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伦敦国家美术馆攻略

(2021-06-05 14:07:03) 下一个

伦敦国家美术馆的观赏要点,包括荷兰画派、欧洲晚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和西班牙文艺复兴。英国画派的特纳和康斯泰勃的代表作也不少,但据说Tate更多。

坐落于Sainsburry新楼的欧洲晚期中世纪与文艺复兴(1250-1500)汇集了大批史上神作,达芬奇、拉斐尔、扬·范·艾克、丢勒、梅姆林....扑面而来,目不暇接。

宗教场面自然居多,人物题材更为感动,无论是主事者的悲悯,还是信仰者的虔诚,都把安宁与舒缓传递给了观者,不由得人再烦躁和恐惧。这不但是艺术的感染力,也是信仰的心理机制。

西欧凉爽湿润的天气,没有雨热同期的自给自足,多多少少依赖商业,近的各种集市,远的沿海甚至远洋贸易。各路诸侯凭着战功,分得一块地,在路上立卡,在河上设关,收上一分税,就建起一座邦国了,保境安民之下,百姓也乐得一份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

利益之争,时常引来“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打打杀杀,维京、蒙古、突厥也不远千里慕名劫掠,一旦鼠疫、天花裹挟而来,更是无处可逃。教会因此挺身而出,不但纾困救灾,还提供了心理避难所。久而久之在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道德规范及政治形态,管理者的悲悯与被管理者的虔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不是很熟悉呢?但却结结实实地适应了那个一千多年里的田园生活。

然而,贸易带动生产,生产倒逼发明,随着知识的积累,机器出现以后,资本迅速变得比土地更重要。产品多元化、交易自由化,协商、妥协,逐步解构了旧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形态,还有道德体系。

伟大的亚当斯密顺藤摸瓜,找到了“个体自私引致社会进步”的认知,这个共识着实令人安慰了好几百年;凯恩斯这个狡猾的剑桥生,捡回了国家因子,又安定人心几十年。

事到如今,又到了一个修正时期吗,还是更进一步的体系重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