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狗屁一卡通

(2022-12-15 01:01:09) 下一个

狗屁一卡通

                                               2004年12月3日

何必

对于记者采访中遇到的充值难问题,一卡通公司承认确实存在……(略。)

节目中展示了一卡通公司专门向该栏目发去了说明函,以及购卡充值所涉及的农行北京分行、超市发公司就此问题的书面解释。作为新闻工作者,能通过业务而获取如此重视以及反馈,也算是很有成就感了。

起因是,该栏目针对北京目前在公交车上已经普遍安装了的一卡通设备、以及公交月票铁定将要死亡的命运,把新闻着眼点放到了目前一卡通使用的便利程度上,并分别于11月30日和12月1日,由记者亲身体验的方式,先后就购卡充值以及持卡乘车进行了实地观察。结果发现,要是想给这卡充值,非得跑断了腿,而且这充值过程几乎完全可以在电视节目里的真人秀当中作为难关,看谁可以最先将卡充值。该卡所附带的说明书上列出的充值场所竟然基本上都没有该项业务,说明书上所列若干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说从来没有安装过,而农行也因为没人办理过而将此业务拿下柜台,好不容易找出满是尘土的充值机器,预热调试程序鼓捣半天才充上,而且未能按记者要求只充10元,因为只有30、50、100元三种定额发票。这个过程中记者按照说明书上的一卡通咨询电话询问地点、业务等总共打了不下10次电话,前后总共花去了4个多小时时间。而使用过程中,则麻烦更大,听说记者和摄像二人要使用卡,司机干脆把车停下来开启刷卡机,全车人恶狠狠盯着记者二人,以为他们多事,而且记者一卡不能供二人用,必须从前门上一次车刷一下从中门下再从前门上一次,为了避免麻烦,到站后售票员干脆直接让二人走了,连卡都没刷。

也就是为了做节目,否则大概是不会有人有这份闲情逸致去与这倒霉的卡叫劲。想必充值点的工作人员心里也在疑惑,除了记者,不会有人如此叫真。

倒是节目播出后一卡通公司的反应很及时,说是北京市有关领导看了节目,指示一卡通公司老总也必须看,并给予答复。要不是市领导,栏目组也没这份待遇。

米卢怎么说来着?“态度决定一切”,一卡通赶紧就此事向电视台做出解释,并责成充值的农行和超市发也连带着共同进行书面解释,这事还真是新鲜。

该栏目做了很多报道,类似银行卡收费、取消公交月票、酒店12点结帐、停车难、空气污染等等,从来没有得到过这般迅疾的回馈。这次为什么如此认真?

如果考虑到为了这一卡通,北京市已经投入了8亿元,而且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都在说一卡通取代公交月票势在必行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的背景里,也就可以明了为什么说一卡通使用难会招致超快速反应的原因,在公交月票寿终正寝而要被一卡通顶替之际,千万别闹出一卡通的麻烦来。

人们现在的误区是,一卡通与月票是对立并且不共戴天的,是一个要取代另一个的。其实,二者共存是完全有可能的,并不存在这种替代乃至不可并存的属性。而取消月票,则是政府放弃自身责任的具体表现,是逐步降低社会福利的倒行逆施。

即使只看一卡通,北京市又别出心裁,搞出了与大多数使用刷卡单一计费乘车方式的城市不同的分段计费手段,目的还是要把北京城市交通成本再抬上去,从乘车者口袋里强取豪夺,而且比其他城市更为凶狠。如今这城市管理部门不想着如何给居住在城市里的居民谋福利,满脑子净是如何从居民那里捞好处,在市场化的旗号下,通过提高收费水平的途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为此,相关部门不惜无视北京公交车拥挤得密不透风死去活来的现实,搞出了前门上车刷卡后门下车再刷卡的鬼把戏,给原本已经非常不便的公共交通增加难度。本来,现行公交车门设计为1.3米宽,就是为了能够同时上(下)两个人,而一旦实施刷卡,必须按部就班一个接着一个刷卡,上下车都如此,而且还不能哪个门上还从哪个门下,哪怕只有一站路程也要从前门挤到后门完成两次刷卡动作。

司机操作失误导致计费不准?没关系,再上GPS卫星定位系统,直接交由电脑控制,与国际接轨嘛。当然啦,这还是要追加投资的,就像北京弄了那么多中看不中用的停车咪表那样,劳民伤财,耗费了上亿元,所需人员比不用这表时还要多,说是咪表或GPS又会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也是符合邓小平理论的呀。

看来,政府是下大力气要与这“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公交月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胡言乱语)誓不两立,弄出了一卡通这么个人嫌狗不待见的玩意儿来蛊惑人心搜刮民脂民膏,加大城市生活成本,降低北京的城市竞争力。怎么看,这种举措也是在毁这座城市。

如此,再看一卡通公司方面对节目的反应,就别有风味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