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家述评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网上有朋友在诗坛上摆擂台,要从一数到十,看谁更厉害。我随口占了四句,题曰:《致胡哥》,被认为是联系实际的:
八九大潮已杳然,五星红旗鲜血染。六四风波十七年,总得说个一二三。
下面是部分网友的作品——Microsystem:从一数到十,看看谁厉害?
有叹人生的:
人生苦恨十八九,相识知己二三人。
五湖四海一舟去,六洲歌唱柳七魂。
有赞MM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六十岁生日时,我在清华给零班的同班同学魏晶乾送了我半付上联:给零小子,清华小子,四通小子,我们的万小子;我凑了个下联:八九大潮,文革大潮,经改大潮,躲不过三大潮。横批由另一位同学连果义定为:大小皆万子引来了房零才子单建的一首诗:平生遭际几人同,阆苑江湖一笑中。花甲寿联称“小子”,未将成败论英雄。
王玳瑜接着唱和:人先几度与谁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10-03 23:58:43)

一奇才与厄运
写完李泽厚,再来谈顾准,感慨良多!如果说李泽厚还只是“想当”思想家,那么,顾准则无可置疑的“就是”思想家。有人说顾准是近五十年来中国唯一的思想家,还有人说“幸亏有了顾准,才挽回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界在那个可耻年代的集体名誉”(请参看骆玉明《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这些说法或许可以讨论。但不管怎么说,早在1974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不该热的热了起来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理的事情。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银屏上是有不少“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截至今年六月底,不计台港澳地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4.26亿,名正言顺地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大国。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勃然兴起。开始是逢年过节用来传递问候、祝福之词,接着被普遍用来传递信息、沟通感情、表达意见、推动社交。去年夏天,就凭上海几位青年人借手机短信联络,产生意想不到的几何等级扩散效应,竟然发动组织了一场颇具声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9-18 22:22:05)

  一、缘起  盘点李泽厚,决非赶时髦。  李泽厚已经不时髦了。去年冬天,——也许正所谓“世纪末”吧,李泽厚南下应邀作客一家开在大学附近的民营书店。书店老板是个做事低调的人,对此并未大事张扬,只不过在店门口贴了一张不起眼的小告示,却也引得一群青年学子注目。他们兴高采烈地指指点点奔走相告:太好了!李泽楷要来了!  李泽楷?有没有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蒯大富在清华文革中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蒯司令”的名头,在当年可说是“如雷贯耳”。在他“响当当”之前,我就认识他,还同他打过交道。

蒯大富是化9的学生,也是校广播台的编辑。我们一起参加过一次座谈会。主题是批“三家村”,这是文革这场大戏的序幕。“三家村”,本来是晚清小说《何典》中一个虚构的村庄名。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位在北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胡锦涛是我的学长。四十年前,我们同在清华文艺社团,作为集中队员,我们吃在同一个食堂、住在同一片宿舍、组织生活在同一个支部,有过一段相当亲密的接触。听到他在耶鲁演讲开篇的一段话,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他说:

“进入耶鲁大学的校园,看到莘莘学子青春洋溢的脸庞,呼吸着书香与空气,我不仅想起四十年前在北京清华大学渡过的美好时光,学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清华培养学生有几个绝招,政治上推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体育上有代表队,文艺上有文艺社团。这几个地方被称为修正主义的苗圃,被选拔出来当集中队员的,自然就是修正主义的苗子。我当年也是文艺社团的一员。据说,文艺社团在清华由来已久。清华1911年建校,1914年学生中就成立了歌咏团,后来成立了国乐社、国剧社(俞平伯就是国剧社的)、美术社(闻一多曾任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这年头,海归是一种时髦。我的儿子万方,也髦得合时,回北京当海归了。我今天给大家讲一个老海归的故事。不,这个题目太大了,是讲他生命中不见经传的空白期中的一个片段。而我,在他生命的空白期,和他朝夕相处过一年多。

陶葆楷先生,30年代的海归,中国创立市政和环境工程教育的开山鼻祖,清华当年的一级教授,土建系的主任。如果他今天还在,恰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91]
[92]
[93]
[94]
[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