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那些黑暗中能点亮人的灵魂的电影

总有一些理由让人爱这个世界和爱活着,电影算是一个。看电影是我的大乐趣,也是我了解人的通道。
正文

《如果爱》:形式背后的文化

(2006-02-03 17:22:45) 下一个
看了《如果 爱》这部模仿了《红磨房》和《剧院魅影》好莱坞歌舞片的中国电影,明星很好看,周迅、金城武、张学友,视觉也很漂亮,很多场景的设计很有欧洲电影的风味。影片的故事层和表演都很吸引人,但问题是那些歌舞场面是那么别扭,中国人穿小丑的衣服表现鬼魅和内心的魔鬼是那么牵强生涩,昨晚睡着以后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中国艺术的总体风格是象征,手段也是和象征有关的,诗是象征的,借物喻人、抒情或表达哲理,是那种从具体的形象到抽象而不可方物之物的创造和想象,戏曲也是象征的,对人物的造型那种抽象的概括提炼,简单而深刻的艺术手法,都是象征性的,这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比如中国人重视对世界是体验而不是知性,是由感性出发而回到更高级的感性的过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与外物的映照中产生的艺术经验。西方艺术传统是很重视客观的模仿和主观的表现,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方法在西方艺术作品中一直并存。我总是在看欧洲电影,比如象《红色沙漠》这样的片子时产生非常强烈的困惑,就是一些他们文化环境中的符号是多么难以读解,在表现和真实之间的关系如此把握不定。就象欧洲既有写实的古典主义画派,又有后期印象派、立体画派,那么抽象的形象。从电影上看,法国电影《工厂大门》是对现实纯粹的纪录,很多年下来就有纪实美学影响的电影,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也由来已久,那种完全抽离了现实情境而又以感性的方式编排的场景有点象中国京剧的某些表现法,不同在于,中国京剧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教化为诉求,在表演上的程式化形成了一套具体而微的象征表意系统,但表现主义艺术在本质上是个体化而非体制化的,那些符号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不是中国人的审美方式。所以在看《如果爱》时,有一种梗塞感,那种审美总是不流畅,每当在歌舞段落时,这种感觉就会出现,那些写意的场面,夸张的人物,如格言和谶语般的唱词,都与它的故事情境的趣味相冲突,当张学友在剧院沉思后开口歌唱时,我觉得那是《剧院魅影》的场景,那样的文化间离感让人在故事中进进出出,不能浸染其中,即使我也承认那是很好的音乐和很精彩的调度。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XiaoPingZer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觉得PERHAPS LOVE 这部电影根本看不下去. 觉得缺少原创精神,演员演的太假的感觉. 喜欢看你的评论,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好看的自己还没有看过的好片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