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博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段经文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空不当作无讲,如果空是什么都没有,就不难懂,不需要世尊用二十二年时间来解释。难的是不离色相以了解空义,也不是色相消失说它是空,而是讲空有同时,空与有是一桩事。世人的观念空与有是对立的,有不是空,空不是有。如说有就是空,空就是有,很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净空法师主讲 刘承符居士记 净空法师于一九九四年三月一日在加州哥波廷诺市(CUPERTINO)净宗学会讲心经,为期一周。承张德声居士惠赐录音带七卷,恭听之后,摘要笔记,汇成斯篇,供养读者。 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缘,在美国净宗学会与大家研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殊为庆幸。古大德常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世尊一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14 01:07:02)
第四十二章是介紹與本書有關之法相名詞及佛學常識 一、法相名詞 1、佛陀耶:簡稱佛陀或佛,義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故佛陀是三覺具足的大聖人。 2、菩提薩埵:簡稱菩薩。義為覺有情,即大覺的眾生。是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聖人。 3、緣覺:是聽了十二因緣而覺悟人生真理的。 4、聲聞:是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 5、阿羅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11 22:49:45)
(三十七)佛教徒的類型 從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講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是覺悟的人生,非消極、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 佛教是一切人類的宗教,不分種族、階級,都能獲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類的個性與志趣各各不同,釋尊為了契合機宜,也就指示各種不同的法門,讓信受者依之實行,就成為各種不同類型的佛教徒。 有一種人,聽聞了佛法,明白了「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4-12-10 04:45:17)
(三十三)佛經的四次結集 從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六章是說明佛法的演化及傳入中國的因緣 佛滅後,諸弟子為恐異說邪見,滲入佛法故,為恐三藏教義,日久散失故,乃有結集之舉。其儀式略如今時之開會,先聚集眾比丘,依戒律法,組織一會,會中選出一人,使登高座,述佛所說,大眾無異議,即算是全體通過,公認為與當時佛說相符,書之於貝葉,成為正式典籍。今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09 03:17:07)
(三十二)佛教基本教理 一、三印法 佛教中心教理,即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佛為鈍根的小乘人,多說三法印,為利根的大乘人,多說一實相印,三法印與一實相印,乃是因機宜的不同,故作淺深略廣的說法。 所謂「印」即「印定」義。佛法真理,可以依「三法印」,或「一實相印」衡量,印證一切佛法;凡是合於此等法印的,即可以判斷是佛法了。現將小乘三法印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07 06:28:39)

(二十九)菩薩乘及六度 「菩薩」,印度話原稱菩提薩埵(BODHISATTA),菩提是覺義,薩埵是有情,即眾生;簡譯覺有情,即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菩薩不但是自己希望求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而且要令一切眾生,都同樣覺悟真理與解脫痛苦,同時自己是要求最高的覺悟,立志成佛為目標。(如簡要的說: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自覺,覺他,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菩薩所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06 10:38:01)

(二十五)略釋四念處 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眾弟子說:「我入滅後,你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緣身執淨,2、緣受執樂,3、緣心即常,4、緣法執我。如果不將此四顛倒妄見消除,則煩惱重重,隨俗流轉。因此在三十七道品中,首要的道品,即是對治此四顛倒妄見的四念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05 05:44:14)

(二十一)六根本煩惱 聲聞乘是以斷煩惱(見思二惑)而成就阿羅漢果,故介紹聲聞乘前,必須先認識什麼是六根本煩惱。 煩惱即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的痛苦。這痛苦的來源,乃由六根本煩惱而起的。現略說明於下: 一、貪—是貪愛、貪戀、貪著。對於五欲過分追求,或不義的竊取,或對於自我的財物與所學的理法,慳吝不捨,不肯惠施於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4-12-04 07:07:21)

(十七)宇宙器界概況 器界,即指有情眾生所依持之國土,和所資用之器物而言,或名器世間,或名器世界。 不論國土和器物,據實言之,都是有情各自之一切種識之所變所緣。然有情之種類繁多,且境界懸殊,故所變緣之器界,自是多式多樣;例如人類所見之江河,餓鬼則見為猛火糞穢,天人則見為金銀琉璃,而魚蝦則視同煙霧空氣。即就人類一道而言,雖以眾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