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LinMu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哲学史上的哥白尼——康德——

(2019-05-13 02:22:10) 下一个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康德的哲学著作主要是“三个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讨论的是我们认知的立足点,回答了“我能知道什么的”的问题,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是划时代的巨著,在世界哲学史上完成了哲学哥白尼式的革命。其他两个批判分别回答“我可以希望什么”和“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康德生活在18世纪德国柯尼斯堡。康德从小居安思危,怕死,八岁即患疑病症。疑病症本身是一种病,患者深信自己患了某种恶疾,反复检查身体,医生和检查结果均无法说服他。

他平日里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康德的散步被称为“著名的散步”,他每天3点半准时出门,教堂钟声随着他迈步出门响起。

康德曾两次准备走向婚姻的殿堂,但都毁于他的犹豫不决。第一次在他反复计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犹豫要不要向一位温柔漂亮的寡妇求婚时,她已经与别人走进了教堂;另一次也是在他思前想后时,那位小姐已经离开了康德的居住地。康德在其晚年的时候叹道:当我需要女人的时候,我却无力供养她,而当我能够供养时,我却不需要她了。

事实上,这位伟大的哲学家之所以不结婚,是因为恐惧:他害怕性爱使自己衰老。康德很迷信,他曾说,人生只有两件坏事——结婚和衰老。

康德认为体液在体内循环流动,只要不消耗,就会永存体内。体液代表生命力,丧失体液就是丧失生命。他甚至到处宣传不要接吻,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唾液。因为怕流汗,康德从不剧烈运动,散步的速度总是恰到好处。他相信性爱等于流失生命力,精疲则力竭,而婚姻等于慢性自杀。他的想法和道家止泄固元、交而不泄、返精补脑之说不谋而合。

这种荒谬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是有传统的,无论是中国古代的道教、佛教,还是西方一神论教的神职人员,都讲究禁欲。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就认为精液是脑汁,失精等于失去脊柱和脊髓,后背就会剧痛,人就会站不稳。这理论似是而非,在古代容易迷惑人,有腰痛经历的男人都知道腰痛和性爱的关系。

但是身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都知道产生精液的器官是睾丸,产生前列腺液的器官是前列腺。两者之间和大脑没有直接的通路,更不存在只要憋着精液就能够跑到大脑里去滋润大脑的说法。

康德渐渐体会到了独身的好处,过着单调、刻板的生活。康德在《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后记里说过:"女人会使男人眼光狭窄。在一个朋友结婚时,便是你们失去这个朋友的时候。"

康德哲学理论结合了欧陆的理性主义与英国的经验主义,提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康德第一个提出人看到的事物与事物本身不同,人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真正面貌。康德指出人类通过“知性”获得的科学知识,仅仅是对“现象界”的认识。而“现象界”中的东西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康德认为灵魂、世界和上帝这些理念都是“现象界”之外的,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在人的认识所达不到的领域,应当留给宗教信仰。

康德认为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无人能终生行善,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暴君并不愚蠢,他完全知道自己正在行恶。但为了维持统治,他必得行恶,同时踏着良心指恶为善。所谓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

康德反对用暴力手段建立民主。他断定人民造反成功后一定会用暴力把比旧制度更专制的体制强加给对立阶级。

疑病症患者康德健康活到80岁,相当于今人活到1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LinM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喜清静' 的评论 : 就算再有成就,也不要不谈恋爱~~
喜清静 回复 悄悄话 就算他活到120岁,也不要学他不恋爱。
LinM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茶儿只看到哥白尼~~
ARooibosTea 回复 悄悄话 哥白尼太有名了,不过早巳把他忘了九逍云外去了。谢谢分享重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