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女儿和洋女婿认识起,我们就不断调教洋女婿的中国舌尖。洋女婿是吃汉堡、牛排长大的,认识女儿前只吃过“美式中餐”。他对中国稀奇古怪的食品很好奇,也勇敢面对。吃了从来没吃过的饭菜后,他的反应很有意思。记得第一次吃“凤爪”时,嘴里含着鸡爪子嘟囔着问女儿“whatdoIdowiththebones?”洋人的餐桌文化是嘴里的东西是不能吐出来的。女儿的[
阅读全文]

在美国,年年月月都有各种抗议游行活动,层出不穷。大多数抗议是地方性的,反对当地政府、学校、公司的政策。各种抗议的规模大小不同,形式、目的也不同。全国性的抗议游行相对不多,尼克松、约翰逊和老布什时期发生过全国性的反战游行。奥巴马时期,茶党也组织过全国游行,抗议奥巴马的医保和税收政策。70年代的环保运动和几年前的黑人命贵运动规模都很大,持[
阅读全文]

李瑞麒和李瑞骅兄弟二人,年龄只差不到一岁。他们上个世纪20年代出生在上海一个富商家庭,家里给他们提供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从小衣食无忧。哥儿俩小学在英国人办的育才公学,中学在光华附中,都是上海最好的学校,还是同班同学。要说全面发展,这哥儿俩可算是够全面的。从书法、绘画、篮球、游泳,到航模、照相、养鸽子、逗蛐蛐,小时候都玩了个遍。下面后排右[
阅读全文]

北大附中,正式建校于1960年,前身为北京104中。在海淀区,北大附中与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和101中为四大名校。要论入学分数,101最高,其次是清华附中,北大附中只能排第三。北大附中位于海淀黄庄,两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周围是农田、泥塘、水沟、养猪场…有个破烂不堪的围墙,因此有了“北大附中,四面透风,水管漏水,厕所不通”的顺口溜。其中“[
阅读全文]

人上了岁数以后,都怕患老年痴呆。还有一种病患也很要命,就是抑郁症。医学专家们都认为,退休后社交活动很重要,可以防止或减缓老年痴呆和抑郁症,所以要经常与外界交流。自己是在疫情中退休的,有两年时间憋在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交活动。随着疫情的缓解,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逐渐多了起来。在麦当劳总是能看到一些老人,三五成群,坐着聊天。常常看到几[
阅读全文]

谈镐生,空气动力学家,在美国留学工作20年,回国后被打成“特嫌”20年,发挥余热20年。谈镐生1916年出生于苏州,1939年毕业于上海交大,1946年考取公费留美,1949年获康奈尔大学航空力学博士学位,1965年回国。在美国近20年期间,在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任教授、研究员等职务。谈镐生为什么到1965年才决定回国,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曾是中共组织的“留美科协”[
阅读全文]

半年前开始,微软就不断发来通知,将于10月14日停止对Windows10的技术支持,敦促用户升级到Windows11。自己的电脑用了六年了,试着升级,但不符合规格。用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就想继续用下去。儿子提醒说,会有病毒和骇客攻击的风险,况且六年的电脑已经算是老电脑了,早晚得换,最好现在就买新的。这个电脑确实是有点老态龙钟的表现,偶尔会连咳嗽带喘。上次是儿子帮[
阅读全文]

有一天,女儿跟妈妈视频聊天,聊到买了一个什么东西,说“我是上个星期买的。”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买了在网上”。我在旁边听了差点笑出来。女儿是在美国出生的,小时候妈妈只跟她说中文,周末还要去中文学校。现在快四十的人了,还能跟妈妈用中文聊天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字正腔圆,没有一点洋腔。平时很少犯这样的语法错误,偶尔会有一两个字想不[
阅读全文]

去年开始对蘑菇感兴趣,在野外采能吃的野生蘑菇,味道都很鲜美。吃野生蘑菇要十分小心,避免过敏或中毒。儿媳妇看我对蘑菇感兴趣,过圣诞节的时候,送我一个很特别的礼物-蘑菇种植包。按照说明,放入冰箱,可保存6个月。今年开春,开辟了一小块地,撒上稻草和木片,把含蘑菇孢子的木屑掺在里面,期盼着一两个月后收获蘑菇。这种蘑菇叫winecap,是蘑菇里比较容易[
阅读全文]

在老海归的史料中,大部分人的回国日期不十分精准,只有回国的年份,很难判断谁先谁后回国。另外,“回国”的意思可以是启程回国,也可以是回到中国。当年从欧美回到中国,在路上往往要走三四个星期,“1月启程回国”可能到2月才到中国。语言上也有模糊性,比如“1950年3月放弃了博士学位回国”,到底是3月放弃了博士学位,还是3月回到中国,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