这时,家中一个女佣坦然说:“是我。”于是婚礼继续进行。婚后,新娘送了一条裙子给女佣。从此,认屁一条裙的故事就传了一百年。[
阅读全文]
那一年去丽江,同行有一对中年夫妇,崇明人。男的显然是老板,一路上常用手机指挥生产,三言两语,大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气度。丽江的木府有三清观,可以抽签,费十元。问他们抽不抽,他左右看看对我说:“我们不用抽的。她总是上上签,嫁了我钱用不完。我呢肯定是下下签,娶了她来花我的钱。”女人横目嗔他:“赚了钱也得有人花呀!”后来在一家玉器店里,有一[
阅读全文]
下午去hiking,从山上下来,坐在湖边大石头上休息。
湖上有帆船,kayak,也有各种橡皮艇。一个老美走向湖边,头上顶着一块原张的夹板,夹板上平铺扎着六个汽车内胎。他把木板从头顶翻下来扔到水里,这就是他的船了,稳当当的。
他是个秃头,大约四十左右,身子挺壮实。放下船,他从来路走回去。一会儿,又走了出来。一边回身向谁招呼:过来,过来。过来的是[
阅读全文]
晚上临睡前,喜欢随意看一点书。床头的书经常换班。看得比较多的有《聊斋志异》。一套铸雪斋抄本翻得封皮都快掉下来了。聊斋是中国短篇小说绝无仅有的瑰宝,虽然大多说鬼怪狐仙,其实满纸世态人情。其文笔清丽,情真意切,叙事简洁,持论平和。多的是才子气,而决无学究气。一卷在手,很象对面听老人闲谈。蒲松龄这老头儿没死,他活在他的书里面。昨天看的一篇[
阅读全文]
读到一本鲁迅传,书中读到许广平给鲁迅的两段文字,至为感人。一是许广平第一次去鲁迅家的观感,一位年轻女学生造访崇敬的老师:“尊府”居然探检过了!归来后的印象,是觉得熄灭了通红的灯光,坐在那间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是时而听雨声的淅沥,时而窥月光的清幽。当枣树发叶结实的时候,则领略它微风振枝,熟果坠地,还有鸡声喔喔,四时不绝。年轻女子的[
阅读全文]
网友土花沿翠嘱填此调,因戏咏人网恋事。万里来如电,
一时去若飞。
昨宵灯下笑相依。
日月关山阻隔,
盼了几多回。乍见知非梦,
成真叹亦奇。
人间自是有情痴。
暗指春深,
暗指晚钟迟。
暗指天河今夕,
牛女误佳期。[
阅读全文]
杭州好,
三月正当春。
夹道玉兰明照眼,
环湖细柳拂行人。
衣袂染香尘。[
阅读全文]
最近看了一本好书,看完了不禁想:这么好的书不看在网上折腾,真是浪费啊。书是张爱玲译注的国语《海上花列传》。这书从前读过,是松江人韩子云用苏州话写的。虽然我没有理解的困难,但是一直憋着苏白的腔调,很累。而且,方言市井气非常重,使得全书格调低俗。
后来听说张爱玲极喜爱这部书,不亚于她喜爱《红楼梦》,这我能理解。又听说她把全书用国语译出[
阅读全文]
好的电影,每一个侧面都动人。《青木瓜香》是写女人的。但是电影里的男性却同样,如果不说更多的话,发人深省。好像开的布店,生意是女人在管。男主人成天拉三弦,沉浸在音乐里。他经常席卷家里的钱出走,花完了钱再回来。家里有三个儿子,老大已是青年,大少爷,风度翩翩,晚饭不在家中吃,总是和朋友出去。老二有恋母情结,恨父亲,为母亲痛苦。老三人小鬼[
阅读全文]
1955年写成的小说,1958年出版。这以前被禁。美、英、法都禁。书一出就轰动,1962年电影就出来了,黑白片。三十五年以后的97年,再度改编拍摄,当然是彩色的。97年的电影拍出来却不能公开放映,只好出录象带出租。这就是《Lolita》。小说作者:VladimirNabokov俄裔美国作家。62年版电影导演:StanleyKubrick。97年版导演:AdrianLyne。网上可以查到详细资料。
《Lolita》的遭禁是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