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欧盟25国最终在财政预算上达成了协议。该协议的达
成既归功于英国,也归功于德国。因为,英国决定从2007年至2013年让出返
还款105亿欧元,而德国在调解英、法矛盾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欧盟政界和媒体均
把财政预算协议的达成视为英、德两国的功劳。协议的达成不仅为英国作为轮值主席
国的使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
阅读全文]
美联社20日报道,按照瑞士再保险公司公布的最新数字,2005年全球自
然灾害频发,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5年造成全球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分别为:
一、人员伤亡方面:
1、今年10月份发生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的地震、余震及山体滑坡共造
成死亡和人员失踪87000人。
2、3[
阅读全文]
国国家人口研究所12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人口数量12月1
9日突破65亿,预计将在2012年到2013年间突破70亿。
该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扣除死亡人数后,全球人口大约每年增加7500万
。数据还显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和巴基斯坦是世界上6个人口
最多的国家,6国人口总数达到了33亿,约占世[
阅读全文]
编者按
又值岁末。回首2005年的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人们会意外地发现,尽
管受到高油价的冲击,但平稳增长与波澜不惊仍成为全年的主旋律。在这个看似平淡
的主旋律下,中国经济的崛起、美元汇率反弹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主要国家利率正处
于或将要进入上升期也备受关注。就这些国际经济金融的热点,本报特推出一组专家
访谈文章。
[
阅读全文]
美国彭博新闻社评中国修正GDP数据,认为这是世界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信号
,表明中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将继而成为该地区的政治中心。
美国彭博新闻社21日发表文章说,在修正统计数据后,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了
2850亿美元,比原先估计的多了16.8%。虽然这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机
构,也不会让13亿中国人在一[
阅读全文]
英国《独立报》19日发表文章,评述2005年全球经济,认为“东方”改写
世界经济运行法则。
文章说,在大多数年份里,世界经济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重大意外。2005
年也不例外。最主要的意外来自亚洲地区。在整个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明显要比预期
强劲。日本经济复苏势头正劲,国内需求出现令人鼓舞的增长。消费支出和资本投资
都有所[
阅读全文]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天撰文,称日本持续8年的通货紧缩将在2006
年走到尽头,消费者开支将有巨大回升,这意味着日本经济全面走向复苏,可能达到
2%至3%的增长率。
文章称,当日本政府本周一宣称日本经济将在2006年走出8年的物价过低时
,圣诞节仿佛提前来临了。日本股市回应迅速,于周三创下了5年来的新高,显示许
多人[
阅读全文]
IMF在周三的首次全球货币储备数据更新中表示,全球外汇储备在2005年
3季度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
IMF表示,更频繁的更新将提高透明度并平衡国内和国际的金融系统功能。
数据显示,3季度外汇持有总额比上个季度上升950亿美元至4.041万亿
美元,升幅达2.4%。
储备总额年率上升5590亿美元,升幅17%。相比[
阅读全文]
美国经济增长达至1年半来的高点,其中汽车销售强劲的势头抵消了飓风带来的
负面影响。但随着新年的到来,美国经济可能将放缓增长。
周三美国商务部表示,第三季度美国GDP年率增长达到4.1%。
该增幅低于11月份作出的4.3%的预期,但仍为04年早期的最高水平。如
果考虑到美国经济刚刚经受了飓风的洗礼,且经过了汽油价格涨至3[
阅读全文]
市场人士称,鉴于近期英国数据纷纷暗示该国经济仍未复苏,同时通胀压力温和
,预计英央行最早可能于06年2月再次降息25个基点以激励经济。
英国三季度经常帐赤字扩大及商业投资疲弱表明该国经济仍未复苏,暗示英央行
06年很可能继续降息以提振经济。
先前英国统计局公布,三季度GDP终值季增0.4%,年升1.7%,与初值
相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