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侯博客专栏

杨建侯艺术生涯简介,创作作品展示等...
博文
(2004-03-21 22:00:48)

《老年周报》1989年05月06日第四版 特写《留得清气满乾坤》—记著名书画家杨建侯教授  吴起秀 (《老年周报》1989年05月06日第四版)(摘录)   当今中国画坛,公认有三大画梅高手,一位是岭南关山月,一位是山东于希宁,另一位当推南师大美术系杨建侯教授。   杨教授生于无锡,自小随父当木工,虽无渊源家学,但对艺术天赋敏感。父母节衣缩食,送他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江苏邮电报》1986年04月26日第版 特写《邮票〈解放南京〉的诞生》蒋同伟 纪念邮票“纪41”《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的第四枚的题名是《解放南京》。画面展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场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南京各界人士在国民党总统府门前欢庆解放。 在南京解放37周年前夕,我和女儿拜访了《解放南京》的作者杨建侯教授。杨老今年已76岁,在南京大学美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江苏广播电视报》1985年05月第版 特写《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访著名画家杨建侯 报导  电台“文化与生活”节目将广播访问记,介绍杨建侯教授。时间:5月20日①19:20;21日①11:00,②18:00。欢迎大家到时收听。 刊照杨建侯教授在作画 你欣赏过油画《解放南京》吗?那是一幅难得的艺术珍品。油画的作者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03-21 21:57:39)

《江苏广播电视报》1985-3第二版 预告《在润泽的土地上》—记杨建侯教授 21:30文化生活:在润泽的土地上记杨建侯教授 《南京广播电视报》1985年01月05日出版第一版 报导《在润泽的土地上》摄制花絮  王萍 全文已录在《纪念杨建侯教授文扎拾遗》—一—12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汇总报刊复印件:(摘录未曾独立立档的部分) 《扬子晚报》1989年06月24日第三版 刊画《墨竹》(九尺); 特写《高风可仰》—访80寿翁杨建侯教授 王海燕 早就知道南师大有个杨建侯,知道他早在五、六十年代就以兼擅国画、油画扬名海内外;也早听说今年是他八十大寿,他的门生和南师大美术系通力合作,发起了纪念文集征文活动。今日始得往访。 见到眼前这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周未》1989年08月19日第四版 刊照 杨建侯教授和夫人姜秀珊在《群雁来归》画前。 刘宁生摄 特写《“建侯生命”失而复得记》(群雁来归)吴起秀; 《“建侯生命”失而复得记》吴起秀《周未》1989年08月19日第四版   在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杨建侯教授80寿辰画展揭幕式上,名流嘉宾盛赞杨老人品画品之时,老画家布衣如常,神情淡泊,颤巍巍走到一张巨幅国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周未》1986-08-30第四版 《全国最大的〈迎春图〉问世》沈新 著名画家杨建侯最近在南京丁山宾馆为梅花厅创作了一幅巨画《迎春图》。据有关人士评价:画梅花以丈六匹宣已属少见,杨老此画竟是两丈匹宣再加四尺,国内未曾有过。 杨老擅长画梅,他和广东关山月、山东于希宁并列,被誉为“中国三枝梅”。他的梅花强调层次,虚实对比强烈,一改旧文人冷落孤寂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周未》1986-07-19第四版 《从懒猫图》到《立马图》沈文 杨建侯先生有幅徐悲鸿赠送的《立马图》,它挂在洁白的墙上,常常会引起老人无尽的思念。 杨老是无锡荷叶村一个木匠的儿子,生性腼腆。可是,当他十九岁那年偶然在一份杂志上看到徐悲鸿的素描,立即激动起来,瞒着家人,带上作品,偷偷登上火车去找徐悲鸿。 在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门前,他又胆怯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4-03-21 21:36:19)

《周未》1985-12-21第一版 刊照杨建侯与蒋秀珊; 介绍《杨建侯与蒋秀珊》许金华供稿 杨建侯与蒋秀珊 杨建侯,现年七十五岁,著名画家,南师美术系教授。夫人蒋秀珊,六十八岁,南师附中外语教师。两人均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一九四五年秋结为伉俪,为他们证婚的是艺术大师徐悲鸿。许金华供稿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南京日报》1985年01月22日第版 特写《老画家参观犯人画展》王海利 孙云龙  《老画家参观犯人画展》王海利 孙云龙 南京日报1985年01月22日   十九日下午,石佛寺的省劳改十一支队俱乐部布置一新,该队犯人“迎风书画展”在这里展出。只听门口一声汽车喇叭响,风尘仆仆地走进来一位老人,原来是著名老画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杨建侯。他是这个书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