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一方客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接受平庸,享受平庸

(2007-11-16 22:10:44) 下一个
 
一位双料博士刚跳桥走了一年,又一个从小就优秀的博士又上吊走了。让人感叹之余又为他们个人不值,更为他们的老父老母伤悲。
 
连博士都能考上,干么还那么想不开。不要说你身体健壮,还受过那么多年的教育,就说你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只要有老父老母在,你也千不该万不该这样不义不孝,就这样不顾一切地走了。读过那么多年书的懦夫,书算是全白读了。其实,这位年轻博士要是上网的话,只要看看大雪的每一天,感受一下他的那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我想就足够让他再活一次。还有,就在优秀博士想不开的那一刹那,龙应台恰巧写了篇“跌倒”发表在《联合早报》。要是他能看到,想来他说不定也会改变初衷走人生的另一条路。
 
在这个万舟竟发的激烈社会,人是需要别人的关心,但更重要的应该是自个的平常心。看看他老爸,他的理想就只是想到靠近儿子读书的地方去打个工,能方便的看到儿子,整个人就感到满足,心里就感到踏实。看看大病在身的大雪,他只要有一天生命,就不仅为家人,而且为他根本不认识的边城他人捐献学费。---这种实在、自然、达观的的心理,活着就是人生的一片天地,活着就是人生的一片滋润。

人,其实就是要常抱一个平常心,不仅要学会乐观,还有学会平庸,
学会享受平庸。
 
在我们的时代,总是一边倒地鼓吹“出人头地”,鼓吹“出类拔萃”。不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还是传媒教育,都一味强调:面对挫折和失败时,要我们悬梁刺股,要我们绝地反攻,要我们“一定”要成为成功者。从来就没人教我们败了就认输,技不如人就求师学艺,命该如此就认倒霉。没人教我们,病了就看病,面对病魔就要仍然谈笑人生。没人教我们跌倒了就当个跌倒的人,平平静静,平凡无闻。想想看,社会上的绝大多数,本来就没站起来过。我们跌倒了只是重回到大多数。面对跌倒,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平心?为什么别人还会说三道四?
 

我们的社会老是认为不行就是孬种,平庸就是没出息。就像说台湾人不是统就是独,说政客不是左就是右,认定你不成功,就一定说你失败。这种简单的二分价值法,成了一种习惯的势利眼神和偏狭的道德风气,衍生出很多奇离八怪的东西,小则害一件事,大则害一个人。进而,害了整个一代,甚至害了本来就背着沉重包袱的整个民族。
 
我们不是说你一定要去当活雷锋,但“做一个螺丝钉”的精神还是挺可贵的。----一个人能甘心一辈子做螺丝钉,一辈子内心平静,可以确信的是,他的一生一定幸福。我们的农民就是这类的平静,西方的大多数人也是这类平静。
 
有人说农民不知苦只知乐,那是愚民政策。想想看,现在网络、电视、报纸、手机这么发达,资讯这么快,我想愚民,能吗?!一个人要能接受平庸,甘愿平庸,享受平庸,这可不是哪个党或国家的简单愚民,而是一项极其艰苦的自身的身心建设,是自己陶冶自己。自己平庸就是给自己找开心;尊重别人平庸,就是尊重人生自己。
 
我们说,虚伪很累,真诚最坦舒;学问很累,平庸很好混。可见平庸就像真诚一样,是人类最简单的最直接的素质之一。一个人能珍惜平庸就像能珍惜真诚一样,本来就是最基本的东西。但在这势利的社会里,真诚变得好累,平庸反被讥讽,真诚和平庸倒都成了多么难得可贵的品格和素质。
 
可能你才高八斗,可能你貌若天仙,但可能你时运不济,你就是不得志,你就觉得活得不轻松甚至没意思。要是你能接受平庸,没这种“一定要成功“的心理,你还会那么累?本来,人们何必整天追求那所谓的成功,也何必一味地争那出人头地。社会、大学、家庭早该教人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仅要学会接受平庸,而且要学会享受平庸。
 
一个人可能成功,但成功的人要学会内敛。若气高意使,当为人们不齿。一个人可能失败,失败的人要学会心平。人的格调要向上提升,人的心境要向下沉净。过去教人跌倒了要看谁笑到最后。其实整个社会里,大多人跌倒了,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机会,再也看不到你能笑到最后----进一万步,即使你就是能笑到最后,那又能怎么样?!
 
----深圳曾经让多少才女觉醒,原来你再聪敏,但比不上天生丽质,比不上只要你舍得,你就能得到一切;
 
----海外曾经让多少才子觉醒,就算你才高八斗,但坳不过生活现实,你要不为三两米折腰,你就得不到你的起码生活,还谈什么科研和创造;
 
----眼看着不学无术,眼看着其貌不扬,可他/她就是能飞黄腾达,就是活得有声有色,你不得不接受,你不得不服气。你内心不服气只能让你烦恼和难受,让你更加不平衡。谁又真的能改变那些你认为不公的现实呢?
 
----即使从小到大你聪敏过人;即使你全校第一高考第一;即使你毕业于北大毕业于哈佛,你出来了,也不见得就比别人好过。即使你名跃世界,家财万贯,躺下来也不过是一张床,死后也不过是一个穴。
 
----是的,你就是怀才不遇,你就红颜薄命。----你就要认。认了,你就过下去了,甚至可以活出一片阳光。你要是不认,你甘愿就此沉沦、颓废,你就会把自己被列入另类,就会被社会抛弃,甚至难得超生。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坚信,向现实低头是人类的一种高尚品质。不能向现实低头的人,那才是十足的懦夫和狂妄。有了这种原本的社会道德观,我们才有勇气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才能使自己保持平衡,进而才可能有机会改变自己突破自己。我们说人要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大概都是这种道理。
 
如果说今天我们大家普遍接受了平庸的价值,那我们的社会才真的叫和谐,人类才真的叫有希望。温总的眼泪胡总的和谐为什么,还不是希望大家普遍满足普遍幸福。在这种贫富不均的社会,普遍满足其实就是一种平心而论,就是接受平庸享受平庸,否则,就根本没有幸福可言,也根本没有和谐可谈。
 
古人云,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说的就是,接受平庸是人类生活中最简单最快乐最美好的选择;享受平庸是一种境界一种超脱一种视野。因此可以说,一个能接受平庸的人才是最有希望的人,一个能享受平庸的人可能才是最幸福的人。
 
————————————
附录:      跌倒 (---寄K) by 龙应台 ( 2007.11.09 《联合早报》,2007.11.10《明报》)


不久前,震动了整个香港的一则新闻是,一个不堪坎坷的母亲,把十岁多一点的两个孩子手脚捆绑,从高楼拋落,然后自己跳下。

  今天台湾的新闻,一个国三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胶袋套在自己头上,自杀了。

  读到这样的新闻,我总不忍去读细节。掩上报纸,走出门,灰蒙蒙的天,下着细雨。已经连下了三天雨,早上醒来时,望向窗外,浓浓的雾紧紧锁住了整个城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人生最后的三天,所看见的是一个灰蒙蒙、湿淋淋、寒气沁人的世界。这黯淡的三天之中,有没有人拥抱过他?有没有人抚摸过他的头发,对他说“孩子,你真可爱”?有没有人跟他同走一段回家的路?有没有人发简讯给他,约他周末去踢球?有没有人对他微笑过,重重地拍他肩膀说,“没关系啊,这算什么?”有没有人在MSN上跟他聊过天、开过玩笑?有没有人打过电话给他。用不放心的声音说,“嘿,你今天怎么了?”

  在那三天中,有没有哪一个人的名字被他写在笔记本里,他曾经一度动念想去和对方痛哭一场?有没有某一个电话号码被他输入手机,他曾经一度犹疑要不要拨那个电话去说一说自己的害怕?

  那天早上十五岁的他决绝地出门之前,桌上有没有早点?厨房里有没有声音?从家门到校门的一路上,有没有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使他留恋,使他动摇?

  我想说的是,K,在我们整个成长的过程里,谁,教过我们怎么去面对痛苦、挫折、失败?它不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里,它不在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或课程里,它更不在我们的大众传播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教我们如何去追求卓越,从砍樱桃的华盛顿、悬梁刺骨的张秦到平地起楼的比尔盖茨,都是成功的典范。即使是谈到失败,目的只是要你绝地反攻,再度追求出人头地,譬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洗雪耻辱,譬如哪个战败的国王看见蜘蛛如何结网,不屈不挠。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

  我们没有学过。

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现在K也绊倒了。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5)
评论
ForrestSton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我本尘世一尘埃,得以飞扬自满足!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Dying Professor's Last Lectur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QtwEKlUutA&feature=related

Dr. Randy Pausch's farewell lectur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oy4OvZeEwY&NR=1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b9_sWIRhI&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0 (con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jp_WdJ-3Xg&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HqdnjgkExY&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_5cTuXrpNI&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YIAbIlQ8o&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18CnoQbizA&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v8A2_biM&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HNBqm8xtE&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7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8azl1hqUaM&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_VcjTG4xh4&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9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5H5R2hC45o&feature=related

The last lecture of Randy Pausch 10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nD7i9XHL7k&feature=related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Randy Pausch得了胰腺癌晚期,他的“Make things fun”,“Life is a gift”和“Never lose the child-like wonder”鼓舞了很多人。

然而,“Stay positive no matter what, but not in denial”。恐怕是一个心智成熟的人最为重要的----“无论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在不拒绝负面现实的同时,要与正面/乐观同在,不要拈着负面/悲观走”。一个乐观的人看到半杯水,他会说杯子是“半满”的,而不是说“半空”的。一字之差,表达了人生多么不同的胸怀。

“有些事我们无法改变它,但我们可以决定如何面对它。我们不能改变手里的牌,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如何出牌。”有了这种乐观进取的心态,那不论是面对病魔还是面对失意,都可能以“出牌“的过程来改变我们的人生意义。

“Lets Fun Lead Our Life”----让乐观引导我们的人生。

Randy's 讲演视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HqdnjgkExY&feature=related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12月5日,同时代的人大教授余虹自杀。读他的自杀自白,更让人觉得这一代人的人生责任担子太重,活得太累,不够潇洒。

余虹,1957年生于四川,复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先后任教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调入人大中文系,为该系教授、博导。

余虹遗言说,在人大的经历为最有意义的几年。将全部藏书捐给文学院,祝福所有朋友,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

余虹个人博客摘录:“自杀不易 活着更难”

余虹曾于9月13日更新最后一篇博客《一个人的百年》,其中写道:

“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
pinkpony 回复 悄悄话 好文!

龙应台的文章提醒我们应该多关心周围的人,一句话一个眼神可能就会make a difference.
安静 回复 悄悄话 社会定位,心理定位都相当重要,人们打拼攻关,无论多么艰难最怕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唏嘘不已。

好文,赞!
老鱼 回复 悄悄话 对于正常人来说,杨子的话说得没错.但是由于专业的缘故可能杨子还不知到,只要是自杀了的人,生前百分之百患有抑郁症.问题是应该普及精神医学,及时发现这些病人.有人自杀前还带上自己的孩子,我遇到过多起类似案例,据分析研究,不是他们心狠,而是一种病态的爱,因为他们自己都痛不欲生,实在不忍心想象他们离开世界后自己最亲的人将面临的苦难,我的老师称此现象为"扩大性自杀".
秦兰燕 回复 悄悄话 不少自杀的人是患了精神压抑症,脑子里失去了化学平衡,应该尽早去看心理医生治疗。精神压抑症往往是遗传的,和其它遗传疾病一样顽固。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时候是很小的事情,就能跟定时炸弹一样被触发了。大脑生病和身体其它部位生病一样常见。跟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高尚与平庸无太大关系。周围的人需要学点心理常识,多理解多同情。把他们当病人照顾,不要跟他们计较,斗气。
惠兰 回复 悄悄话 接受和享受朋友有问候, 嘿嘿.
土村药师 回复 悄悄话 有道理,我们从来就没有站起来过,有何谈趴下?收了!
.川晔 回复 悄悄话 什么叫平庸啊?应该先定义吧!平和 != 平庸。 平常心也不等于平庸。恰恰相反,能有平常心的人通常比较超凡脱俗。

这个题目本身就是有哗众取宠的成份,还享受平庸呢!说享受平常心我也不会来跟你抬杠了。
白荡海 回复 悄悄话 很有道理.顶一下.
xingfu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很感动。

那天看那则新闻我也很难受,质疑我们的高校为什么没有心理素质的教育。而且为什么也没有心理咨询处呢?

这个社会只教人成功,却没人教怎么面对挫折。最后吃亏的还是些面皮薄的老实孩子。

愿每颗脆弱的心灵都学会坚强乐观地生活。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赞!顶!
金色的麦田 回复 悄悄话 信上帝的人都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上帝的面前都是一样的,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一样的重要。
梁舒婷 回复 悄悄话 当天看到那香港科大博士生的报道,我也很受打击。我也失眠了。其实,我们很多在外留学的人也一样,感到活着的压力越来越大。我自己倒是自认平庸,但是周围的亲人的期望是不能无视的。
杨子 回复 悄悄话 面对挫折该怎么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能够过来,现在还能谈笑风声,说明大多数人的承受力还是不错的。我们在这的诸位也算好汉了。

看到有关科大少年班的报道,看到最有名的宁铂和干政的情况,就是大学毕业前他们太一帆风顺了,结果那么不顺。这倒让我想起当年第一届少年班里那位年纪最小的林xx,由于在大学里往下靠了一级,跟着79级毕业,考上了研究生。那时在研究生班里,他是最懂事,最有礼貌,最平心静气,最会跟人打交道的。比起宁铂、干政,看来得意的人早点受点挫折真的是好事。

暗香清影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赞!!

看了他的报道,深深惋惜。“接受平庸,享受平庸”,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经历过,思考过的人才能够体会。他的一生太一帆风顺了,所以少了应对挫折的能力。
小米和小麦 回复 悄悄话 我老公常常说一句话,其实也是对我说的:把自己看得渺小一些!
melly 回复 悄悄话 Self-acceptance may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make people happy. Hope for the best, but also prepare for the worst.

Thanks for sharing.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三教九流中还有上中下之分,学会享受并乐在其中真的很重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