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http://www.cbtwdangka.com/bbs/read.php?tid=7222&fpage=4
摘录:《了义海》
录入:阿澜
校正:菩提法灯
正确的坐姿,它可依不同的分类法,归为五支或七支坐法。我们知道此种坐姿不仅可以产生止息的作用,同时它所产生的是一种特别能导入正观的止息作用。我们在这方面有许多有关个人的实证,以及论典和口传教法的开示。这些尤其谈到了心气之间的关系,以及姿势如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大悲观音修持仪轨讲授节录1讲授:堪布卡塔仁波切翻译:楚村桑伯
资料来源:美國『福德海』雙月刊
http://www.cbtwdangka.com/bbs/read.php?tid=7264&fpage=4
堪布卡塔仁波切于July17,2002在康州HartfordKTC中心根据第十五世大宝法王所作"甘霖泽被有情---大悲观音观修与咒语持诵论疏"对"大悲观音修持仪轨-----利益遍虚空有情"做讲解。本文仅节录根本颂部份的讲授,关于七支供养及悲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印光大师:《十疑论》及净土法音《印光大师法语》精华《印光大师法语》《印光大师文钞》精华录《印光大师文钞》选读《印光大师文钞》(一)《印光大师文钞》(二)《印光大师文钞》(三)《印光大师文钞》(四)《印光大师文钞》(五)《印光大师文钞》(六)《印光大师文钞》(七)《印光大师文钞》(八)《印光大师文钞》(九)《印光大师文钞》(十)《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金刚经》研究:《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原文及解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无著菩萨 造)《金刚经》一滴(黄念祖)《金刚经》研究(上)(《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吴汝钧)《金刚经》研究(下)(《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吴汝钧)《金刚经》说什么(上)(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下)(南怀瑾)《金刚决疑》(明曹溪沙门憨山释德清撰)《金刚经》的现代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大乘佛法修行纲领——六度法门:六度法门之一——布施:当机者说布施(雪鸿)佛教的布施学——《毗耶娑问经选讲》节选(南怀瑾)佛说不清净布施(南怀瑾)论布施(释永信)悭与舍浅说布施(隆辉)六度法门之二——忍辱:“忍辱”之佛学辞典解释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佛学辞典)在忍辱中培养品德(达慧)忍气吞声不是真修行(圣严法师)六度法门之三——持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佛教入门:认识佛教(纲要)(净空法师)佛法与人生(净空法师)佛法与现代文明(陈兵 教授)认识佛教(济群法师)佛教与人生(济群法师)信仰与人生(济群法师)佛教怎么看世界(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济群法师)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济群法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济群法师)佛法对人生问题的解决(济群法师)佛教在当代社会(济群法师)佛教在宗教中的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上册总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四章 五大菩萨
下册总目录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http://luzifur.pixnet.net/blog/post/11067927
大悲咒結界法  〈一〉取新刀一支供於觀世音菩薩像前,刀把橫放,尖部不向佛也不向自己。祈秮K唸大悲咒二十一遍,然後用刀於房屋(住家寺廟道場等)四周的地面劃繞一圈為界。用刀劃的時候想像所劃之處有白光從地底透出,成為一道光牆圍住房屋。
  〈二〉用一些白芥子(中藥店有賣)供於觀世音菩薩像前,對其唸大悲咒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任何修法,都不可能直接跳進正行的。都要有前行與後行,總要有開頭與結尾的步驟。每個法門的步驟都不同,但重要的都差不多。比方說佛家有身口意清淨咒,道家也有。比如說前行中要召請、頂禮等,這都是必要的。還有後行中大家常提的迴向,這些幾乎是不變的必要功課。
這裡要聊前行與後行是因為,每個修法的主題在正行,也就是說正行會變,但前行與後行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诏制译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 制
             总目录:
第一部分:《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卷第十)
第二部分:《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一——卷第二十)
第三部分:《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二十一——卷第三十)
第四部分:《大方广佛华严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