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6-11-02 23:16:51)
1.学习目标
2.针对的对象
3.学习方法
4.简介
5.工作流程
6.启动与界面
7.项目面板
8.特效面板
9.特效控制面板
10.时间线窗口
11.监视器窗口
12.历史面板
13.信息面板
14.工具箱1
15.工具箱2
16.工具箱3
17.工具箱4
18.工具箱5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除了推拉、摇摄,电视与电影的拍摄中还经常使用“移摄”的拍摄方法,就是一边录像,一边把摄像机向前后或左右移动。移摄与推拉、摇摄不同,后两者是拍摄者的位置不变,变化的只是摄像机的焦距或角度,而前者变化的可能不只是焦距或角度,拍摄者的位置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运用移动拍摄方法增加剧情的感染力  用“移摄”手法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摄像机的自动聚焦机构  在动态图像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这种调节焦点位置的过程称为聚焦或对焦。  摄像镜头的前端专门设有一组聚焦镜片,包括外侧与内侧两个透镜,通过改变聚焦组镜片的位置即可达到调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了解白色平衡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调是不同的。不同光的色调是用色温来描述的,单位是开尔文(K)。万里无云的蓝天的色温约为10000K,阴天约为7000-9000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6000K,荧光灯的色温约为4500K,钨丝灯的色温约为2600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下的色温约为1000K。  在各种不同的光线状况下,目标物的色彩会产生变化。在这方面,白色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了解光圈  摄像机跟照相机一样,在变焦镜头中都有一机械装置——光圈。摄像机的光圈它是曝光系统中的最基本组件之一,与透镜组平行地安装在镜头中间。是由若干块金属叶片重叠,组成一个可根据需要调节大小的圆孔,控制着到达感光器上的光线的多少。  通常,光圈是使用指数F来表示大小的。光圈指数(F)与镜头焦距(f)、光圈直径(D)之间有如下关系:F=f[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光是摄像最重要的构成要件,对光线的处理往往要比其它要件重要且难得多。光不仅仅是使目标在摄像机的CCD上成像,好的摄像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性质的光线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来。   任何一种光线都存在着三个要素,即强度、方向和色调。 光的强度   强度描述的是光线的强弱程度,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都有一定的强度。   强光通常是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随着数码摄像机逐渐的走入千家万户,数码摄像机的拍摄技巧也不断的得到普及,现在对于普通人来说,用摄像机拍摄影像谁都会,但是要想拍摄出的影片让人看上去舒服,将自己的思想立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拍出具有自己风格的影片,还得掌握些构图技巧。对于数码摄象机来说,虽然主要拍摄的是动态的影片,但是对于构图来说无外乎还是沿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谈到曝光,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在拍摄照片时的情景。比较专业的摄影师和爱好者都会在拍摄照片时很注意对照片曝光的控制,不管是从前传统底片照相机还是现在最先进的高像素数码摄像机来说,很好的控制曝光都是拍摄出完美照片的前提。试想一下,一张光线很差,图像模糊的照片或者由于光线太强而导致照片细节全都白乎乎一片,甚至根本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11-01 20:01:59)
拿好你手中的摄像机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正确地拿摄像机。我们看到的专业摄像机大多是被人们扛在肩上的,那些大家伙们一个个体型巨大,要摆弄好可不容易,而我们手中的数码摄像机处理起来可就轻松多了,只要往手心里一拿就行啦。不过你以为一只手就可以拿好摄像机了么?错。两只手把持好摄像机绝对比用一只手来的稳,即使我们的DV只是一只手就足够掌握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11-01 12:46:49)

不得不说的白平衡
  在传统相机中,并没有白平衡这个概念,因此很多人对此很是迷糊。但在摄影领域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影像的质量与它关系很大。先用数码相机做个比喻:为什么数码相机拍摄时会比传统相机慢一拍?因为每一次拍照,相机都必须确定白光(即包含各种色光的全色光)情况并以此作为别的色彩还原的基准,而传统相机则将这些细节交由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