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娘媚语

记几笔发生过的事儿和心情,把昨天和今天送给明天。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8-01-23 00:29:06)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八节文革派利用毛泽东“走资派”利用毛泽东,文革派更利用毛泽东。由于邓小平重返中央领导层,重新获得毛泽东的重用,文革派的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不能不感到极大的政治压力和权力恐惧。他们明白邓小平的后台就是周恩来、叶剑英。现在是周、邓、叶等一批元老派在利用毛泽东。文革派才是毛泽东思想的嫡系传人,为甚幺就不能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3 00:10:15)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六节张毓凤升任政治局机要秘书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即中共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后期”,整个四年时间,毛泽东都神思恍惚,时冷时热,时左时右,处在了迷惘、困顿的精神状态中。
他再不能龙行虎步,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了。他已年高八旬,行动需人扶持,讲话口齿不清,写字手指发颤。他有了那种自认尊贵的老人的“娇气”。老小老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01-22 23:48:37)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四节毛泽东赐见田中角荣中共与美国关系僵局突破的外交冲击波,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邻近的日本。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切跟着美国转。这次自然要立即调整其外交格局。于是便有了中(共)、日建交,签订友好条约之举。日本派出首相访问大陆,走在了所有西方国家的前面。对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北京,毛泽东却似乎一直心不在焉。其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16:11:14)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三节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年一度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于一九七二年春天在日本名古屋举行。乒乓球是当时中国大陆唯一能够在国际体坛夺标的项目。
由于一九六六年爆发了打倒一切的文革运动,国家体委被江青等人指目为贺龙的“黑窝”,容国团(中共国家体委副主任,为大陆夺得世界单打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等著名运动员先后被迫自缢身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12:38:39)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二节毛泽东出席陈毅追悼会林彪及其同伙武装政变、刺杀毛泽东的阴谋虽然失败了,但真正的失败者,也包括了毛泽东自己。林彪事件的败露,在全体中国人心灵上引起的震撼,胜似一场精神热核战。人们不能不开始思考:毛泽东亲自培养、指定的接班人,亲密战友,副统帅林彪,最后竟然要刺杀毛泽东,那幺毛泽东究竟是个甚幺人?毛泽东的神话开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12:22:02)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一节“接班人”林彪的下场现世现报,文化大革命也对“伟大领袖”毛泽东进行了苛毒的嘲弄。一九六六年,是毛泽东伙同林彪发动兵变,把刘少奇及其同伙铲除殆尽,将周恩来及其派系贬抑得服服帖帖的一年。他原以为改立林彪为接班人,是万全之策。林彪自井岗山割据年代起就是自己忠实的学生、爱将,加上又是个半条性命的重病号,平日怕风、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12:00:56)
作者:京夫子
第七十节“国家主席”刘少奇之死刘少奇命运的最后结局,虽然跟彭德怀一样惨烈,但远不如彭德怀那样地为后世人所同情、敬仰。刘少奇系湖南宁乡县花明楼人氏。花明楼村离毛泽东老家韶山冲仅十八华里。刘少奇的一生,堪称为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
应当肯定,早年曾经赴法留学的刘少奇,较毛泽东具有理性,少疯狂;也比毛泽东具理论素养及道德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01:20:41)
作者:京夫子
第六十九节彭德怀之死彭德怀元帅自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被罢官之后,举家搬出中南海的住地——永福堂,而住在北京西郊挂甲屯的吴家花园。他在那里挖地种菜,重操体力劳动。为了打破亩产十万斤粮食的大跃进神话,他还和警卫人员一起,将一口池塘改成试验田来耕种。他是在以实际行动,来对抗毛泽东的虚妄不实。挂甲屯,原是宋代大将杨六郎北征西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00:53:16)
作者:京夫子
第六十八节“二月兵变”与贺龙之死二十多年来,一九六六年初的北京“二月兵变”,一直是个历史的谜团,中共至今对其讳莫如深。毛泽东、林彪、江青、康生等人当初认定的二月兵变的元凶,是贺龙元帅。贺龙,出生于湖南省西北角的桑植县,桑植县地处湘、鄂、川三省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自古属于天高皇帝远的“三不管”地带,民风强悍,土著勇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1-22 00:33:50)
作者:京夫子
第六十七节“二月提纲”彭真大祸虽然毛泽东、林彪已采取了突然手段,撤销了罗瑞卿的党政军一切职务,又以非常方式发表了姚文元的发难文章,枪杆子、笔杆子双管齐下,刘少奇和彭真等人,却决定按部就班,依靠党务组织系统,来制衡、对抗毛泽东。早在一年之前,为了领导全国文教战线的“四清”运动(又称文艺整风),中共中央就成立了“中央文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