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博文
(2006-06-20 13:23:41)
  天井山位于无为县西北部,西接庐江,北临居巢,因山顶有天然形成的一口大井和四口小井而得名。天井山主峰海拔239米,主景区30平方公里。境内低山岗垄起伏,川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和古刹、寺庙及天然洞穴甚多;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各种植物1000余种,其中乔灌木42科234种;动物有猫头鹰、黄鹂、杜鹃鸟、灰喜鹊、白鹭、狐、獾、兔及各种龟蛇近百种。天井山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是一座由青铜历史与文化铸就的城市,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铜都”——铜陵市。
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7°42′00″~118°10′6″、北纬30°45′12″~31°07′56″。东距芜湖市约80公里,西距安庆市约90公里,铜陵长江公路大桥飞架南北,使铜陵到省会合肥的距离仅为120公里。
铜陵市建市于1956年10月1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宣城市位于安徽省东南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结合地带,跨东经117°58′~119°40′、北纬29°57′~31°19′。东北至东南与江苏、浙江两省毗邻,为安徽省的东南门户。区域面积1234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9%。辖郎溪、广德、泾县、绩溪、旌德5县和宁国市、宣州区。共设65个建制镇、105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74.7万人。市政府驻宣州区。
宣城作为区域政治、经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06-06-18 17:01:09)


  邓稼先(1924~1986) 怀宁人。民国37年(1948)留美,获物理学博士,曾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第九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学部委员,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8 17:00:00)


  王稼祥(1906~1974) 泾县人。民国14年(1925)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回国后,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曾参加长征,在遵义会议上支持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负责红军作战行动。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18 16:58:16)


  杨振宁(1922~) 合肥人。民国33年(1944)获西南联大硕士,次年留美。民国3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后历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爱因斯坦”物理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兼任多所国际著名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的粒子理论、统计力学及场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18 16:56:17)


  吴作人(1908~1997) 泾县人。民国16年(1927)考入上海艺术大学和南国艺术学院。次年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画。民国18年留学法国和比利时,民国24年回国,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教务长。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院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主席等,是我国著名画家。艺术风格凝炼简洁、清明流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8 16:54:47)


  林散之(1898~1989)号三痴,和县人。著名书画家。幼酷爱书画诗文,先后师从书法家范培开、前清进士张栗庵、国画大师黄宾虹学习,历游太白、终南、峨嵋等名山,实地写生,得画稿800多篇。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书法协会主席和名誉主席、全国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和名誉理事、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18 16:53:12)


  赵朴初(1907~2000) 太湖人。早年从事佛教和社会救济工作。民国25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负责上海战区难民收容工作,并动员大批青年参加抗日。民国28年参加宪政促进运动。1949年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参与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兼生产救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世界佛教协会联谊会副主席、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晚清徽州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陶甓公牍》之民俗文化解读
(王振忠,安徽大学)
4、婚姻
徽州婚姻最显著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早婚习俗。如歙县风俗崇尚早婚,男女嫁娶,年纪都在20岁以内。贫家无力聘娶,以及择配稍过苛求,一旦到了20岁开外,社会上便认为是“失时”了。虽然明清以来徽州人早婚是众多周知的事实,但从清末的调查来看,早婚习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