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州话 苏州人 苏州城

(2023-08-12 10:18:12) 下一个

群里有位苏州籍群友经常用“俺”代替“我”,印象中“俺”是北方人的语言。几轮讨论下来了解到:苏州人的“我”,读音与“ewu”近似,“鹅屋”两个字的读音,苏州人认为“ewu”与“俺”的读音“an”之间仍然有较大差别。苏州话的特点是语音缠绵,听苏州“小娘鱼”(苏州话:小姑娘)的轻声细语,可谓宛声悦耳。

“文革”期间,同一幢楼里搬来一家新邻居,这家的女主人是苏州人,有一对长得非常可爱的小孩。有一天,大家在门洞前的花坛里栽种香椿树,这家的男主人加入了大孩子们的栽树行列,指导大家怎样栽树,还传授了老家江西人用香椿树叶炒鸡蛋吃的经验。这时这家的小男孩凑上前来,用一口纯正的、软绵绵的苏州话背了一首童谣:

       麻子麻,爬枇杷,枇杷树上一条蛇,吓得麻子颠倒爬。

童谣的最后四个字“麻”、“杷”、“蛇”和“爬”在苏州方言中押韵,听罢所有大孩子们都笑翻了。从此以后,大家都管这个小男孩叫“麻子麻”。这家兄妹两人的相貌都随他们的母亲:细皮嫩肉,红唇白牙,见人总是笑眯眯的,这样的孩子人见人爱。女主人在苏州的医院工作,只要回来与家人团聚,他们家门前就会晒出女主人为全家人洗净的衣服。不知不觉地,这家的两个小孩都长大了,因为有着严格的家教,这家的孩子们走到哪里,一直都装束整洁,待人彬彬有礼,可见家教对人的行为和举止有着很大的影响。

苏州是江南的名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封建帝制时期,读书人通过科举制的选拔成为朝廷的官员后必须终身为朝廷服务,只有年老体衰得到皇上开恩的官员才能告老还乡。江南的苏州、杭州等城市是官员养老定居的首选地。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是高学历的文化人,他们的居住地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苏州评弹和苏州昆曲。此外,苏州的丝织工艺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与苏州艺人的细微入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分不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人的烹调技艺,腌笃鲜、蟹黄豆腐、百叶结烧肉都是苏州人的贡献。苏州人普遍讲究食品,作家陆文夫先生[1]在一部小说中介绍过,苏州人即使吃一碗清炒虾仁的“头汤面”,也“要宽汤,重青,要浇要过桥,硬点”。这篇小说问世以后,职业行家中多出一个新类别:美食家。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2]祖籍苏州,为了把园林元素融入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他特别邀请同济大学古建筑教授陈从周先生[3]担任顾问。陈从周先生与苏州人俞平伯先生[4]有过文化方面的交流,他对苏州园林建筑有不少独特的见解,比如他曾经提出:园林中前后院之间的隔墙上安装棱花窗,从前院透过棱花窗可以窥视后院的景观,这种处理方法被他称为“借景”。1980年代中期,有一次在陪同德国外宾参观拙政园的时候,因为当时不会德语,只能用英语勉强解释了“借景”的概念,外宾一脸茫然的样子:“借”字分明包含“transmission”(也即“从一处转至另一处”),两院之间一堵安装棱花镜的墙,后院的景观怎么会被“借”到前院来呢?不同的文化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如同一个概念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表达一样。

很多年以后,和当年的德国外宾 ― 德国布伦瑞克大学教授,在德国共游潜园时,我们回忆起当年曾经使用“借景”一词的往事,最后大家的一致意见是:如果在翻译“借景”的时候用“透视后院风景”表达从棱花窗窥视后院的景观,外宾更加容易理解“借景”的意思。

2023年8月

注解

[1] 陆文夫(1927 - 2005),参见小说《美食家》。

[2] 贝聿铭(1917 - 2019),美籍华裔建筑师。

[3] 陈从周(1918 - 2000),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4] 俞平伯(1900 - 1990),著名红学专家。

[5] 潜园,坐落在德国波鸿市,由同济大学张振山教授设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TYTOU 回复 悄悄话 碰巧30年前在苏州生活工作了几年,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对所谓的吴侬软语有了深刻的体会:一次去医院,长长的走廊尽端一间诊室传来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怒骂,当时还听不懂苏州话,只是觉得恶狠狠的,还是女医生,当时和老公对视:说好的吴侬软语呢?我所在的外资公司招了若干当地高中毕业生做前台或秘书打字一类的工作。平时她们在一起说话之脏,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好言相劝:女孩子家家的,不要说话这么难听。反正我是再也不信什么吴侬软语了。那只是外界赋予他们的一个标签
柏舟泛流 回复 悄悄话 我的朋友是苏州相城人,那算不算苏州人? 因为他说阿拉,我以为苏州人说我阿拉。昨天打电话专门向他求证了一下,他说苏州市里人说阿拉的多得是。

苏州这么小还要分得那么细? 真的有点小气了。上海人那么挑剔,好像也没把嘉定人不当上海人啊。
玫瑰本来是玫瑰 回复 悄悄话 说阿拉的从来不是苏州人,大概是靠近上海郊区的吴江震泽一带的,出来也自称“苏州人”。现在行政划分是苏州,但他们从来不是苏州人。苏州人从来不说阿拉,正宗苏州人从来就不多,49年前苏州城里人才十几万
麦琪儿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通过地方话口音,引出那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建筑风情,名人概况,使读者对那个地方有进一步的了解。苏州话要把音写全,确实不易,还是要听了才知道。Well written!
jianchi9090 回复 悄悄话 苏州人从来不说阿拉,那是上海话。 苏州标准的我就是“偶3声‘
柏舟泛流 回复 悄悄话 苏州人说我都是说 阿拉, 跟上海话是一样的。怎么成了 ewu?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