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盦

出生于中国,现居澳洲。职业医生。曾經馳騁澳洲政壇。
正文

单枪匹马泛孤舟

(2023-10-05 04:25:14) 下一个

文章曾获刊登于澳洲网等平台。为保护个人隐私而略作修改。

单枪匹马泛孤舟

-参加多元文化及健康委员会小记

    九月的澳洲,已然春意渐浓。尽管新冠疫情仍在,但人们似乎早已按捺不住,大大小小的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展开。作为某州执政党,内部的政策制定委员会也开始如期进行了。

    我有幸当选成为多元文化政策制定委员会成员,并列席参加健康政策制定委员会。作为移民及执业医生,能为政府在这些方面的决策尽些绵薄之力,亦是好事一桩。

    鉴于有些尚属内部消息,而且第一次会议一般都是选出主席及秘书长等例行公事,所以暂且不表。但参加完上述会议以后,总觉得有些事情如鲠在喉,不得不一吐为快。

    首先要讲的就是会议代表。每个委员会的代表都有几十个。可猜猜我们华人有几个?凤毛麟角!在多元文化政策制定委员会里还有另外一两个华人,但也都是第二代移民ABC;像我这样‘原生代’如假包换的正宗华人移民几乎是绝无仅有。而我之所以要提这个,绝不是为了炫耀。说实话对于曾经当过澳洲市议员及市长的我来说,参加这类活动还真只是想为百姓做点实事。

    说到这,我们还不得不对祖国的近邻,印度朋友们竖上大拇指!据说他们的族裔在世界各国已有7位总统总理了,而我们华人呢?

    再讲回到两个我参与的委员会,多元文化的那个里面几乎有近十个貌似都是印度裔。而健康委员会新当选的主席,又是一位年轻的印裔。相比之下,我们华人是否应该深思呢?

    有人或许会说:他们从小接受英语教育,虽然口音很重难懂,但至少能说会道,不像很多华人那样即使文笔尚可,但‘有口难言’。确实,在下要不是因为来澳较早有幸接受良好的英文教育,焉能在医学界立足,更遑论驰骋政坛! 但这或许祇是原因之一。依我的一管之见,还是我们华人极度缺乏参与感。更可悲的是凡事‘向钱看’。记得我以前鼓励华人同胞参政议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而我的回答则是;这对你个人或许没有任何好处,但对我们在澳华人则会有很多好处!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我们华人能够像印裔人士那样积极,我们还会如此被人随意欺负么?再提另一个族裔:犹太人。他们在澳洲的总人数与我们华人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的团结程度足以让我们个个汗颜!反观我们,‘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更有甚者,宁可与其他外人联合,也不让自己看不顺眼的‘本家’成功! 不是有这种说法吗;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而几个中国人在一起都变成了虫!

    这些话或许听着刺耳。但爱之深则责之切;正所谓‘忠言逆耳’是也。

    最后要声明的一点是:我以上所说的都祇是对事不对人。敬请各位千万不要‘对号入座’,拜托!

    古代诗人李白曾有名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现代人头发都短,‘披头散发’反倒成了时髦。开完两个会议以后,我还真有‘孤掌难鸣’之感,泛一小舟,孤立无援。奈何,奈何!

    记得当年有善意者说我多年来为了替澳洲华人争取权益奔走呼号,但势单力薄,看着让人觉得可怜。而今‘廉颇已老’,虽仍能饭,但实有力不从心之感矣。唯愿能如鲁迅般凭着吶喊呼吁,或能唤醒一众‘商女’,为我们在澳华人的将来,为我们要在此地生活繁衍的子孫后代們,奋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