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
正文

拜倒君王玉陛前

(2020-02-28 15:42:01) 下一个
古代的称谓,同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日常交往密切相关。不同的称谓又反映了不同的人在政治、经济中的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文化素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称谓也越演越繁,同一称谓,在不同的地区和场合,又有截然不同的具体含义。因此,弄清古代称谓,不仅为治史者所必需,而且有助于了解现今称谓的由来和变化。皇帝,作为古代统治阶级的最高领导者,其称谓的变革历史便集中地反映了时代文化和理念的内涵。
一部煌煌九万字的《礼记》,就是专门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的。礼的核心就是讲规矩、定名分,用以别尊卑、分上下、序先后。《礼记》的“曲礼”一开篇,我们就看到三个字,“毋不敬”。这个“毋不敬”,就是告诉我们无所不敬,对一切人要礼敬,对一切事要礼敬,对一切物要礼敬。《易经系辞上》开宗明义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礼记·曲礼》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名”则是体现“自卑而尊人”的一种手段。具体而言“名”则集敬重与卑贱含义于一身,视称呼双方地位的高下通过称“名”与不称“名”分别体现出“尊”与“卑”。
语言本身是有历史的,皇帝被称为“万岁”,始于汉武帝时,宋代以后,“万岁”一词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代名词,在先秦时期,中国最高的统治者有这几个称呼:“王、后、皇、帝”,如三皇五帝,他们都是单独称皇或者称帝,商、周天子一般都称王,如商纣王、周武王,而夏的统治者一般称后,如夏后禹。对古代称谓的记载,除了《尔雅·释亲》、《礼记·曲礼》较为详尽,《小尔雅》《方言》《释名》《广雅》等书又有所增益而外,主要散见于各类古籍以及金石碑铭之中,而在有清以前,专门搜集、考证古代称谓的著作,只有《隋书·经籍志》所记载的后周卢辨的《称谓》五卷,可惜早已失传。在这种情况下,清代梁章钜受到卢辨《称谓》的启发,根据长期的积累,把古代称谓分门别类,汇萃成编,完成了《称谓录》三十二卷,弥补了没有专书的空白。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他一生著述繁富,主要有《楹联丛话》《制义丛话》《浪迹丛谈》《称谓录》等,刊者达70余种。林则徐认为他在当时“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
《称谓录》:“德合天者谓之皇,合地者谓之帝,合人者谓之王,父天母地,养人理物谓之皇帝”,认为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称呼万岁,可至高无上的皇帝,历史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却是一个并非高大上的词~~陛下,对这个称谓的考据,颇值得玩味。
 
在中国古代,"陛"字最早确实是指宫殿外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说文解字》:“陛。升高阶也。从????。坒声。”可见"陛"指的是天子御座下的台阶丹陛。"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更花哨的样式,如“飞陛”。秦朝距今已有2200多年,那时的"陛",又是什么样子呢?
扬子山位于四川成都北门外约八华里,是一个高10公尺、直径160公尺的大土堆。1953年9月,扬子山修建砖瓦厂时,意外发现一座花砖古墓,史称汉代一号墓。汉墓内出土了一批画像砖,其中有一宅院图,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该庭院画像砖高40.5厘米、宽48厘米,清晰地展示出距秦未远的东汉末年,富豪之家庭院的风貌,画面为一幅形如田字的四合庭院俯视图,四墙由长廊形的五脊平房连接而成。前院中有两只雄鸡正昂颈相斗,后院中有两双展翅的鹤。堂上有二人相对而坐似是在饮酒对话,而连接庭院自然环境到厅堂人工环境之间过渡性的建筑格式"陛",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陛,又称踏跺,中国古建筑中的台阶,一般用砖或石条砌造,置于台基与室外地面之间,宋称“踏道”,清代叫“踏跺”。这个踏道虽然看起来普通,但它却有很多种“变形”,通常有阶梯形踏步和坡道两种类型。最初踏跺(台阶)本没有等级之分,可这种踏跺因为常用于宫殿,尤其是皇家宫殿和寺院之中,所以被称作是“踏跺之王”,这种台阶中的斜道称辇道、御路、陛石,坡度很缓,是用来行车的坡道,通常与台阶形踏步组合在一起使用,称为御路踏跺。从等级上看,御路踏跺高于非御路踏跺,垂带踏跺高于如意踏跺。皇宫的正殿一般有三处台阶,中间的一处台阶叫陛,中间台阶的当中还有一条陛石,上面雕刻着龙风云纹,那是帝后通行的御路。有的高规格的殿堂,中间台阶也设有这条“御路”,以示尊贵。所以"陛下",最初的内涵,只是指台阶之下,如《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卷上:“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显然,“陛下”乃是“台阶之下”的意思。
“陛下”一词为何由建筑构件变成了帝王的尊称呢?有人认为,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把守在陛下侍卫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王。“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东汉蔡邕。在《独断》中,他曾对为何将君王称为陛下作过详细说明:“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蔡老师认为"陛下"是指台阶两侧的执戟郎,用以代指皇帝,学生则不以为然。
在秦汉两代,台阶下的侍卫武士,有一固定的称谓~~陛楯,也称陛楯郎,职责是执楯侍卫陛侧,《史记·滑稽列传》:“ 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  "楯",原是栏杆的横木,《说文》:"阑槛也",《王逸》:"纵曰栏,横曰楯",后来发展成用来抵御敌人兵刃及保护自己的兵器,性质类似盾牌,因为御前侍卫的职责,重在防御、防守,而非进攻,故所持兵器是以防守见长的楯。《说苑 · 尊贤》:"堂楯从风雨弊,而士曾不得以缘衣",《韩诗外传 · 卷三》:"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孙子兵法 · 作战》:"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关于陛楯郎,史上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史记•滑稽列传》:"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诺'"。秦朝时,有个名叫优旃的滑稽演员,是个侏儒,很善于脱口秀。某天秦始皇在宫中举行宴会,当时下大雨,君臣们喝酒吃肉,其乐融融,台阶上的卫士们——“陛楯”,却冻得瑟瑟发抖。优旃很同情他们,对他们说:“弟兄们,想不想歇会儿?”这个建议当然得到卫士们的积极响应。优旃叮嘱说:“待会我叫你们的时候,你们就要大声应答。”没多久,宫殿里山呼万岁,优旃就趴在栏杆上向卫士们大喊:“陛楯郎。”卫士们大声回答:“在。”优旃说:“别看你们长得高高大大,却在雨中立着,还不如我这个矬子,在这里饮酒作乐。”秦始皇一听,大发慈悲,于是让“陛楯”们轮流站岗休息。
陛下侍卫既然已有固定的称谓,若有所指,便不必再以"陛下"代称,也就是说,称呼"陛下"的原因,是缘于群臣向天子禀报事情的时候,不敢直呼天子本人,而是让他知道有人在向他禀告,所以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用这种说法既让天子知道有臣子向他禀告事情,又体现了臣子对天子的尊敬之意。如对天子上书,书中也是用这种称呼法。由此可见,用“陛下”称呼“天子”乃是由“不敢指斥天子”而来。虽称天子为“陛下”,但不是指“天子在陛下”,亦非代指陛楯郎,而是指“向天子禀告事情的人在陛下”,指代报告之人自身。
最早见诸于史书将皇帝称谓明确为"陛下"的记载是《韩非子•存韩》,有三处,“陛下虽以金石相弊,则兼天下之日未也。”、"臣恐陛下淫非之辩而听其盗心"、"愿陛下幸复察图之,而赐臣报决"。《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 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记载表明,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据史学家考证,《史记》脱稿应在汉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现存最早的史记残卷为日本藏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完整版史记为现藏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及日本藏南宋版黄善夫三家注史记。《酉阳杂俎》是唐朝段成式写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共三十卷。其中介绍了许多汉唐以来的生活状态、思想状况等,为后来社会研究关中历史提供了史料,也是了解唐代中西方交流的重要文献。《四库全书总目》评说此书“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故论者虽病其浮夸,而不能不相征引”。也许纪昀可能严重忽略了其中的民俗意义,以及庶民信仰的时代变迁。鲁迅的评语是:“或录秘书,或叙异事,仙佛人鬼,以至动植,弥不载毕,以类相聚,有如类书,虽源或出于张华《博物志》,而在唐时,则犹独创之作”。段成式在《酉阳杂俎·卷一》中有一段总结性的文字:"秦汉以来,于天子曰陛下,于皇太子曰殿下,将曰麾下,使者曰节下、毂下,二千石长史曰阁下,父母曰膝下。"明确地指出,以"陛下"为代表的称谓方式,成功地创造出了一个固定而成熟的称谓序列,它们的构成方式,以及词义所表达的内涵,进而波及至词义的外延,均可作为语言文化发展之标榜。
“殿下”一词出现于古籍要比“陛下”迟得多。一般说来,对太子、亲王、皇太后、皇后都用“殿下”这一尊称。
 “阁下”一词盛行于唐代,当时是对高级官员的尊称。因为古代高级官员的官署往往称阁,如龙图阁、天禄阁、东阁、文渊阁等等,故以阁下相称。后来逐渐演变为对至友亲朋间尊称的敬辞。今多用于外交场合。
子女幼时依于父母的膝下,因而“膝下”表示幼年,后用以表示对父母的爱慕;并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为敬辞。
“足下”是对别人的尊称,在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意为“您”,战国以后,不仅是臣下对君主,同辈之间可以用“足下”来称呼。无论是下对上,还是同辈相称,“足下”都带有敬意。
古时坐席,尊长者在上,所以自称"在下"。
麾下的“麾”,旌旗之属,"麾下",谓在将帅旗之下,亦是对将帅的敬称。
''门下",谓在某人的门庭之下,门生、弟子、食客、门客。
"函下"、"帐下",喻老师。
"席下",筵席西首,是对他人的敬称。
"座下",对尊者的敬称。
"节下",对将领的敬称。古代授节予将帅以加重职权,故敬称将领为节下,后对使臣或地方疆吏亦称节下。
"毂下",本指车下。"毂"是古代木制马车车轮中间的圆木,外延插车辐,中间贯车轴,是车的重要部件,故可用作车的代称。"毂下"就是车下,对帝王来说,"毂下"可引申为帝王身边或京师地区;而对其它官员而言,则如同"麾下"一样,可作为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冕下",是称呼神职人员的。
"邸下",是高丽受元朝侵略之后至朝鲜王朝时代对王世子和王世孙的敬称。
"臣下",是君主制度下官吏的谦称。
"属下",本义是“次要的”,在英国军队中主要指“次长、中尉、副官”等次级军衔。二十世纪初,葛兰西在《狱中杂记》中论述阶级斗争时,迫于政治压力,用了“属下”这个词汇来代替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这个概念,后作为各级官吏对上的谦称。
 
尊,本义是“酒器”,即后来的“樽”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酒者必实于尊,以待酌者 … 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古人饮酒,十分讲究礼仪,敬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必定要举“尊”。敬酒这一动作和酒器“尊”之间的关联性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固定的联想,于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 ”义,进一步抽象化,获得了敬辞的语用功能。
儒家尊卑有别的主张,是反儒派批判火力最集中的一个焦点,也是让一些儒家学者不能理直气壮的一大难题。其实,人类既要讲平等,也要讲差等。尊卑贵贱之别乃是人类社会之常,民主社会也不能免,只是有所淡化而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地位则不可能平等。所谓"以卑达尊",就是在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中,君主坐于高堂之上,臣下则侍立或跪于堂下,故而臣下就以称君主阶前足下来代称君主。儒家鼻祖孔子,主张对人要端庄诚恳,表里一致,那种以花言巧语,装出伪善面孔的虚伪态度是“可耻”的,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告子上》),“在貌为恭,在心为敬”(《礼记·曲礼》),"恭”是表象,“敬”是本质。儒家的统治理论,是三纲五常,三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五常:仁、义、礼、智、信。今天看来,虽然是封建糟粕,但是毕竟是构建了传统中华民族的行为准则,人之所以贵为人,是因为人知仁义,懂廉耻,讲尊卑。所谓"尊卑",不过是一个社会权力秩序之中,不同层级之间的关系,并不决定尊者或卑者的实际尊严和价值。不但如此,不论是尊者抑或卑者,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责任念是双向的,并不是卑者有责无权,而尊者就有权无责,"宠位不足以尊我,而卑贱不足以卑己"(王符《潜夫论·论荣》),自尊心的主旨是使你自己瞧得起自己, 明了自己所得之于天地,并不少于任何人一分。荀子说:“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故尚贤使能,等贵贱,分亲疏,序长幼,此先王之道也。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荀子·君子》),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是以君子尊而有爱,恭而执礼,视善、语恭、行卑,博学于文,守之以礼,仁而爱人,持而久之,所行之处无处不得自在,至善生神,神生仁爱,仁爱就足具智慧,而智慧便可成就一切。最终能与天地并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君子拜倒在帝王玉陛前,言恭心敬,尊圣贵贤,以卑者的姿态实现自我的尊严,虽说是封建制度的无奈,亦不失为一种明智的追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