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水解诸相原创《认知(四):鸡娃不如鸡自己 》

(2022-02-22 08:21:29) 下一个

认知(四):鸡娃不如鸡自己

水解诸相 2022-02-18 20:01

   近来网上流行一个词叫“鸡娃”,大概的意思是指一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而不断强迫孩子不但要学好课内的各个学科,而且还要在外面给孩子报很多兴趣特长班,使得孩子一整天没有消停地学习。此外,鸡娃还包括不断给孩子灌输各种心灵鸡汤,鼓动孩子积极投身竞争,打败对手。

去年有两个弟子在深圳的培训机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给小孩子上编程课。现在很流行这个课程,课程的设计理论是编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理性思维、逻辑能力,让孩子从小学习编程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让孩子领跑于别人。
这两个弟子入职前来跟我聊过天,当时我就直接说了:“你们入职只是为了赚钱,这个我能理解,我也不管。不过如果打心底让我评论一下儿童学习编程这件事,我是反对的,这个操作严重违反认知心理学。
“按照认知心理学,一个人先发展的是感性思维和记忆能力,这个阶段通常在12岁之前;然后才是发展理性思维,这个阶段大约在12岁之后。如果在12岁以前没有充分让感性思维和记忆能力得到发展,缺少这个基础,那么12岁之后理性思维也难以发展出来。
现在的孩子不到12岁就去学习编程,过早发展逻辑思维,看上去是跑得快,最终后劲不足,逻辑能力还不如不练。

拔苗助长,风光一时,最后还不是烂苗?”

两个弟子听完了都表示认同,他们确实急于找工作,谋生存,打算暂时做这份工作,一旦在深圳能稍微安稳下来就会另谋出路。
他们告诉我,培训机构里的人员就是每天跟家长兜售焦虑,不断给家长洗脑:“编程可以让孩子开发逻辑思维,提升理科能力,早开发就能领先于别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不学,别家孩子学了,将来在思维能力上拉开的距离一辈子都补不回来。”
这话说得多有艺术!直接戳中很多家长脆弱的内心,一下子就把家长的焦虑燃烧起来了。
接着机构人员再举一些名人早早接触编程,后来头脑灵光,远超一般人的成功案例,说得头头是道,听得家长热血沸腾,一拍桌子就给孩子交钱报名了。

从此,家长每周准时接送孩子到培训班,像伺候老爷那样哄着孩子努力学好编程。

更有意思的是,小区里面只要有一个家长给孩子报班之后,回小区晒一下自己为了孩子交了多少钱上培训班,言下之意是自己是个好家长,为了孩子不顾钱财。同时,再晒一下未来可展望的前景。一旦自己的孩子学好了编程,头脑的理科逻辑思维锻炼出来了,将来孩子的理科分数就不用担心了,孩子的前程将会多好多好。
经过一个家长在小区一晒,很快信息就像病毒那样传开,其他没脑的家长也被鼓动起了焦虑的情绪:“我家条件也不差,怎么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不行,我家孩子也得报班。”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小区的孩子都被家长报上班了。
两个弟子告诉我,贩卖焦虑就是这个行业的杀手锏,只要把家长的焦虑调动起来了,一切好办。

在我看来,培训机构的行为固然可恶,但是家长的无脑才真的可怕。一个家长不懂认知心理学,不懂一个孩子的成长规律,硬生生地被商家洗脑忽悠,不但钱给出去了,而且还逼着孩子受苦,可悲可怜。

过年前,我姑妈从南宁回到广东,独自来我家坐坐。她告诉我,现在我的表哥整天逼着他的孩子上很多校外的技能班,什么书法班、什么珠心算班、什么美术班······孩子每天在学校上完课之后就被拉着去各个技能班上课,周末也没有消停。
她看着孙子被这些技能班搞得没有了笑容,郁郁寡欢的样子,心里非常难过。她跟我表哥说何必报那么多班呢?结果表哥夫妻俩反过来教育她,说她不懂时势,现在不学这些就要落后了,到时候再追赶就来不及了。
既然孩子父母都这么说了,姑妈就一句话不敢再吭声。她晚上陪孙子睡的时候,逗孙子快乐,让孙子把内心不高兴东西的说出来,努力为孙子解绑。
姑妈请我要单独在过年的时候跟我表哥说一下这个情况,劝一下他不要再这样做。听完姑妈的话,我马上答应了。

我跟表哥的交情确实很好,我俩比较志同道合,坐到一起常常能聊很长时间,谈佛法、谈中医、谈股市等等,聊得很深入、很开心。

过年的时候,表哥一家来我家拜年,一坐就是一整天,期间有机会是我们两个人单独在茶室里面品茶聊天,我就把姑妈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同时我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当初一起学佛,都非常明确一个人的前程好不好是由他的福报决定的,有深厚的福报才有好的未来,而不是有各种技能就有好的未来。既然如此,我们应该侧重提升孩子的福报。只要有了大福报,绝对不用担心孩子的前途不好。
“我家孩子现在也会有一些学习任务,不过那些都不是强制性的,每天唯一必须做的就是拜佛。不过拜佛并不是枯燥无味地拜,而是由我或者妻子陪着孩子一起拜,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很和谐,孩子拜得很开心。拜佛不但没有负担,反而成了亲子活动。
“我家孩子没报一个技能班,每天都有很多时间花在玩耍上面。孩子的头脑是在玩当中感知世界、提升认知的,没有了玩就少了一个开发大脑的途径,这才是孩子成长最大的缺陷。通过玩,孩子的身心舒畅,人格健全,性格爽朗,思维开阔,这样的身心素质使得孩子未来飞得更高,后劲充足。
“多玩的孩子于一时看起来不如那些报班的孩子那么多技能,但是报班的孩子被限制了好玩的天性,其实是被限制了身心发展,思维、心量和格局都会变得很小,未来后劲不足。这就有了《伤仲永》里面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再说,如果不是上流社会的人,出于交际需要常常运用各种技能,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很多技能学了之后都用不上,哪怕用上了也不会出类拔萃,将来都只会归于平凡。”
我表哥听了之后,马上就表示认同。他说:“你说的道理都对,可是在整个小区里面,在孩子的班里面,看到很多其他小孩通过培训显得很厉害的样子,我心里担心孩子落后。”
我说:“由此可见,培育孩子说白了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自己的心放不放得下这份攀比、虚荣和短视,这是修行的考验。

说到这里,我们对视了一下,会心一笑,又喝上一杯好茶。

那些培训机构常常挂在口中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他们所说的起跑线无非就是孩子小时候的这个年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让孩子从小就落后了。可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有几个人看清了?
孩子小时候的起跑线是父母的认知水平和性格修养。
孩子的水平和能力是通过耳濡目染地复制父母的语言行为而形成的。如果父母言行儒雅,大方得体,富有精神魅力,孩子自然而然也这样;反之如果父母说话做事本来就没什么水平和深度,孩子从小看着模仿,自然也好不了哪里去。
孩子长大之后的起跑线是父母的口袋。
孩子长大之后,父母财力不差的,拿几百万给他创业。如果他创业成功,使得资产翻了好几倍或者十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么他成功了。如果他创业失败,回来承继千万家产,不要轻举妄动,按时拿银行存款利息就好。
说到底,还不就是父母的问题?哪里是孩子的问题?鸡娃不如鸡自己,真正需要学习改变的人是父母,真正需要努力奋斗的人是父母。
孩子还小,让他多修点福报,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