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刚出头,林林总总的美国经济数据就出炉了,有时想想格林斯潘也确实不简单,这么多统计数据,就是计算机做回归分析也得有阵子的事。这美国经济来来回回折腾有段时间了,就象红楼梦里林妹妹的咳嗽,病虽小可是动静不小。话归正题。在过去的四个季度里,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超4%,加上一些间接的证据表明美国已经走出了“softEconomy”的低潮期。因此,总体来看[
阅读全文]
学佛首先要问几个基本的问题。什么是佛?什么是佛教?什么是佛法?和微风聊天的时候记起来,自己以前拜访过一位老禅师,师父说:“要学佛,第一要缘起,第二要智慧。”我对微风说,这缘起的含义自己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懂。微风答:“缘起,就是缘分的起头。”我想想,今天和微风的讨论也是一个缘起了。于是整理了一些学过的资料,结合自己浅显的理解,请微风和[
阅读全文]
如果说除了上帝以外还有什么可以拯救美国经济于水火之中的话,恐怕就只有房地产市场了。近两三年中,尽管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步履蹒跚,房地产市场却始终保持强劲增长,成为美国经济中少见的亮点之一。纽约的Fed经济学家JasonRam这么描绘道,“就算有人能预测国家经济衰退、预测股市崩盘、预测财政公司丑闻曝光,甚至能预测“911”事件,他也决不会预测到房地产可以弥[
阅读全文]
文化走廊里那位笔名7788的朋友回帖说,中国要那么多外国纸干嘛。是啊,中国US$600Billion的外汇储备,大多买了美国国债,要不是如今电脑记帐的话,换回来肯定是如山的凭证单据。换个词,就是外国纸嘛,所以这位朋友的话不算错。截止2004年,美国的FiscalDeficit$520Billion,TradeDeficit大约$550Billion,再加上未来四年内的PensionDeficit和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内债,总债务大约$53Trillion,[
阅读全文]
此篇接上回日记---1996年:放手一刀。1998:破灭一刀
在Fed明显实现了软著陆之后,美国股市再次开始上扬。道琼斯指数在1996年秋升至了6000点,当时的Fed理事LawrenceLindsey向格老和其他成员们表示,Fed应该为牛市刹车,因为所有的泡沫终将以悲惨收场。当年4月,《Economist》杂志的封面上,一个泡泡浮在自由女神上方,并称1929年的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都是由于Fed未能有效抑[
阅读全文]
此篇接上回日记---1994年:冒险一刀。1996年:放手一刀
由于美国失业率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低位,传统经济模型显示通货膨胀重新抬头将不可避免,因为公司将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工资以吸引足够多的员工,并将通过提价的形式把这些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1996年9月,Yellen和Fed新理事、前著名独立经济预测学家Lauren[阅读全文]
此篇接上回日记。现年78岁的格林斯潘的某些性格特质和小李探花极其类似。格老与他的Fed同伴们之间显得不是非常合群。尽管他是华盛顿社交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人物,但是他性格内向,宁愿去读手下人所写的备忘录。大多数日子里,他早上6点起床,然后在他的澡盆里开始一天的生活---阅读当天报纸、浏览经济报告以及准备公开演讲。17年来,格老依赖两手绝招灵巧的操控[
阅读全文]
在以前的日记里曾经提到,若论当今世上最让我佩服的宏观经济大师首推美联储的现任主席Greenspan和前中国国家总理朱容基了。总理已经退出世人眼界颐养天年了,而格老也将在明年的2月1号正式离任。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有写两笔的冲动,作为仰慕Greenspan的后辈,不敢对他老人家妄加评论,只是觉得应该将格老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绝技和历史功绩记录下来,以表心中崇敬之意。[
阅读全文]
歇了这年前的十多天,乍一回到公司,总感觉有些累。心空了,大脑是朦胧的,感觉就是负重远行后,歇息再起身时的那份疲倦。偷着空借着心情,胡乱码了些心情文字,想先存起来,等有空看两遍,修改修改再发出来,结果恍惚中,信手作了个选择,一个错误的删除选择。满屏的心情就这样随着一个点击消失的干干净净,什么也没有留下。苦笑之余,感叹现代科技就是这样[
阅读全文]
朦胧胧睁开眼睛,已经早九点了,心下一沉,坏事了,今天是ZuoSir乔迁的大日子,慌忙间对付了几口昨晚剩下的烙饼和冷水,也顾不得帽子和手机,一头扎进风雪交加的Yonge街。还好,得鲁大哥和雪松兄弟已经到了,于是撸起袖子,忙不迭的加入如荼的人流和物流中去。从毕业的六月开始,MBA的同学都在不停得搬东搬西,送走了一家又一家,只剩下自己坚守Yonge街。弟兄们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