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0-10-24 21:34:11)

天气未见好转,阴沉,冷风,身体还未缓过来,蜷缩到十点钟起来,依然裹在睡袋里烧水热身。烧水过程中,又吃起糌粑粉,已然成了常态,糌粑粉成了无法抗拒的零食。无需水,满嘴粉末,如果不加限制,可以连续吃掉二两,竟也不觉得口干舌燥。下午一点,多云,太阳时闪,裤子干了,鞋子阴湿,羽绒服还在滴水,穿上拖鞋,披上正式上岗的冲锋衣在周边溜达。
原本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早行,推过沼泽边缘进入山地,眺望,真是英明决策,冬布勒山(东西转南北走向,孕育了若拉冈日、冈盖日等众多雪山)和五泉河之间的开阔地带皆是融化沼泽。山地遍布黑色火山石,点缀在浮土稀草间,土质干燥,底部干硬,发现多条野牦牛通道,追随一段。有段地貌类似连绵不绝的火山锥,确实不是,但遭遇那头搞笑野牦牛就在此处。牦牛堵在前面,我走就站,我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日风暴过后小雪稀拉,晨,铺了薄薄一层。泥水沉淀一夜后好很多,烧水过程中翻起一股土腥味,倒掉,掠了一堆薄雪重新烧水。今天的路很难熬,以为小雪,可越往前走雪越深,有些厚达二十厘米。偌小范围内降雪就如此不匀,可见昨日那场强对流天气的乖张。
脚受累,湿雪变湿脚,冷的不行。丘陵之间的谷地充斥着沼泽,由于雪覆盖,很难分辨,最长的一段沼泽初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昨夜迷迷糊糊睡去,中途迷迷糊糊被闷醒多次,胸口如压巨石,喘不过气来。再次被闷醒时,见天亮了,但帐篷上明下黑,用手一推才知被大雪埋了。这是此行遭遇的最大一场雪,深度三十至四十厘米,帐篷周边更深些。后怕,帐篷下面被大雪完全封死,内部只有一个小透气窗,半掩着,冰雪又封了一些。简单计算,夜里帐内氧气含量比珠峰峰顶还低,这还不算二氧化碳的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晨,穿上湿鞋子,需要一点勇气。决定南下前往多格错仁强寻找牧民,除了想获得补给,还希望能搞件裤子和一双鞋子。大雪还封着路,困难的不是雪,而是薄雪下的冰水,所以每一步都很揪心,水直接渗进鞋子里。脚冷的厉害,身体也是,整天微颤颤的。小沼泽遍布,有些露头,有些被薄雪完全覆盖,所以确定前路非常重要,尽量控制鞋子在渗水状态,若是灌一鞋水,便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上午,一片泽国,以及一条条不知何时冒出的小河,走的很艰辛,下午两点多进入多格错仁强错东岸的草地,状况才稍微缓解些,大车印也重新出现。回望来路,河水中央有一条红带,是刚被冲入河湖中的红泥水。彼岸岗扎日左侧的三座奇特山峰清晰可见,分别是天台山,白象山,还有一座火山残骸,没有名字,但自从三天前初见到八天后都一直围着它绕圈,缘分颇深。这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掉头北上,再无选择,所以定下心,再难都得坚持下去,时间也禁不起反复折腾了。轻车熟路,很快进入天台河谷,眼前景象,大吃一惊,宽阔的河床充斥泥水,而四天前到此探路时还是清水山涧,河岔跳脚就可逾越。之后四个小时,在泛滥的河床里只推行了两公里,看来北上也被理想化了,甚至更糟。还是心存幻想,顺着天台河翻上可可西里山脉就好了,如此继续坚持。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河道满溢,无法通行,只能推上山依河而行。山顶俯瞰河道一片红色血腥,传说中的正宗红泥河,想要过此河,首选要克服半米厚的淤积泥沙。当时,已经意识到途径错误,(地图和地貌都有误导),应该在河道左侧前行,所以一直寻找河道窄处过河(窄,水流大,淤泥少)。就像某个朋友看照片时说,水没有想象的大。高处俯瞰的视野的确容易迷惑人,我也因此从山上两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晨醒,听见帐外一片流水声,出来一看,大惊,昨天的窄道不复,扎营的滩涂被洪水围困,赶紧收拾装备推出水域。这个打击太意外了,河道在一夜间扩宽四倍,还险些把帐篷冲走。让晨水位低时过河的想法见鬼去吧。
天气倒是很好,把驮包里湿透的东西拿出来晾晒,也是盘点。辣椒酱彻底没了,茶叶剩两小块,盐也剩一小把了,其余的紫菜什么的早就没了,(搞不明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水未退,反而又涨很多,典型的雪融性洪水,跟降雨无关。
等待,继续等待,谁也不知要等到何时,非常煎熬,那种感觉就是日记上的N个感叹号。为了抵挡食物的诱惑,时而爬上山顶睡觉,晒太阳,走神,眺望,听歌。有时也会走远些,没有目标,只有让自己动起来,才能分化低落的情绪。
天气总体好,但几场冰雹还是难免。
能平地活动的地方就是半个足球场大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