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当我们就“商人为何不言夏?”作层层推理时,一个有力也合乎情理的反诘必然浮现,我们怎能如此轻易地认定商人没有用文字记述历史?或许,他们已将“夏”的始末,将成汤的伟业,书写于竹简木牍或丝帛之上,只是这些载体远比甲骨青铜脆弱,早已在三千多年的黄土与时光中腐蚀殆尽而未曾留下丝毫痕迹?那么今人必须坦诚面对这个基于“幸存者偏差&rdquo[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新作《秋兴八首补注》发表后,古文字学家何先生给我留言,“好久没有见你写考古文章了。”这句问候亲切又突然,是啊,考古还有什么新话题可写?浏览各大网站的讲座,发现无论是学者还是听众,对“夏”的热情依然方兴未艾。
“夏”还有什么可说的?对满足于当下“吃喝拉撒”的普罗大众而言,它或许毫无意义,但对另一些人来说,&l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秋兴八首补注》杀青之际,窗外暑气渐消,二五年盛夏的残阳已然隐入暮色,为悄然而至的秋意让渡了几分天地。回首伏案期间,那些凝神苦思、于浩瀚数据中寻章摘句的日夜,至今仍历历在目。此刻通览全稿,如释重负之余,亦重获久违的笔墨自由。感慨良多,爰缀数语于篇末,以作后跋。
诚如本书前言所述,为《秋兴八首》作补注的想法,缘起于十多年前,当时为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13 02:19:14)

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
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問,仙侶同舟晚更移。
彩筆昔遊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笔者在全文篇首已讨论过《秋兴八首》之“秋兴”含意,现代通说为“宋玉之悲秋与诗赋之比兴”,钱谦益先生在《钱注杜诗》中提到,子美早年为求仕进,曾献赋三篇以展现其卓绝才华,诗人不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9-06 03:01:25)

其七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織女機絲虛月夜,石鯨鱗甲動秋風。
波漂菰米沈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第六首末句“秦中自古帝王州”可视作本诗的引子,为子美思绪之延续,组诗衔接之巧妙。全诗围绕长安昆明池叙述而展开。首联回想汉武帝为征讨南夷昆明国而在昆明池操练水军,以汉时昆明池之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30 03:46:33)

其六
瞿唐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
朱簾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
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此诗主题理解分歧主要出现在首联,历代注家普遍认同子美将瞿唐峡与曲江两地的对举,旨在表现诗人对夔州羁旅之愁绪和长安故国之思念。明代王嗣奭在《杜臆》,清代浦起龙在《杜诗镜铨》中均强调,《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23 03:50:28)

其五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
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
雲移稚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
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照朝班。

本篇是子美以极为华丽的笔触追忆并重构昔日长安之辉煌。这和第二篇表现诗人心境的重要诗句“每依南斗望京华”相照应,首联颔联共四句恰好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辅以四处地标,勾勒出昔日长安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16 03:46:38)


其四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遲。
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秋兴八首》第四首有承接前三篇写夔州和后四篇写长安的过渡性质。首联中“弈”字在《钱注杜诗》本中写成“奕”,此字之异,初看似无碍宏旨,然钱谦益作為一代大家,其注本中此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09 03:43:02)

其三
千家山郭靜朝暉,一日江樓坐翠微。
信宿漁人還汎汎,清秋燕子故飛飛。
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
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
本诗在组诗中承前启后,其后之第四首诗境将更深导入对长安之追忆。首联即出现版本出入,后世注家虽未如上文“南斗”与“北斗”之争形成对立,然值得细品。“千家山郭靜朝暉”是组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02 03:55:24)

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秋兴八首》文本争议最大处,出现在此诗之首联:“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華。”中“南斗”和“北斗”的考辩之争。因民国以后一些有影响的诗评家多数主张“北斗”说,目前现代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