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发自公众号 “水解诸相” 原创文章 《《地藏经》中的一句话暴露整个佛法的两个根本原理(二) 》

(2021-09-04 13:09:45) 下一个

《地藏经》中的一句话暴露整个佛法的两个根本原理(二)

水解诸相 8/17/2021

昨天的文章《《地藏经》中的一句话暴露整个佛法的两个根本原理(一)》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在第一品经文婆罗门女的故事中找到能体现佛法两个根本原理的一句话。

文章发出之后,收到不少留言,大家各抒己见,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大概看来有一半的人答对了,现在公布结果如下

         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

  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没错,就是这句话“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先把经文简单翻译如下:
 
婆罗门女问无毒鬼王:“我为什么能够到达地狱?”
 
无毒鬼王回答她:“要么是诸佛菩萨威神力的加持,要么就是自身有业力牵引,如果不是这两种力量,始终不可能来到地狱。”
 
首先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修学佛法?说白了就是心有所求!不管低层的求健康长寿、升官发财,还是高层的求超越轮回、见性成佛,总而言之是必有所求。若真无欲无求,也不用学佛了。
 
试问六祖惠能如果心无所求,又何必千里前往黄梅求见五祖?他留在家乡每天安心地砍柴为生不就好了吗?五祖问惠能:“欲求何物?”惠能回答:“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且看六祖是不是心有所求!
 
既然有所求,那么佛法就应运而生来满足我们的所求。修行佛法无非就是修一个能够达成我们所求的方法。选择对了修法就像吃对了药方,药到病除;选择错了修法就像吃错了药方,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
 
选择药方要根据医理,选择修法就要根据佛理。《地藏经》中的这一句话正是暴露了整个佛法的两个根本原理。这一句话尽管简短,但分量却非常厚重,千万不要忽视。
这句话怎么就体现了佛法的两个根本原理呢?我把原来经文稍微修改一下,得到以下句子:
云何得到狱所?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从以上句子中提炼出一个固定句式:
云何得到XX?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现在对这个句式进行填充扩展:

云何得到健康?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长寿?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财富?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美貌?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身高?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智慧?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位高权重?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佳偶良缘?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子孙满堂?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阿罗汉?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极乐世界?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云何得到成佛?若非威神,即须业力。

······

通过这个句式说明所有我们的愿望要达成,无一例外都是两种力量的结果,要么就来源于佛菩萨的威神力,要么就是来源于自己的业力。除了这两种力量之外,再没有第三种起作用的力量了。

所谓威神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力,不是自己的力量。所谓业力,就是自己修因得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的“业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善业力,也就是福报;也包括恶业力,也就是狭义上讲的“业力”。

选择正确的修法无非就是在选择运用哪一种力量作为主导来达成愿望。

从《地藏经》得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其实可以通过其他经典来辅助证明。

试看《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一段经文: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频婆娑罗王被囚禁在监狱之中,得到世尊的威神力加持,自然达到“阿那含”的品位。阿那含的品位尽管没有阿罗汉的品位高,但是已经不是凡夫了。按照经论所说,阿那含是断尽欲界九品之惑的圣人,不再来欲界受生。

频婆娑罗王并没有刻意追求阿那含的品位,仅是得到世尊的威神力加持就轻松达到阿那含。一般人靠业力的力量从凡夫修到阿那含就艰难了,欲界九品之惑要一品一品地去断掉,每断一品迷惑都要付出千辛万苦,非常人所能承受。

再看经文《贤首经》第二卷《花天因缘品第十》:

佛告阿难:“尔时贫人,散僧花者,今此花天比丘是也。由其过去用信敬心故,采华散僧,至心求愿,九十一劫,所生之处,身体端政,意有所须,欲得饮食床卧之具,寻时如念,自然而至;缘斯之福,自致得道。是故阿难!一切众生,莫轻小施以为无福,犹如华天,今悉自得。”

经文中的这一个贫人,因为用信敬之心采花供僧,修了这个善因,由这个善因引发的善业力使他在未来的九十一劫里面所生之处,身体端正,食用丰足。

这个修福得福的例子,不是佛菩萨的威神力加持的结果,而是他业力表达的结果,经文中用了“自然而至”来表达这种状态。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没有信佛学佛的人,他们甚至性格也不好,人品也有缺陷,但是他就是拥有富贵。这些待遇明显跟他的德行不相配,统统都是他过去的善业力成熟,现在表达出来的结果,自然而至,并不因为他现在造恶而不表达。

前面说了,修行无非有所求,很多人懂得各种修法,但是却不懂佛理,修行大半辈子所求违愿正是没懂这两个根本原理,选择错误,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有些人的修法中,所有求愿都是运用佛菩萨的威神力,但是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启动得了这一份威神力,日复一日苦苦地修,最终也没有达成愿望。

有些人的修法中,所有求愿都是运用业力,通过修因从而得果,但是因种了很多,却迟迟不见果成熟,最终也没能如愿。

究竟应该怎么运用这两个原理选择修法,下回水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