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博文
(2006-06-30 13:13:22)
  康熙六年七月(1667年8月30日),康熙皇帝亲政刚五日,批准了全国性地方行政区划和机构改革奏折,其中有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改左布政使为安徽布政使之内容,使安徽三司健全。从此,安徽省正式确立。但安徽省会直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正式定于安庆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30 13:12:28)


剪纸是安徽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艺术。许多地区逢年过节,婚喜丧事,祝寿庆典,人们喜欢用剪纸装饰器物,点缀门窗。衣服、鞋帽绣花,往往也用剪纸作为花样。安徽剪纸,在不同地区有不同风格,尤以阜阳、亳州剪纸最为有名。这一地区的剪纸题材多样,构思新颖,作者多是地方的农民,所以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生活气息。题材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鸟鱼虫、戏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30 13:11:22)
  徽派版画源于刻书,起于南宋,盛于明中叶,至清初渐衰微。明万历年间(1573~1620)徽州版画最盛,从业人员很多。歙县虬村人大多以刻书为业,其中以黄、仇两性最多。仅黄性一族就达数百人,今可考的刻工也有一百几十人。其中刻版画者不下30人。歙县汪、刘两家从业者也不少。他们的工作得到一些画家的支持与合作。如丁云鹏、胡曰从、郑重、汪耕、萧云从等都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30 13:10:36)
  徽州山多地少,人民或外出经商,或读书出仕以求丰足,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说。加之山清水秀,陶冶性情,故历代画家层出不穷。新安画派就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知名的画家群体。新安画派以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为代表,此外还有李永昌、程邃、郑呅、汪家珍、戴本孝、江注等人。他们都是皖南人,皖南隋唐时属新安郡,故名新安画派。画派的画家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30 13:08:28)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它产生于休宁、歙县、黟县、绩溪、祁门等县的群峰环抱中,层峦叠翠,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疏松肥沃。茶农把它采摘,集中于屯溪加工和销售。据有关资料记载,屯绿的茶树生长在“地临峭壁,滩环溪深,壁生云海,溪连雾天”的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所以长势旺盛,叶质鲜嫩。屯绿的茶农们非常讲究选择优良品种,比如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6-30 13:06:39)


祁红,即祁门红茶。在国际市场上被列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一。余干臣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从福建罢官回原籍,先在东县开茶庄,仿“闽红”制红茶。后到祁门县历口、闪里设立分茶庄。这里是产茶区,他动员茶农改制红茶。从此祁门红茶传出了国门,民国四年(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30 13:04:17)
  徽商,即徽州商人,通常指明清时期徽州府(辖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和婺源六县)商人集团。明代中叶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均居全国各商人集团之首。
徽商以经营盐、典、茶、木为主,活动范围十分广阔,足迹遍及天涯海角,尤其在长江流域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以其雄厚的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6-30 13:03:38)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刘汝国在蕲州参加梅堂起义军,活动于鄂皖边区。不久,梅堂被俘,刘汝国脱走太湖,联络义士,坚持斗争,队伍发展到数万人。明廷派兵镇压,义军退至金堂寺,刘汝国失败被俘,在安庆被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6-30 13:02:56)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颍州(今阜阳市)白莲教首领韩山童与刘福通,利用元朝开挖黄河故道,“大役劳民,而民益怨”之机,在颍上白鹿庄聚众宣誓起义。因起义军皆以红巾裹头,故称“红巾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06-29 16:04:13)
悬案一
——徽学到底如何来定义?
  徽学研究的对象在徽学界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徽学即新安理学;有的认为是以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在徽州出现的具有显著特点的徽州文化(广义)产生、繁荣、衰落的发展过程为对象的;有的认为徽学的研究对象是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的认为是研究徽州的社会史;有的认为徽学是研究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史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