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俞频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3-11-06 02:19:07)

横滨地表塔酒店60楼的39号房间,一大早我们看到了富士山,远挂在青空间似海市蜃楼,初冬山顶的积雪和火山特有平滑舒展的山峦线条将蓝天清晰地分割过去,名山出天际,苍茫云海间。新一日的朝霞将早已彻夜的昨日遗忘,眼前的拱形地平线在暗示着不会给过去留下任何余地。人在追求明天的同时丝毫不在意今天,当今天已经过去忽发觉有拾起必要或重新回头之时,等待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10-29 04:40:09)

横滨地表塔酒店60楼的39号房间,妻卸下行李后总算能坐在可俯视整个东京湾的窗台前,点上一支烟和端起摩卡,她说,“还记得我们在山下公园草坪上,看着这个地表塔说了什么吗?什么时候能上去住上一夜。”一晃就三十年,当我们思绪要逃离横滨时却住在了此处。这时夕阳由地表塔可见视线的背后洒来,天际还没变暗之前已将整个城市群楼,道路和汽车照得通红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陈子龙在中国诗词史乃至中国文学史处于何处地位,笔者至今还在思考。也许诗词赋还需要时间的洗练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处。满清《明史》称其“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好多年前笔者在专攻唐诗宋词时,确实忽略了陈子龙的才华,盛唐诗重情感流露,宋诗重哲理品位同样很高,初唐之前的诗有侧重渲染铺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写陈子龙之念已大半年之久,起因还是当今中国对于陈子龙诗文和陈子龙事迹研究少得离奇,这和陈子龙在历史上的成就地位极不相称。笔者阅览了近几年高校文科研究生论文,除了07年华师大张亭立《陈子龙研究》外无任何相关条目。早年复旦明史专家朱东润先生1984年著书《陈子龙及其时代》虽属难得,但治史思想值得商榷,书中偏重事件叙述对陈的诗书价值及其背景整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9-15 01:45:40)

本文是笔者写成考古系列《寻找夏朝》的一篇追记,正如去年完成《对郭沫若质疑《兰亭序》真伪之再思考》系列后完成追记《兰亭集序真迹寻考》,和今年《再议唐宋变革论》系列后完成追记《封建之词义再考》,以及《陈寅恪学问之不古不今》系列后完成追记《谈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所有这一切似乎是笔者自身思考研究的思维惯性。也同时印证了对于某一领域或者课题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笔者完成本篇也是作为此系列收尾的最后文章后,感慨之余把本该作为结尾部分换置成文首,纯粹是处于内心发愿至此无意轻视为求中国源头而埋头苦干的考古学家们,或许他们为一方荒土一口墓穴奉献出青春或鬓髭皆白,他们中大多数是求实正直的学者,是笔者心中的伟人和民族的脊梁。中国不需要急功近利求证古迹而让世人看浅,无论如何中国拥有悠久文明不会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中国考古界定性为夏朝晚期都邑之后,寻找夏朝早期都城就成了当务之急。要知道,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出的夏朝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的结论,是在偃师商城建设于公元前1600年基础上,参考《竹书纪年》记载的“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其中“无王”是指太康失国后的后羿、寒浞统治时期,由此结论出自古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9)

比较“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传说,“大禹治水”似乎要靠谱些,2000年和2022年两次向世界提出的中国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中,都将大禹立为夏朝缔造者,但闭口不谈“大禹治水”,原因是按照已知的古代地质,在大禹时代似乎都是干旱季节。熟不知大禹离开治水,还有多少存在价值?
在春秋以前还没有“疆域”这个概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夏朝”在古代通史中是一个绕不开欲又无法言明的时代,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孔子谈到“夏朝”说的是“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说明孔子在坚信夏朝的存在时,又不得不感慨夏朝留下来的资料太少。在先秦时,有关夏朝的历史记载大多散见于《尚书》,《诗经》,《左传》等史书当中缺乏系统的梳理,直到西汉司马迁编撰《史记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近日,有幸倾听了陆扬教授关于“晚唐清流文化”的学术讲座,引起笔者注意的是此讲座的副题“所谓唐宋变革论的再反省”,因今年四月笔者曾对“唐宋变革论”花了大力气作了剖析,所以对陆教授的“清流文化”有了格外留意。首先,恕笔者直言有关“清流文化”还是初次听见,在整个演讲过程中,笔者始终在总结有关“清流文化”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