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麦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国散记(6)- 人文之旅/ 我曾经迷恋的和至今不能忘却的

(2023-08-27 05:48:46) 下一个

回国散记(6)- 人文之旅

我曾经迷恋的和至今不能忘却的

兰州是中国唯一被黄河穿过的省会城市,南北两山夹河而立。那时候我家住在河的南边,听说同学中有家住河北的,就会觉得特别遥远,但到了上高中的时候,我开始羡慕他们,因为学校允许家远的学生住校。少不更事的时候,是多么地期盼自己能远离父母的絮叨和监控,放飞自我。

身处偏远的大西北,兰州让全国人民熟知的东东肯定不多。但有两样,出自兰州而且全国人民都知道,第一当然就是上篇谈到的兰州牛肉面;第二,麦子自信大家伙儿应该不会反对,那就是曾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的杂志《读者文摘》。

一碗面,一本杂志,物质和精神,兰州还真都没拉下。

《读者文摘》,创刊于1981年4月,后来发生了涉嫌侵权美国《读者文摘》的纠纷,于1993年3月改名为《读者》。

当年的中国刚从千疮百孔中挣扎出来,百废待兴,我们渴望阅读,经常沉醉在文字的海洋里不能自拔。《读者文摘》就是这样来到了我们的面前,为闭塞的心灵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和未来人生的窗口,让我们穿越时光,游走于不同的故事和思想之间。在那里,我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学会了思考,让我在后来的人生中保持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当时的我和同学们是那么地迷恋《读者文摘》,即使后来上大学去了北京,也是几乎每期必读,里面的科学知识、历史人文、故事小说、文艺评论、心灵鸡汤甚至读者来信等等内容,都让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我还经常弄个专门的笔记本摘抄里面的金句。不夸张地说,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读者文摘》承载了我们那一代人无数美好的回忆,成为了我们那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读者文摘》的娘家甘肃人民出版社当时就位于我家斜对面,每次放学回家经过出版社的大门,我就觉得自己是三生有幸。

所以,因了这份眷恋和情怀,我带着同行的他们仨专门去“朝拜”了《读者》大厦,里面有读者博物馆,可惜6月的时候博物馆主馆还不让个人参观,只能单位组织才能放行(据说从8月起就开始对公众开放了,我们没赶上。)。于是只好去了隔壁的读者插图艺术馆。

《读者文摘》创刊号,封面人物是蒙古族演员娜仁花。

离《读者》博物馆不远的地方是敦煌艺术馆,我这个所谓的甘肃人很是惭愧,没去过鼎鼎大名的敦煌,只好去这个艺术馆熏陶一下,进去了就不想出来了。如果因为时间关系无法亲身前往敦煌打卡的朋友们,我强烈推荐这家充满了敦煌元素的艺术馆。

不用预约无需证件就可以免费参观,这是最令人欣喜的一面。

进去后就看到一段话: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到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

里面既有按原样大小复制的莫高窟第220洞窟,也有众多迷你仿真石窟,还有用高科技完美复制的壁画、3D制作的佛像雕塑和娓娓道来的莫高窟故事。

艺术馆里人不多,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在里面静静地观赏博大恢弘的艺术瑰宝,领略丝绸之路的千年繁盛,了解风雨敦煌的前世今生。

莫高窟是从公元四世纪开始修建,一直持续到十四世纪,前后大约有一千年时间。保存到今天,洞窟数量是735个,其中有壁画有内容的是492个,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适合对游客开放的洞窟数量并不多,每年大概也就能开放40-60个左右。

从艺术馆出来后,来子感慨说:不少洞窟的出资人(当时称之为供养人)都是当时的权贵或富商,最初动机并不高尚,他们开凿洞窟绘制壁画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把自己当下的奢靡生活记录保存下来,同时也祈愿神佛可以保佑他们来世还可以享受同样的荣华富贵。

正是如此,尽管敦煌壁画的创作是多个时期、多个文化背景下众多艺术家和匠师集体努力的结果,他们将宗教、艺术和文化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了这些传世永存的艺术珍品。但背后的实际供养人是宫廷、富商、寺庙,其出资背后的真实目的也各有不同,或是为宗教宣传、或是为祈求福祉、或是为炫耀地位,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壁画的内容其实更多反映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给后人带来了“繁荣盛世”的感觉。

隔天我们又去了甘肃最重要的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这个需要网上预约,但比较容易,提前两天就能预约到,不像陕西博物馆和国博需要抢票。

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著名的马踏飞燕,也叫铜奔马,1969年出土于武威市雷台东汉墓。马踏飞燕现在是中国旅游的标志。

奔马三足腾空、昂首嘶鸣,落下的一足踏于飞鸟之上。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当年上学的时候,日记本的扉页会写上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之腾飞而奋斗。”

这次回兰,把存在父母家里的12本日记统统背了回来。这些天翻看八九六四前后的记录,几乎夜不能寐,再次回忆起我所亲历的那个夏天,那个广场,那些熟悉的一张张年轻有朝气的面庞,其中一张永远定格在那个夜晚。三十四年弹指一挥间,他的不少同班同学已成为中国的名记,但他永远停留在了那个夏天,停留在了永远的二十三岁。我一直不敢碰触这个伤口,但记忆是永存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旦想起,就是胸口的痛。

有人说“别动不动就批判中国,中国不好,对你有什么好?” 批判中国政府,就是期盼中国不好,就是不热爱祖国,原谅我的浅薄,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中间的逻辑关系。

谈到爱国,在和平年代,有谁会比当年那些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坐在天安门广场的莘莘学子更爱这个国?但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因为这场深爱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一部分人不得不远走他乡,从此断肠天涯。

抱歉,天马行空,又跑偏了。

个人认为甘肃博物馆里面最值得一看的就是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厅和黄河古象厅。甘肃省的名字来源于古时的甘州与肃州,甘州即现在的张掖市,肃州即今日的酒泉市。这两个地区都是古代河西走廊的重镇,丝绸之路的要地,所以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根据相关资料,一般所说的丝绸之路,指的是欧洲、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商人,从西域经敦煌进入河西走廊,到达汉唐时代的中国首都长安的贸易线路。丝绸之路总长是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占了大约整条丝绸之路的五分之一。当年的丝绸之路是汉唐繁荣昌盛的证明,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宴。

但到唐末宋朝以后丝绸之路开始渐渐衰落,为什么?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夏崛起之后,阻断了丝绸之路上的官方商业贸易,后来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商人们开拓了收益更大的海上通道,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等到了新中国的时候,甘肃已经成为了老少边穷地区之一,当年令人羡慕的丝绸之路要塞变成了人人嫌弃的荒凉大西北。这说明了什么? 文化交流与贸易顺畅是有多么地重要。

好博友西西曾告诉我她当年去兰州坐了羊皮筏子,看了兰州水车。我这个号称生在兰州长在兰州的,居然直到今天才有机会去体验羊皮筏子,观赏兰州水车。

远远地看着黄河上飘荡的羊皮筏子,人筏一体,就象一叶扁舟颠簸而行,生性胆小的我就担心会不会被激流掀翻了,俺尽管能在水里扑腾两下,但可坚持不了太久。好在这次有其他三人同行,总不会对俺见死不救吧。

(网图)

等穿上救生衣,真的坐上羊皮筏子了,怯怯的感觉不翼而飞,心情很是愉悦,看着岸边的人们,突然产生出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英雄气概了,甚至恨不能高歌一曲。

后来聚会的时候和发小们说起自己这次才坐上羊皮筏子,他们全笑了:“我们至今都没坐过,你不知道吗?只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兰州本地人不坐。”

“为什么?”

“居然还问为什么,你到底是不是兰州人?因为从小爹娘就教育不许去黄河边玩,黄河表面平静,下面可是暗流涌动。每年魂归黄河的人都不在少数。”

看来我这个兰州人确实有些假冒的成分。

坐羊皮筏子吓人,羊皮筏子的制作过程也挺瘆人,所以不想在文里赘述了,有感兴趣的谷歌一下都能读到。

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年当然是为了运输的目的,但现在只是作为旅游项目了。现在黄河兰州段上常见的是以13只羊皮扎成,可坐五或六人的小筏。

100元人民币一位,漂流大约20分钟。依依不舍上岸,慢慢溜达,不经意间看到了水车博览园。

兰州一向缺水,所以黄河水车就是古代的自来水工程。根据记载,黄河水车是明嘉靖年间兰州人段续研制的。段续在西南各地任职时,发现那里多用木制龙骨筒车汲水灌田,便以竹片做成模型带回兰州,并两次赴西南考察,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研制成功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轮式的第一个黄河水车,人称祖宗车。黄河水车解决了河岸高、水位低难以提灌的困难,因此沿岸农民争相仿制,一时间黄河水车四起,使干旱少雨的兰州黄河两岸农田大大受益。

欣赏了那么多精致的器物,参观了这么多智慧的发明,我的个人感受是,从古到今,中国人都有着超群的才智和能力,但为什么会步入今天这个怪圈?脑海中想起一句话:“人类会反复经历苦难,是因为我们擅长遗忘“,我们这个民族太擅长遗忘了,或者说某种机制刻意制造了这种遗忘,但它最为独特的是从不遗忘别人的错误,但总能放过自己。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都会说向前看,于是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指引下,我们在路上狂奔,如同兔龟赛跑,自大和狂欢之后,陶醉在老子第一的天朝梦里,而对于我们在路上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和所受到的每一处伤害,都没有反思和歉意,以放下为由,遗忘殆尽,于是历史不断重演,灾难周而复始。

游客们都围着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像拍照,雕塑家何鄂曾经这样讲述自己在1986年创作时的内心表达:“我既是一个母亲,在伟大的祖国面前,也是一个‘黄河儿女’。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才华奉献给中华民族。” 对何老师的情怀,我是尊重的,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情怀。

站在“黄河母亲”雕像的这一天,适逢六四,看到“母亲”这个字眼,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三十四年前站在校门口苦苦等待她那17岁孩子归来的天安门母亲 -丁子霖老师,当夜无眠,校门口哭声一片,血色的暗夜里,每个人都泪流满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3)
评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个儿' 的评论 : 谢谢大个儿专门来读我之前的博文,也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原来你有这么多亲戚工作生活在兰州,和大西北的情分很深。兰州还是有不少变化的,你将来有空可以再去那里看看,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问候新年好并祝周末愉快!
大个儿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喜欢看麦姐的文章,此文更爱, 2003年我陪父亲去兰州祭祖,我的爷爷在中年时从苏北去了兰州工作(教师)后葬于此地,我的姑姑和叔叔也就工作和生活在兰州了,兰州人给我的印象是有文化底蕴朴实就像西安人和太原人有文化根基,没有太多的铜臭味儿。读者文摘这本杂志也是我的最爱,以望每年回国返程时都在首都机场的书店买几本合订本,直到2015年后就买不到了,店员说买的人太少也就不进了,他们只进一些好买挣钱的时尚杂志等了。看了麦姐的文章,以后还要找机会再去兰州。谢谢分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谢谢采心一回来就入城读文,感谢你的美言,俺好好努力。理解你缺乏回去的动力,再等等吧,等更友好的时候,希望能等到。备有救生衣,上筏子之前必须穿上,万一翻了还可以扑腾几下。娜仁花是挺漂亮的,创刊号特意没有标出名字,也许是想让读者只是专心欣赏青春的美丽,而不要在意是不是明星。快周末了,你刚回家好好休整下,祝周末愉快!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忘了告诉麦子;俺当时还挺喜欢娜仁花的,不过太多年过去都忘了她长啥样儿,看你的图片认出了她。侧颜好漂亮:))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一碗面,一本杂志,物质和精神,兰州还真都没拉下。——麦子总是这样,言之有物并微言大义,狠狠地赞一下。。。

兰州和敦煌一直是俺要打卡的地方,可惜这几年缺乏回去的动力,一直拖着。羊皮筏子是第一次知道,看上去很刺激啊,想问麦子上面有没有预备救生衣啊?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抱抱蘑菇,让你白跑一趟,今天找时间敲出来。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从水沫那追过来看麦子的看海日记,期待!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蘑菇,抱歉,我也回复晚了。谢谢你在外面打球还惦着来留评。你说得没错,确实恍如隔世,站在读者大厦那里,我也有这种感觉,岁月如烟,好在记忆长存。祝你休假愉快!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殊途同归?可能都归于宇宙大灭绝吧。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在外面打球,来晚了!要不是麦子说起,都忘了读者文摘是兰州的。那些年代,读者文摘从中文的读到英文的,那些小故事、那些心灵鸡汤,想起来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我没机会去过兰州,跟着麦子感受兰州:风土人情、历史和情怀,感慨万千,谢谢麦子!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我是正着听。解决分歧的办法是时间,过了若干年发现原来的观点都很可笑。最后大家都殊途同归,到了下一代人,都变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潇潇' 的评论 : 美潇潇来了,原来你这个大作家是《读者》的供稿人之一呀,那和《读者》就更有故事了,有空的时候好好写写。《读者》这么吸引人,就是因为吸引了如你这般优秀的作者为它提供稿件,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了高质量的水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iaxi' 的评论 : 谢谢西西,不晚不晚,给你上杯三炮台。《读者文摘》当年的编辑就是两个理工男,编辑部的小屋就6平方米,没想到杂志出版之后就一炮打红。我坐羊皮筏子,完全是因为你提起过,否则我这次到兰州还是会和它错过,感谢西西,尽管当时也是怕怕。黄河缆车也是外地人坐,是没错了,兰州人都是走过中山桥。:)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皮卡兄分享,你在准备回国之事了吧?你看来是《读者文摘》的忠粉呢,我走着走着就远离了它,但心里是有它的。《读者文摘》和读者们是相互成就,希望它能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大潮中找到新的立足点,越来越好。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呵呵,原来普京一直盯着俺们呢,你的话我一般反着听,不过,这句话俺是赞同的:“大家都有一杆秤”,但秤砣是什么很关键。咱们是读同一本杂志长大的,怎么觉得渐行渐远呢。
x潇潇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姐介绍,让我看到《读者》的大楼,很亲切!读者是全国人民都喜欢的一份杂志,也是民间杂志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我有幸在【读者】发了一篇文“我是中国妈妈”。所以更爱【读者】。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迪儿,我有印象,是在我转发麦二哥写兰州牛肉面的文下面,我告诉你那是白塔山。你在西安上学,西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西安的宝贝远超兰州,所以你不会对兰州印象深刻也正常。
谢谢迪儿对我的夸奖,尽管愧不敢当,但我会当作对我的倾情鼓励,也感恩和你在文城的相识相知。我下篇写西安,就准备偷懒了,迪儿的西安系列,我不能超越了,就借你的光说说我这次为什么会去西安。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琴音悦然16' 的评论 : 谢谢琴音,你和兰州人家有这么一份情缘,真是难得。你居然现在还保留了不少《读者》,也是难得,看来像你家的大花园一样,你家里一定有不少珍贵的收藏,不是说古董,是带给我们情怀的东西。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谢谢海风姐,你出国早,你这么一说,《读者》也算是走出国门了。你将来回国有机会可以去甘肃或是大西北转转,可以带给你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谢谢禾儿用了“飒!”字来形容俺,感觉上次是我们大家伙用来夸娘娘的,和我们深爱的班主任靠近,也算是我这个学生在进步。:)我少写了两个字,应该说是“努力”保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不容易做到,只能是努力。我学新闻,刚开始是初心,但被爸爸打击了,就没学,后来是歪打正着走了一段这条路,不过,打了几年酱油后,就逃跑了。政治,也不是我感兴趣的,但没办法,政治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禾儿说得是,当地人都不着急看当地的景,总觉得随时随地可以去观赏,不着急。反而外地游客恨不能在短短的几天里横扫一切。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rhei8084500' 的评论 : 谢谢erhei临帖留评并分享,相见不如怀念,不少时候会是这样,我还转发过麦二哥写的博文《有些相见,不如怀念》,就是你的这个意思。以前的兰州和南方沿海地区相比,落差比较大,现在差距在缩小,反而觉得很惊喜。《知音》我以前也看呢,接地气的东西读来是不一样的感受,也有很大收获。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谢谢车城鼓励,读者如云可是高夸俺了。刚才去读了二舅的故事,我回国错过你这个系列了,情深意长,你妈妈很了不起,二舅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二舅妈,回头去细读你的这个系列。你说得没错,在我们小时候,感觉兰炼兰化就代表了兰州,那里有很多各地来的人才,二舅也是人才,所以弄弄说西北人才济济也是对的。尼龙丝衬衫,在当时都是高级衣服,白兰瓜也特别甜。
xiaxi 回复 悄悄话 这一周忙得转不开身,来晚了!
我一直订阅《读者文摘》,却不知编辑部在兰州。
谢谢麦姐在博文中提到我的兰州之行,难忘的一次旅行。看到你写的坐羊皮筏子那段,想起我当时的胆怯。你的朋友说,“你不知道吗?只有外地人才坐羊皮筏子,兰州本地人不坐”,引得我哈哈大笑!看来在黄河上空乘坐缆车也是外地游客了,比如我:)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文,上次介绍了兰州拉面,今天又是聊起了《读者文摘》,那可是无数中国人喜爱的出版物,我也是千万粉丝之一,连续十几年的订阅,从不间断,直到被困美国才嘎然而止,可惜了!记得那时我每次出差路上,无论坐飞机还是高铁,一本《读者文摘》绝对是标配。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这么鼓励俺,不过俺觉得游玩比读文更重要。:)水星兄的记性可真好,还能记得《读者文摘》里面的超短文,我是不记得里面都有什么具体内容了,但对我个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影响确实是深远的。

1988年你已经有娃了?我是记得你写过儿子小时候的趣事,听了一首蒋大为的歌曲就睡着了。:)你那么早就西北五省游了,西北我只去过兰州和西安。和你一样,年少的我们就喜欢在白塔山上眺望黄河,顿生豪气,指点江山。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我一直在,看着你们,也观察国内外媒体的不同言论,琢磨这些差别。哪些是黑,哪些是公正的,大家都有一杆秤。时间越长,差别越小。
不过说一下,读者也是我以前常看的。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谢谢可可,你的长篇巨著大结局了,再次恭喜!你问得好,根据丹哥这个历史大家的说法,我猜写这句话的人,肯定是有守护的权利,但守护的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就有些踌躇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xyz' 的评论 : 小C念书的时候去过敦煌了,应该很震撼吧?敦煌艺术馆是2008年才建立的,所以咱们应该都没机会参观。《读者》是我们当年共同的热爱,不过,你读着读着成了诗人小C,我读着读着就成了发呆的麦子。:)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昨晚沉浸在丹哥的“基辅鸡排出生证明”中,你不仅是美食家,还是历史大家,我抛砖引玉,果真引来丹哥的宝贵分析,不知道以后丹哥会不会写一篇丝绸之路的兴盛和衰落对西北美食的影响。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麦子,记得我在你以前的博客中留过言,说我在兰州,爬了一座不记得名字的山,然后从山上下到了不远处的黄河。
那次旅行,我应该是一早到兰州的,当晚或第二天一早离开的,说实话,兰州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因为认识了真实勇敢才华横溢的你,兰州对我的意义不一样了。
琴音悦然16 回复 悄悄话 读了麦姐这篇,让我对兰州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一起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好朋友校友的父母来自兰州,是我唯一认识的兰州人,他们待我像待闺女一样,让她们的女儿认我做姐姐。还真不知道读者文摘出自兰州。我现在还保留了不少呢。问好麦姐!
海风随意吹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文,我也喜欢《读者》,那是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东亚图书馆里发现的,后来就常看:)遗憾,还没去过甘肃呢,希望有机会去。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读完了文章,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词是“飒!”麦麦好飒啊!

中学生的小小年纪,麦麦已经学会了思考,能够保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了。钦佩啊!难怪麦麦以后会对新闻专业感兴趣,去做记者呢。在政治上,我一直都是糊里糊涂的,一直到2016年美国大选、到新冠肆虐,我才如梦方醒似的明白过来。:)

麦麦这篇的信息量太大了,都是干货。:)以后如果有机会去兰州,一定会去敦煌艺术馆看看。“羊皮筏子”的故事很有趣儿,就像我们住在纽约边上,有的朋友呆了20年,居然没去看过自由女神。:)
erhei8084500 回复 悄悄话 赞麦姐不忘初心。故乡是有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东西,不过回去一看,大多让人失望。相见不如怀念,哈哈,搞得和老情人似的。原来读者是你们那的,我们武汉让人难忘的就是知音杂志社了,读者格调高雅一些,知音基本上就是地摊文学,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人民群众挺喜欢。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
麥文閱讀性及強,可說讀者如雲,果然專業就是不一樣。蘭州於我也是有關聯的城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熟悉那個年代的人不少,可是“全國學蘭化、蘭煉”的口號,大概只有麥子這樣的蘭州人記得。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的樣板田,我舅舅曾在化五院,川人為大西北貢獻過青春,我有_件尼龍絲襯衫,還吃過蘭州有名的白蘭瓜,記錄過有關蘭州的過節。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15022/202305/12765.html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昨天出去玩了一天,结果就漏掉了麦子这篇这么高质量的好文章。《读者文摘》我是从头到尾都订阅了的,直到离开中国。每一篇文章包括那些特别小的豆腐块儿都特别的好看,记得每一期里面都有一两个超短文,说一个很糊涂的教授的轶事。爱屋及乌,到了加拿大以后,我也经常买美国的读者文摘。1988年教书期间,利用暑假我们全家三口一起去西北五省区旅游。第1站新疆,第2站就是敦煌和兰州。当时我对兰州的印象好极了,站在白塔山之巅俯视兰州,黄河从城中奔涌而过,那叫一个壮观,全中国没有任何其他城市有这种景观。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姐介绍,看得我都想去兰州了。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到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这句话好赞!不知道写这句话的人,有没有守护历史的权利。
cxyz 回复 悄悄话 我在兰大读书时借实习的机会去过敦煌,那时候好还没有兰州的敦煌艺术馆? 记得马踏飞燕。
读者当年非常风靡,经常读的。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但到唐末宋朝以后丝绸之路开始渐渐衰落,为什么?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夏崛起之后,阻断了丝绸之路上的官方商业贸易,后来大航海时代到来,欧洲商人们开拓了收益更大的海上通道,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有一个原因是拜占庭可以自己养蚕种桑树了,拜占庭可以自己生产丝绸了,当然是从中国弄去的树苗和蚕。一些香料也走上了海上香料之路。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谢谢山里,毕竟美国《读者文摘》创办在先,所以甘肃的后来只好改名。山里爱旅游,你说得没错,张掖的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我这次也没时间去,但经常看到同学们发朋友圈,非常斑斓耀眼。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雅佳园' 的评论 : 谢谢佳园,据说《读者文摘》的发行量创刊号是3万份,1984年是100万份,增长地很快。兰州好吃好玩的还有不少,我就选了些自己喜欢的写写。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丹哥' 的评论 : 哈哈,丹哥和兰州,一个人,一座城,都是美食和文化的代表,我们就只管膜拜,剩下的交给丹哥。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总是鼓励我,我在兰州出生长大,确实性格中更多地受到北方的影响,尽管认识我的人觉得我还是南方姑娘的长相。:)暖冬要休博了?肯定会想你的。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等你回来。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谢谢松松,我也佩服自己居然当年写了那么多,后来应该还有不少呢,可惜都不知魂归何处了。《读者文摘》也算是经典杂志,只是现在估计是今不如昔了。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中国读者文摘与美国的读者文摘之间还有这么个故事啊。我两个读者文摘都喜欢,来美国后一直订着直到前年才停订。兰州我还没去过呢,以后一定要去、因为兰州附近有个世界55个最美自然景观之一,丹霞地貌。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梧桐之丘' 的评论 : 谢谢梧桐作家给我冠了个兰州大使的美名,我就假冒几天吧,也偷偷美一美,能给兰州的旅游事业做出贡献,我也算是功德圆满,只要没人说我是旅游中介就好。:)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谢谢娘娘,我有时候写起来想东想西就有些收不住了。你有专家同学带你玩,那一定收获大大。唉, 《读者文摘》的PR做得很不到位呢。大西北辽阔,可去的地方确实不少。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普京又来了,感觉你最近很忙呢,这个“黑”是谁说了算呢?
雅佳园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是小时候必读杂志, 我家订的。
谢谢你介绍敦煌艺术、丝绸之路、黄河之水,兰州。。。 大长见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谢谢墨墨,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好像改成《读者》之后我也读得少了,看来起名很重要呀。墨墨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四处走走看看,期待我的国能变得可爱些。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思韵如蓝' 的评论 : 谢谢思韵的分享,表姐真不错,给你们经常寄些吃的看的,兰州的物质和精神食粮就这样通过亲情走向全国了。等孩子们上大学了,思韵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出去转转了,兰州可以放在你的旅游清单上。
丹哥 回复 悄悄话 一碗面,一本杂志,物质和精神,兰州还真都没拉下。
麦姐呀,我的博客精神“十二维度:探索美食的边界,追寻思想的边界”。看来是学兰州的呀,
先点个赞,回头细读!
暖冬cool夏 回复 悄悄话 仔细阅读了麦子的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对西域了解很少,中国的疆土这么辽阔,历史这么悠久,人文这么厚重,每个地域都有它的故事和盛衰的历史。麦子因着兰州而见识广,西域风情也一定shape你的性格爱好。谢谢麦子好文,我暂时休息一阵,谢谢麦子一直的支持!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uiling-LA美國' 的评论 : 看来兰州太低调了,对自家的宝贝也不感到自豪。你只待了两个半天,但去了不少地方呢,中山桥夜景很美。我看到你说的写着兰州拉面总部的那座大厦了,就在黄河边,当时想这口气可真大,兰州有那么多牛肉面馆,它就是总部了,不知道口味如何?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南瓜,你这个笑话可是太给力了,笑S俺,但是大实话,甘肃人还是很油墨滴。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y56' 的评论 : 握手闻香,看来喜欢《读者文摘》的朋友们确实不少。敦煌值得一去,我也想着什么时候去实地看一看。
你把日记扔了,太可惜了。我现在读过去的日记,才真切地感受到记忆之不可靠,读了日记才知道很多事情原本的过程和我的脑海中的记忆是有不少差距的。不过,另一方面,扔了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不读日记,我一直还觉得自己的记性还挺好。:)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uiling-LA美國' 的评论 : 谢谢新朋友huiling临帖分享,隔空握手,原来我们前后脚到兰州呢。你看到了兰州的美,不过六月的白兰瓜还不是最甜的时候。你说得是,甘肃现在是网红旅游点,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大西北风貌都很吸引人。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冬日也不知道读者文摘是兰州出的,可见兰州的自我宣传工作多么地不到位。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谢谢冬日,那个羊皮筏子是有些令人担心,我总怕它翻了。你妈妈的表姐当初被迫去了兰州,希望她现在已经喜欢兰州了。南方人去北方生活也是不容易,很多生活习惯不同,有很多人后来又调回去。但我爸妈适应了兰州之后,倒是不再惦着回到浙江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犀利的正义之声。握手,《收获》、《读书》我也经常看,还有《十月》,那个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可以回忆的东西和情怀。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你这个半个甘肃人也不合格呀。不过,你夸我出类拔萃,我就认你这个冒牌老乡了。:)开玩笑了,我是不敢戴"出类拔萃”这个帽帽,但你说的非常有道理,甘肃出了很多人才是真格的,当年因为支援大西北,去了很多人才也是原因之一。等你将来有时间,可以去甘肃好好转一转。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我记得葱葱姐保存了自己的日记,还带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东东跨洋去,但没有带上《读者文摘》的创刊号是一大遗憾。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幑宁' 的评论 : 好久没见幑宁了,问好,刚从去你那儿看了一下,原来是房车环游去了。你早年就去过兰州了,到底你爱吃的驴肉面还是牛肉面?我觉得你应该是打错字了,驴肉面我还真没听过,驴肉火烧倒是我们家那两位的最爱之一。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夜光杯' 的评论 : 谢谢杯子,甘肃的宝贝还是很多的,这个马踏飞燕最具代表性。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万湖小舟' 的评论 : 谢谢小舟兄的鼓励和分享。《十月》、《收获》也是我喜欢读的杂志。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反映,但只有经典的作品才可以流芳百世。伤痕文学也是时代的产物,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个人感觉是可能感性多于理性,多了宣泄,少了反思,少了对产生那个荒唐时代根源的深度挖掘。就像你说的,总是哭哭啼啼不能解决问题,但伤痕文学在那个特定年代所起的作用还是不能抹杀的。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谢谢冯兄,兰州还是值得一去的,有不少特色。昨晚读了您的六四第一章,心情沉重,谢谢您的大作。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确实不错,兰州创办,真是很厉害。麦子背回12本日记,很佩服你当年写了那么多,现在可以重温过去的许多事情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人参花' 的评论 : 谢谢花花,咱们的情怀是一样的,无论看杂志还是写日记。抱抱花花,沫沫也是这样,在搬来搬去中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我也是,没能保存下全部,痛觉遗憾。最近因为读六四日记,心潮澎湃,不能安宁。
梧桐之丘 回复 悄悄话 尊敬的兰州大使麦姐,你的兰州介绍让俺想去遛一趟呢,先来一碗正宗兰州拉面,再逛敦煌博物馆,再。。。好,太好了。谢谢麦姐好文章。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姐的倾情鼓励。看来兰州自己的宣传不够到位,太低调,很多人都不知道《读者文摘》出自兰州。现在互联网时代,荷姐姐不用出家门也可以在网上全方位欣赏到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和壁画,去敦煌实地,估计还得遭遇人头攒动。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麦子都是大片,信息量巨大:)兰州几年前去过一次,在敦煌研究院的老同学带着我们游览、很喜欢那里。玩得很透但没有去读者文摘,我真不知道是甘肃出品:)大西北还想去,那边的风格我喜欢。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谢谢车城分享,你的记性真好,还记得自己当年的工资。《读者文摘》打官司主要是因为杂志名称的问题,翻译过来和美国的一个名。里面确实有不少翻译的文章,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车城当时条件不错,还可以看内部片,你接触西方世界可比俺早多了。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小树,当年我们喜欢的杂志确实还有不少,历史博物馆里的宝贝也是一件又一件,可见中国人多有才干!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QQ' 的评论 : 谢谢巧巧喜欢,你的旅游故事更精彩。你家人越洋给你带去《读者》,看出你有多热爱这本杂志了。你当年就去过兰州了,黄河母亲雕像在兰州是一景,雕塑家很用心。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谢谢沫沫的精彩总结。特别理解你丢失了那些满载情怀的日记、小说、文章的遗憾心情,抱抱。我尽管背回来12本,但还有后来的很多本日记已经不知踪影了,这几天还时不时地回想呢,国内国外搬来搬去,都不知道在哪里丢失的。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邵丰慧' 的评论 : 谢谢新朋友丰慧临帖分享,《女友》我不太记得了,《上海服饰》是有印象的,同学之间会有传看,还有一本《知音》也经常看。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请荷姐姐和菲儿、亮妈一起喝三炮台。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uckystarweiwei' 的评论 : 谢谢幸运之星临帖分享,握手,儿童文学也是我小时候喜欢的刊物,儿童时代好像没有印象?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鼓励,你我从不同角度来写回国感受,姐妹情深呢。看来《读者文摘》确实是咱们这一代人都着迷的精神食粮。你已经去了敦煌,是那次的自驾游去的吧?去实地肯定和参观艺术馆的感觉不一样,你说得和艺术馆的导游一样,在艺术馆可以更近距离地欣赏洞窟和壁画。兰州的宝贝不少,现在去兰州旅游的人也是日渐增多。祝沈香夏安!
pujing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不应该怕批评,怕黑。这样才能强大。
momo_sharon 回复 悄悄话 这篇文内容含量巨大。我家以前订阅了《读者文摘》,期期必读,带给我好多知识。改为《读者》后明显感觉质量不如以前。

兰州是个有历史沉淀的城市,一定要去一趟。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谢谢五湖兄分享,看来04年五湖兄生病卧床了,好在有精神食粮支撑。我工作以后,《读者文摘》就看得少了,因为书也多了,杂志也多了。互联网时代,报纸杂志受到的冲击最大,能生存下来,就很不容易。
思韵如蓝 回复 悄悄话 麦子的好文越发激起了我的亲情怀念:想当年大姑家的表姐是把“读者文摘”积攒起来,一次四,五本合起来寄给我们的。我家从兰州亲人那里得到的,不但有物质食粮,还有精神食粮。兰州,在精神文化的追求方面,一点都不输于沿海发达地区。
兰州,希望我今生有机会去看一看。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敦煌艺术,这些都是多么神秘又丰富的西部风情。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哦!还不知道读者文摘是兰州的,我在国内时也是一期不漏的。这次西北游到兰州只有两个半天,本来旅游团没有安排参观甘肃博物馆,但我们听说馆藏丰富,特地要求去,看了马踏飞燕等,当然也去市区夜游坐船,看黄河,中山桥,到岸上公园玩,到兰州拉面总部大歺厅里吃拉面……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鼓励。《读者文摘》无论中国的美国的,在那时候都算是独树一帜。你的朋友去了敦煌,回过头来参观敦煌艺术馆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就是呢,这逻辑关系特别地清奇,好像我们批评中国政府,就不能谈喜欢中国美食,不能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政府本来就是让民众批判监督的,而不是让人捧的宠的。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送给麦麦一个笑话:谦虚的甘肃人
没啥水,就一条黄河。没啥路,就一条丝绸之路。没啥书,就一本《读者》。没啥吃的,就一碗牛肉面。没啥古迹,就一处莫高窟。没啥科技,就一座东风航天城和一台重粒子加速器。没啥看的,就丝路花雨加大梦敦煌。没啥宝贝,就一匹铜奔马和一棵摇钱树;没啥资源,就有点有色金属;历史不太长,就从伏羲女娲算起吧…
yy56 回复 悄悄话 我也很喜欢读者文摘,在中国是买,在美国定了好几年,这次把时代周刊和它们都扔了。真不知道中国的读者文摘总部在兰州。

敦煌壁画在LA看过一些展品和仿造的石窟,很震惊。

我过去的日记都扔了,现在有些后悔。
huiling-LA美國 回复 悄悄话 六月中旬去西北游第一站就是兰州,惊叹于穿城而过的黄河,那天傍晚还沿着河边散步,掬一捧浑浊的黄河水,赏一轮落日圆,回家后做了西北游美篇发出,居然有1.6万人围观说明兰州和敦煌一带的旅游很受欢迎啊!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亮妈作为排球女将从小就走南闯北,好生羡慕。铜奔马是武威出土的宝贝,发掘出来的时候应该满城都很兴奋。我小时候家里有个复制品,但真品,我这是第一次去看,文中还忘了说,铜奔马真品只有在每年的5-10月才展出。和你一样,我也非常怀念纸媒年代,高科技互联网有它们的好,但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乐趣。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我那时候最喜欢的一本杂志就是读者文摘,但是到今天才知道那时兰州的杂志社出刊的。谢谢麦子科普!
波城冬日 回复 悄悄话 跟着麦子兰州深度游!我也怕水,那个羊皮筏子看着就怕怕。 我妈妈表姐当年因为出生不好被分到了兰州,后来嫁给了兰州当地人,那时每年春节,她都会回上海。我对兰州也有一种亲切感。
麦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请亮妈品尝三炮台。
蓝山清风 回复 悄悄话 有人说“别动不动就批判中国,中国不好,对你有什么好?” 我就纳闷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懂得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为啥有违"四锥"的人和事不能让人说,这些人也太"爱"国了,一定要闹到"四维不张,国之灭亡"的地步。
《读者文摘》是我非常喜欢的三本杂志之一,还有二本杂志是《收获》和《读书》,从这些陪伴人生的书中,获益匪浅,真该好好谢谢那个时代!谢谢麦子的好文分享,大大的赞!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是兰州的啊?从来没注意过,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咱甘肃有这么多好东西!其实出来的甘肃人也很有出息,我爸我妈的甘肃朋友很多都是中科院的研究人员,麦子不就是出类拔萃嘛!自有了网,各地的特点都可以轻松知道,我90年代去兰州,啥都不知道,耽误了3天时间就去了一次黄河:)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创刊号我都有,一直有订阅,出国送人了,应该留着创刊号的,后悔。。。。
幑宁 回复 悄悄话 麦姐好介绍! 读者文摘、敦煌艺术、马踏飞燕、羊皮筏子、黄河母亲雕塑我都有亲切的回忆。 N年前的西行中最爱吃的是驴肉面:)。
夜光杯 回复 悄悄话 ”马踏飞燕”被感叹到“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
喜欢麦子的介绍,又回乡一趟. :))
万湖小舟 回复 悄悄话 麦子好文。文革后读过的文学刊物有“十月”,“收获”,“读者文摘”等。但不知道“读者文摘”的编辑部坐落在兰州。多谢麦子提及。那个时期文学创作比较活跃,刘心武的伤痕文学,王蒙的反思文学,柯云路的改革文学等等。其中出现过一些好作品。刘写知青等的伤痕文学,最后走入末路。据说有人批评这类文学哭哭啼啼的,没出息。我能理解伤痕文学。毕竟我也是知青中的一员,从牧区的风雨中走出来。但我在牧区的时间只有两年,不像那些老哥,老姐在农村七,八年以上,失去了读书,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后的一些次生的磨难总缠住他们,如下岗,失业等等,对他们的过往深表同情。不过我也不喜欢哭哭啼啼。当时代带给你的命运不可抗拒时,就好自为之。不管是什么题材的文学作品,能给人带来美感,带来思考,带来启迪等,都是好作品。在这点上,“读者文摘”功不可没。再赞麦子好文。
冯墟 回复 悄悄话 您提到的拉面、《读者》和敦煌,我都感兴趣。在加州见过几位兰州人。
人参花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里面的一些故事我至今都记得,那是荒芜年代启迪心智,催人成长的文物。感动麦子背回来日记,曾经也是文艺青年,也有需要诉说的情怀,但是颠沛流离间,我的日记都不见了。八九六四的回忆让人心颤,长叹一声。
canhe 回复 悄悄话 赞麦子妹又一篇掷地有声,真知灼见的家国情怀雄文。《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 》(订阅)都读过,就是不知道兰州是它娘家,不知道它与美国的《Reader’s Digest 》有纠纷瓜葛。
我这辈子肯定踏不上丝绸之路了,莫高窟,敦煌壁画肯定与我无缘,就连麦子去过的博物馆我此生恐怕也难亲临。跟着麦子的笔触和镜头欣赏珍贵的敦煌艺术瑰宝吧。
感谢麦子,让我对黄河-母亲河穿城而过有厚重人文历史,壮美景色的兰州有了新的认识。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我們那一代,肯定知道《讀者文摘》,我參加工作之初,月薪四十五元五角,還肯花錢訂閱。不過發了英文版之後,才發現很多是翻譯的,因而改訂了《Reader’s Digest 》,可能美國人發現了,才有官司之說,記得自己從來沒有閱讀《讀者》。印象最深的是美片《蝴蝶夢》台詞:
Mannerley ……..

希區柯克,勞倫斯奧列佛,瓊芳登 ,…….
中國剛剛開放,我們年輕,崇洋媚外,英語水平不過讀點文摘,確也敢在四川電影公司,觀看美國內片 ……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有很多东西让我们读~~
XQQ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跟读麦子的甘肃故事。【读者】的来龙去脉原来如此,家人来美探亲,一直给我带这套杂志呢。黄河母亲的雕塑前也留下过我青春的影子。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读者文摘、敦煌艺术、丝绸之路、黄河之水,兰州承载了如此厚重又灿烂的中国历史和文化~~

”把存在父母家里的12本日记统统背了回来“,好羡慕,我留在国内的所有日记和以前写的小说、发表的文章通通都没有了,很遗憾~~~
邵丰慧 回复 悄悄话 从高中起,《读者》我每期必看,还有《女友》和《上海服饰》。
canhe 回复 悄悄话 赶上前座了!
luckystarweiwei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曾经超喜欢“读者文章”。 更小的时候还喜欢“儿童时代” 和“ 儿童文学”
歲月沈香 回复 悄悄话 很喜欢读麦子的回国散记,原来《读者文摘》是在兰州创办的,今天才知道,当年也是我迷恋的杂志,也是几乎每刊都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食粮。敦煌我有去过,兰州这个敦煌艺术馆真不错,可以近距离欣赏敦煌壁画和艺术。我上次去兰州时间太短了,没有来得及观赏甘肃博物馆和尝试坐羊皮筏子、看水车,以后有机会再去兰州一定要补上,兰州真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

谢谢麦子非常用心的回国散记,写得很好!期待麦子下一篇…祝麦子新周愉快!晚安美梦!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以前在国內就喜欢读者文摘,04年生病时也主要靠读者文摘支撑自己。以前每次回去都要买合订本,但这几年内容质量变了不少,没啥启发性的文章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挤挤,麦子牌的好文,必须点赞。

《读者文摘》是我原来最喜欢读的杂志之一,后来又爱上美国的。麦子的介绍让人大开眼界,和亮妈一起感慨是纸媒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敦煌艺术馆要给朋友看,她才去了敦煌。“有人说别动不动就批判中国,中国不好,对你有什么好?批判中国政府,就是期盼中国不好,就是不热爱祖国,原谅我的浅薄,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中间的逻辑关系。” 哈哈哈,真是太逗了,这种调调何其熟悉,我回去写个美食也被人整天诟病,写美食,写旅和说中国存在的问题有半毛钱的关系?!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赞麦姐好文。那个铜奔马我当年在武威比赛时就知道了。去过两次甘肃,一次武威一次兰州。你的文让我想起当年。读者文摘那时候也喜欢读。中国的,美国的都喜欢。当年学习英文就是读美国的读者文摘。后来来美国也一直订阅。我们读书那些年是纸媒的黄金时代。一个手机全都概况了,手里拿着薄薄的读者文摘心里不是滋味。谢谢麦姐介绍兰州。
亮亮妈妈 回复 悄悄话 沙发!
[1]
[2]
[3]
[4]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